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与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核心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渗透;方法
  儒家学派的教育观点是:“教”是“教学”,“教人学”;“教”是教人“学做人”,“教”是教人“成人又成材”。可见,古人已认识到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均应以人为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一、立足全体学生确立培养目标
  经验型的语文老师看到的是学生成绩,往往忽略非智力因素;现代学者型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情商甚至比智商重要。是因为战胜自然、走向未来乃至事业成功关键在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有的孩子,弱智并非弱能。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应从每一位教师都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就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使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学语文是多么的重要,在以语文为对象的学习过程中,假若语文老师以自己的思想去辖制任何一位学生的求异思维,则熄灭了这一学生的思想火花。老师有他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学生也有。这些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肯定存在着差异。老师对这些差异应该持包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幼稚的、偏激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
  二、以人文精神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初级的审美体验以培养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我们所谈的个体生命指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个体,一方面是具体的你我他,另一方面也指向所有的人,这里包含着一种‘博爱’的观念,整个人类的生命都与我有关,甚至扩展到对人类以外的整个宇宙的关怀。”选择作为教学例子的文章应测重人文精神,并对学生加以引导,即文章都有两方面:一是知识性的,教会你表达;另一种就包含了审美的感情,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两个方面。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陶冶情操。我认为熟读历代古文,记诵古曲诗词,掌握汉字、汉语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尤其重要。当然,当代文学精品也应该是中学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内课外,应让学生博览群书,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一些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以情动人设计教学环节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要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心能使学生感悟到情真意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本身就是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只有创设了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了一种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般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堂语文课,走进语文教育的世界,总有一些伟大的智慧、情感、人格在闪耀光芒,有几多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有几番寻觅思索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一次次耕耘只为将感动我心的梦想与奋斗去感动更多学生,为将使我迷恋的美去迷恋我所面对的学生,将片片灵感化为丝丝雨露去浸润更多的心田。莫泊桑说:“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使我思想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确定教材之后,还要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挖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例如“花”,不只是七个笔画上下结构的组合体,我们看到这个字,总是在眼前幻化出色彩缤纷、气味芬芳的具体形态;“祖国”也不仅仅是抽象的独立汉字形体,它总是跟民族祖辈生息的土地、山川、海洋相连。同样,当我们说一词用得好,其好的原因,根本上说,不是纯语言意义上的,而是人的生活情境意义上的。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陶冶情操。同时,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弘扬人文精神,把人放在第一位,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须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化学学科的教学要由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向重视课程的“社会性”转变,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有助于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质;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化学教学如何适应这一要求,根据学科特
期刊
摘要: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勤于背诵积累的习惯、良好的口语表达的习惯阅读积累的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  素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探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语文;探究式;学习;引导;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要达到这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学生,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开启创新智慧之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想象力;培养;方法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
期刊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的体裁广泛,题材新颖。其中包括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一体。由于学生的时间、能力和活动范围有限,在限时阅读中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技能,对提高阅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力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余毒理解的障碍。因此在课文阅读教
期刊
摘要: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初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时,应从激发兴趣入手,采用科学灵活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进行强化写作练习。  关键词: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学生在做书面表达题时,一度产生畏难情绪,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既使写出来也不规范,达不到要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包括敏捷性、探究性、深刻性、批判性等。优秀的思维品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本文阐述了地理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维品质;培养;方法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地理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地理思维品质的优良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的
期刊
摘要: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对于个人和社会、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成长中的高中生来说,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其全面发展,而语文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
期刊
摘要: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要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为内容标准,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获取转变为主动探究,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实验教学;科学素养;主动探究;创新意识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课
期刊
摘要: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因此口语表达就显得很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交流环境,口语表达很差,教师需从多方面去引导和培养。本文从目的性的教育、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课外语言实践、注意的方法和策略几方面阐述对中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  关键词:目的性教育;创设语言环境;英语思维;课外语言实践;朗读和背诵;方法和策略  河北版英语教科书突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