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世界电影思潮》是为中文系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系统介绍世界电影发展各阶段美学观念变化、电影思潮更替等内容。针对专业特点、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对传统电影教学法的反思,本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期对电影理论课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电影理论课 教学法 课程改革
影视教学是全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大量综合性院校的中文系都开设电影的专业课程或在全校开设公选课,以电影为媒介和途径,普及电影知识,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电影作为文化工具的重要性被充分证明。各院校的中文专业都会开设电影理论课,如《电影史》、《电影美学基础》、《电影思潮》等,以使学生了解电影文化现象、提升理论素养。《世界电影思潮》是立足于中文系专业特点的理论课,针对“中文系高年级” “电影理论”两个特点,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设想和改革,以期为电影理论课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一、理论课常规教法的缺陷
电影理论课教学传统的方式是“讲授”加“影像”,如讲到《世界电影思潮》中“香港电影新浪潮”时,先用一次课观看相关影片,再用一次课讲授相关知识;或者是边讲授边播放相关剪辑片段。以上两种也是电影教学中最常规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受到学生欢迎,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呢?现在的学生或者把课堂当教堂来虔诚聆听而缺少思考,或者老师讲课,学生则注意力分散做自己的事情。老师以提问题或讨论来增加互动,但愿意参与的是极少数认真听课的学生。且课堂观影的安排也引起高年级同学的批评,认为观影完全可以课前完成,老师有“偷懒”之嫌。而对高年级同学的课程考核不能是死板的记忆背诵,往往是交一篇研究文章,而网络时代文章的质量可能夹杂了很多水分,也许导致考核评分失准。
因此,传统理论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估”等三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缺陷。当然,这种方式也有优点。发挥其优势,并综合其他教学方法,方能达到更好效果。
二、优化教学的几个环节
《世界电影思潮》是以了解与探索世界百年电影史的流派思想与代表作品、美学思想、现世影响为目的的一门理论课,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该课程被安排在大学的三四年级,这一时期是促使学生建立专业方向的学术研究的起点。学术如何形成独立的思考,如何消化庞杂的资料和观点,提炼出明确的观点,并表达一己之看法,最后通过有逻辑性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是中文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专业教师重要的任务。这种课程改革恰是符合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1.改进教学方法,师生相长
该课程16次课被系统地分为16个相关专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讲授,使学生能主动投入地进入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主讲教师在前8周完成早期电影思潮史的几个专题,分别是:法国先锋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前苏联蒙太奇学派、欧洲现代主义电影思潮、早期好莱坞类型电影与意识形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电影新浪潮等。在前8周教师已经提出了如下专题以供学生思考和选择,并在后8周由学生进行专题讲课。这些专题都是“世界电影思潮”的组成部分:日本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德国电影新浪潮、后现代主义电影、台湾新电影运动、纪录电影……各组由2~3位同学组成,主讲、视频剪辑、资料搜集等工作合作完成。每个专题必须包含此电影思潮背景、代表作品、主要特点等基本内容,其他可自由发挥。每周的2个课时的第1课时由学生结合多媒体手段讲授。另一课时老师对该专题以及学生讲课内容进行剖析与深入阐释。其余同学可提出问题,讲课的学生和老师皆可解答。
以《香港电影新浪潮》专题为例,两位学生早一个月选取了主题进行准备,具体讲课过程中,有层次地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新浪潮”此名的由来;“香港电影新浪潮”产生时间和背景;美学特色和代表导演、作品。学生自己剪辑了一些相关片段进行放映,如许鞍华导演的《疯劫》、徐克导演的《刀》。而讲师在深化这一专题时,对这一时期新浪潮多了一些历史事件的介绍,比如,许鞍华导演如何投入到新浪潮的洪流中,尤其着重介绍新浪潮对当代香港电影的影响,新浪潮之后导演们的走向。学生们对此专题颇感兴趣,提出了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比如,“香港电影新浪潮没落的原因”,“如何看待香港电影新浪潮与其它国家电影新浪潮运动的联系”。
从讲课主题的选择、分工合作、上课安排、组织讨论、后期资料汇总到成绩评估,都有科学而规范的安排。把8个机动课时分给学生,并非是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偷懒”表现,反而这样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准备的课件,教师须提出中肯的意见,且教师要在學生讲课之外另用一个课时,独辟蹊径从新的角度探讨该专题,并当堂总结学生们的讨论情况,这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并且要对各组发来的课件与文案提意见,进行修改,也必然花费老师更多的时间。而采取这样的教学变化,是基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成绩评估多元化,师生共评
给以成绩时,不以一篇相关论文为依据,参考以下几个数据:一是,每个主题讲完后,学生会填写一个问卷表,对各组表现给予一个等级,以供老师参考;二是,教师给予每组一个成绩等级;三是,每组完成专题讲座之后,会修改课件,并把具体的思考形成符合规范的论文交给教师。教师综合以上情况来评定成绩。
三、优化教学的意义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在谈到新世纪人才需要“两种知识、两种能力”,指出所谓两种态度,一是对知识的态度。即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二是做人的态度。两种能力,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不断地自己学习;再一个就是要有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本人非常赞成这段话,此课程改革,恰是尝试着学习与提升这两个态度与能力。
1.培养“两种态度两种能力”
这样的安排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他们会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而花费大量的心血进行深入研究。一个课题的准备,知识来自于书籍、网络、影像、课堂,这是一个独立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的过程;整个过程又不乏沟通和表达。
2.体现互动性
理论课程最容易上成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把老师讲的内容奉为经典。本教改能使学生更深度地投入其中。老师常常会忽略学生的心理要求,按一己之念教学,甚至教案几十年都不变。学生讲课也能从“受众”立场提供新的讲课结构,启发教师。这种“互动”使师生受惠,是教学相长的体现。
3.体现适应性
电影理论课通常会安排在本科三四年级。大学生心理有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处于后期的三四年级学生则会对教师和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前期的积累与思考能力融会贯通,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方向起步性的学习和研究。此教改和这一阶段的课程《论文写作》、《文献学》等形成了呼应。
此理论课程的变革与尝试,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电影艺术,2004,(5):102-103.
[2]衡小丽.试论普通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J].电影评介,2008.
[关键词]电影理论课 教学法 课程改革
影视教学是全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大量综合性院校的中文系都开设电影的专业课程或在全校开设公选课,以电影为媒介和途径,普及电影知识,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电影作为文化工具的重要性被充分证明。各院校的中文专业都会开设电影理论课,如《电影史》、《电影美学基础》、《电影思潮》等,以使学生了解电影文化现象、提升理论素养。《世界电影思潮》是立足于中文系专业特点的理论课,针对“中文系高年级” “电影理论”两个特点,本文提出了新的教学设想和改革,以期为电影理论课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一、理论课常规教法的缺陷
电影理论课教学传统的方式是“讲授”加“影像”,如讲到《世界电影思潮》中“香港电影新浪潮”时,先用一次课观看相关影片,再用一次课讲授相关知识;或者是边讲授边播放相关剪辑片段。以上两种也是电影教学中最常规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否受到学生欢迎,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呢?现在的学生或者把课堂当教堂来虔诚聆听而缺少思考,或者老师讲课,学生则注意力分散做自己的事情。老师以提问题或讨论来增加互动,但愿意参与的是极少数认真听课的学生。且课堂观影的安排也引起高年级同学的批评,认为观影完全可以课前完成,老师有“偷懒”之嫌。而对高年级同学的课程考核不能是死板的记忆背诵,往往是交一篇研究文章,而网络时代文章的质量可能夹杂了很多水分,也许导致考核评分失准。
因此,传统理论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估”等三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缺陷。当然,这种方式也有优点。发挥其优势,并综合其他教学方法,方能达到更好效果。
二、优化教学的几个环节
《世界电影思潮》是以了解与探索世界百年电影史的流派思想与代表作品、美学思想、现世影响为目的的一门理论课,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该课程被安排在大学的三四年级,这一时期是促使学生建立专业方向的学术研究的起点。学术如何形成独立的思考,如何消化庞杂的资料和观点,提炼出明确的观点,并表达一己之看法,最后通过有逻辑性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是中文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专业教师重要的任务。这种课程改革恰是符合了这个阶段的特点。
1.改进教学方法,师生相长
该课程16次课被系统地分为16个相关专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讲授,使学生能主动投入地进入较为“枯燥”的理论学习。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主讲教师在前8周完成早期电影思潮史的几个专题,分别是:法国先锋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前苏联蒙太奇学派、欧洲现代主义电影思潮、早期好莱坞类型电影与意识形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电影新浪潮等。在前8周教师已经提出了如下专题以供学生思考和选择,并在后8周由学生进行专题讲课。这些专题都是“世界电影思潮”的组成部分:日本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德国电影新浪潮、后现代主义电影、台湾新电影运动、纪录电影……各组由2~3位同学组成,主讲、视频剪辑、资料搜集等工作合作完成。每个专题必须包含此电影思潮背景、代表作品、主要特点等基本内容,其他可自由发挥。每周的2个课时的第1课时由学生结合多媒体手段讲授。另一课时老师对该专题以及学生讲课内容进行剖析与深入阐释。其余同学可提出问题,讲课的学生和老师皆可解答。
以《香港电影新浪潮》专题为例,两位学生早一个月选取了主题进行准备,具体讲课过程中,有层次地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新浪潮”此名的由来;“香港电影新浪潮”产生时间和背景;美学特色和代表导演、作品。学生自己剪辑了一些相关片段进行放映,如许鞍华导演的《疯劫》、徐克导演的《刀》。而讲师在深化这一专题时,对这一时期新浪潮多了一些历史事件的介绍,比如,许鞍华导演如何投入到新浪潮的洪流中,尤其着重介绍新浪潮对当代香港电影的影响,新浪潮之后导演们的走向。学生们对此专题颇感兴趣,提出了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比如,“香港电影新浪潮没落的原因”,“如何看待香港电影新浪潮与其它国家电影新浪潮运动的联系”。
从讲课主题的选择、分工合作、上课安排、组织讨论、后期资料汇总到成绩评估,都有科学而规范的安排。把8个机动课时分给学生,并非是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偷懒”表现,反而这样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准备的课件,教师须提出中肯的意见,且教师要在學生讲课之外另用一个课时,独辟蹊径从新的角度探讨该专题,并当堂总结学生们的讨论情况,这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并且要对各组发来的课件与文案提意见,进行修改,也必然花费老师更多的时间。而采取这样的教学变化,是基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成绩评估多元化,师生共评
给以成绩时,不以一篇相关论文为依据,参考以下几个数据:一是,每个主题讲完后,学生会填写一个问卷表,对各组表现给予一个等级,以供老师参考;二是,教师给予每组一个成绩等级;三是,每组完成专题讲座之后,会修改课件,并把具体的思考形成符合规范的论文交给教师。教师综合以上情况来评定成绩。
三、优化教学的意义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在谈到新世纪人才需要“两种知识、两种能力”,指出所谓两种态度,一是对知识的态度。即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二是做人的态度。两种能力,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不断地自己学习;再一个就是要有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本人非常赞成这段话,此课程改革,恰是尝试着学习与提升这两个态度与能力。
1.培养“两种态度两种能力”
这样的安排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他们会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而花费大量的心血进行深入研究。一个课题的准备,知识来自于书籍、网络、影像、课堂,这是一个独立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的过程;整个过程又不乏沟通和表达。
2.体现互动性
理论课程最容易上成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把老师讲的内容奉为经典。本教改能使学生更深度地投入其中。老师常常会忽略学生的心理要求,按一己之念教学,甚至教案几十年都不变。学生讲课也能从“受众”立场提供新的讲课结构,启发教师。这种“互动”使师生受惠,是教学相长的体现。
3.体现适应性
电影理论课通常会安排在本科三四年级。大学生心理有不同发展阶段,大学生在低年级时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处于后期的三四年级学生则会对教师和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前期的积累与思考能力融会贯通,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方向起步性的学习和研究。此教改和这一阶段的课程《论文写作》、《文献学》等形成了呼应。
此理论课程的变革与尝试,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学习、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电影艺术,2004,(5):102-103.
[2]衡小丽.试论普通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J].电影评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