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骗子吗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八岁的失智老人问 :“不好意思,恕我失礼,请问您几岁?”即使失智也会说“失礼”,真是令人佩服。我回答 :“六十三喔。”心想回答了也没用之际,失智老人又问 :“不好意思,恕我失礼,请问您几岁?”“六十三呦。”“啊!六十三,这样啊。不好意思,恕我失礼,您几岁?”一直说“六十三”“六十三”说得我都累了,不由得凶了起来 :“妈,我六十三岁啦!”一直重复同样的事让我心烦气躁,却也逐渐惊愕于自己竟然六十三岁了。
  不会吧!我六十三岁了?明明理所当然,毋庸置疑,我却觉得,咦?不会吧?这是骗人的吧?满心不可思议。“妈,你几岁呢?”“我?呃,我啊,这个嘛,大概四岁。”昨天的假牙如神隐般消失了。拿掉上排假牙的人,容貌都变得怪异。上唇陷入下唇里,顽强的皱纹以嘴巴的凹陷处为中心呈放射线状四散出去,像屁股的洞。
  这回竟然四岁!
  之前她答过四十二岁,虽然当时我受到打击,但是也还会哈哈大笑,坏心眼地说 :“四十二啊,这样我比妈妈老耶。”那时她偶尔还叫得出我的名字,有时还知道我小时候的事。那时母亲的记忆已明显混乱了。从那时起,我便放弃向母亲确认她的年龄。在她的心里,我像是哪里的“太太”或是“别家的人”,或是不晓得从哪里来,一直待在那里的孩子。这回居然四岁,但我笑不出来。看着嘴边满是皱纹的四岁之人,我沉吟,原来已经退化到四岁了。
  昨天下了一场大雪,佐藤来帮我铲雪。我和佐藤是从中学起就认识的老朋友,他今年应该六十四岁了,戴着有雪结晶图案的毛线帽,深色墨镜,穿着绿色连帽外套,有很多口袋的长裤,以及一双去年没穿来的帅气长靴。一身装束几乎跟我儿子一样。
  佐藤以熟练的姿势,发出“唰喀唰喀”的利落声音开始铲雪。我看着他,脑海里突然响起小学时唱的歌 :“村里摆渡的船夫,是今年六十岁的老爷爷。即使年纪大了,划船的时候,依然活力充沛地摇着桨,嘿咻嘿咻,划啊划,划啊划。”
  在小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六十岁的船夫已经是老头子,差不多快死翘翘了,却依然在勤奋工作,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首该佩服的歌。如今六十四岁的佐藤,穿着绿色连帽外套,戴着墨镜,开着车,哪里都能去。佐藤会觉得自己六十四岁这件事很不真实吗?
  上周,我和佐藤夫妻以“银发族优待”身份去看了电影《哈利·波特》,大家都看得很开心。“太棒了,省了八百圆。”“好开心哦。”“以后可以常来看电影,哈哈哈。”但其实我心里很不爽,因为当我大声说“我是银发族”时,卖票的女生看了我一眼便立刻递出票来。我多么希望她能以狐疑的眼光看着我 :“你谎报年龄了吧?”
  我大吃一惊。原来在别人眼里看来,我也是银发族了。不知不觉六十三岁了。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啊。
  开始唰喀唰喀卖力铲雪的佐藤,你知道你六十四岁,有没有惊得发慌?如果找村里六十岁的船夫去看《哈利·波特》,他大概会不爽地说 :“别傻了,我才不去呢。”
  小时候,我很喜欢捏奶奶的手背。往奶奶的手背上一捏,就会出现用皮做的小小富士山。奶奶的手背几乎只有皮,而且延展力十足,那时我好羡慕她的手背能做出富士山。我的手背圆圆肉肉的,不管怎么捏,皮和肉都黏在一起,QQ 软软,怎么都捏不起来。我一直捏我的手背,捏到发红了才死心。
  如今,我常常捏我的手背。哦,会延伸耶,会延伸耶。富士山轻易就耸立在我的手背上。皱纹也能朝着山顶延伸。只有薄薄一层皮的富士山。小时候,我认为奶奶一出生就是奶奶了,所以想都没想过奶奶也曾有有着 QQ 软软小手的孩提时代。小时候的我,不会去想奶奶是八十岁还是六十岁,因为八十岁和六十岁同样都是老太婆。现在的幼儿园小孩大概也是这么看我的吧。
  以前我养了一只猫,很漂亮的猫,年纪越来越大以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它变成了四角脸。因为长了毛,所以看不太出来,但脸颊的肉明显下垂了。我顿时感慨万千,这只猫和我母亲的脸是同样的构造,因为母亲的圆脸也变成了四角脸。那是在二十年前左右。
  我特地打电话给妹妹:“我跟你说哦,我家猫咪的脸,变得跟妈一样了喔,脸颊下垂变成了四角脸。不过猫有毛真是赚到了,可以用毛遮住松弛的脸。”啊哈哈哈,二十年前的我大笑。我以前就尽量不照镜子,一直这样活了下来。今天我揽镜一照,内心不断涌出这样的声音 :“咦?不会吧!”
  二十年前的猫咪和母亲一样,而我也变成四角脸了,脸颊的肉往脖子那里垂了下去。以前我不想确认我长得有多丑,所以不照镜子,现在想确认原型被破坏的情况,就猛盯着镜子瞧。啊!只是丑算什么呢?不、不、不知不觉中……不,其实我知道,竟、竟然,变得又丑又老了!其实多年来,我一直在确认自己的老化。不仅外貌,连内在也像是一直在把垃圾往皮囊里丢,随着岁月膨胀了起来。生物的宿命是自然的法则,宇宙就是这样形成的。人会老,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那个人也老了呀,我也老了呀,心里清楚得很。可是一照鏡子就吓得半死:“不会吧!这……这是我?这不是真的!”简直像遇到了骗子。但我也不会因此就去填硅胶或拉皮,只是每次照镜子都会觉得“不会吧!”又老又丑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然而崩坏是挡不住的,只会加速前进。后来会慢慢习惯吗?会变得泰然自若吗?会变得自暴自弃吧?
  到了六十三岁,记性越来越差,物品的名称和人的名字都无法立刻想起来。“那个,那个……”“那个人,那个人……”一天说上五十次。记忆力的肌肉也松弛了。专注力低下,无法持续工作。精神力的肌肉也下垂了。这时我不会想“咦?不会吧!不会吧!我不知道喔”,而是会心情奇妙地平静下来。没办法呀,年纪大了嘛。
  “人真的很耐用啊,没有机器能连续运转六十年。每天都在用喔。即使睡觉时,内脏也在分秒不休地工作。要是经常保养,可以用上一百年呢。没有车子能跑一百年吧。”有时也会像这样,想得非常积极而正面。能力的衰退或许能和悲哀一起接受,可是,对于连孩子都认不出来的失智,这种恐惧深深栖息在我内脏的阴暗角落里。   (请注意,这绝非缜密精确的调查)大致回顾我六十三年的人生,觉得它短暂有如转瞬,却也漫长到让我觉得受够了,饶了我吧。这两种思绪并存,分不清是太短或太长。我每天都觉得活到今天就够了,每天都觉得今天死刚刚好。
  除了照镜子时出现“不会吧!这是我?”这种惊愕的瞬间,独处时,我会想自己究竟打算活到几岁?看着白云在蓝天里飘流,我觉得我和小时候的我,活在同一个世界。不管六十岁或四岁,“我”只是看着天空。而蜘蛛网忽然黏在脸上的惊愕,无论七岁或四十岁或是现在也都一样,我依然惊愕不已。
  在人群杂沓的都市十字路口,我心烦气躁地大骂 :“可恶的家伙!”不管三十岁或五十岁都一样,都不是别人。十多岁时,我认为人过了四十就是大人,能了解世上的一切,碰到任何困难都能正确应对。
  然而如今想想,十多岁的我根本没想过自己以外的事。除了一起生活的同时代的人,我压根儿没想要认真了解别人,更遑论运用我的想象力。但自己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对于自己年轻时的单纯、愚蠢、肤浅感到非常羞耻。到了这把年纪,对阿姨们的喜悦、痛苦、哀愁也有了共鸣。而人生或许四十才开始,上了年纪甚至有种喜悦。可是后来发现不管到了四十还是五十,人绝对不可能“不惑”,我大吃一惊。这不就跟九岁一样了吗?
  人究竟要到几岁才能成为大人?长大后的混乱迷惑只比九岁的时候更复杂,更深不见底。人根本无法变得聪明伶俐。而我也隐隐约约开始察觉到,聪明伶俐的家伙是天生就聪明伶俐,笨蛋是天生就笨蛋,年岁增长也治不好笨蛋病。笨蛋只会重复聪明家伙没经历过的蠢事,一直笨下去。然而我认为,活得愚蠢或许比较有趣。
  而如今,我六十三岁了,是个无用的老人。失智的八十八岁老人,无疑是杰出的老人。成为杰出的老人时,人已然能超越年龄,能够宣示自己“大概四岁”。我认为这是对的。我心里的四岁并没有死。看到下雪就很高兴,无关我是四岁、九岁或六十三岁。
  人们说,一旦失智,当事者其实很轻松。这是谎言。认为自己是四岁的八十八岁失智老人,等同于无依无靠的孤儿。不记得年纪,认不出孩子,不知道季节,正因不知道所以呆愣茫然,对于实际存在的人事物感到不安與恐惧。
  我接收到的讯息只有不安与恐惧。为了舒缓这份不安与恐惧,母亲二十四小时都像个讨抱的婴孩,因为除了一直被人抱着,没有其他办法能舒缓这份不安与恐惧吧。自己的宝宝,我可以连续抱二十四小时,但八十八岁的母亲,叫我连续抱二十四小时,我办不到。
  然而不久之后,我也会变成这样吧。六十三岁就觉得碰到骗子也太大惊小怪,太天真了。
  摘自《没有神也没有佛》
其他文献
肺炎疫情还没有退散,确诊病例依然每天都有增加,钟南山院士提醒大家: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适量运动,少熬夜。  那么,疫情期间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项目,怎么样的运动才算适量运动?  所谓适量运动,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在运动后感觉舒服,不疲劳,不会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气喘。不影响一天的工作、生活为宜。如果运动后,一天感到
期刊
留学生的友谊,往往从吃开始。  “哎,中国超市最近有一种越南的牛肉干很好吃,像国内的。”  “是吗?那一起去啊。”  或者更简单直接。  “你吃辣吗?”  “我超爱吃辣,可是这里找不到好的辣酱啊!”  两人便瞬间成为知己。我和磊哥的友谊,也是这样莫名其妙开始的。  同是天涯一吃客,相逢何必曾相识。年轻的我们就这样在异国他乡,为吃一口来自故国的味道,做傻事,犯错误,寻找着,开垦着,坚守着,创造着。 
期刊
博士同事打了个喷嚏后,忙忙地跑去拿手机道:“我一打喷嚏,总疑心有人想到我了,给我发短信了。”我不禁莞尔,想起我的北大七年同屋leon也是如此,喷嚏之后,必定嘟囔着说一句:“我妈想我了。”  我倒从没有这样的联想,虽然在北京的风沙里鼻炎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尤其猛烈,倒从没想过谁在想我。喷嚏和想念似乎很早就搭上关系了,《诗经》里有“寤言不寐,愿言则嚏”的说法,郑笺:“言我愿思也。……我其忧悼而不能寐,
期刊
今天,我想聊聊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她叫申纪兰,在2020年6月28日走完她91岁勤劳的一生。  她是全国唯一一位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她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勤劳的一生,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在太行山上竖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那次感动:学校收到一笔退款  我第一次见申纪兰是在1984年。那时,我在平顺中学读初
期刊
有一年冬夜,我洗脚看电视,老婆飞身过来,要抢走我手中的遥控器。遥控器不幸滑落到了我脚下那盆热腾腾的水里。顿时我觉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是我与电视机之间的距离。一位圣哲有言,工具是身体器官的延伸。少胳膊短腿般不灵便的感觉实在不堪忍受,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电器修理铺。花了5元钱搞定了它。  我第一次见到万能电视遥控器,是2006年冬去黄山的车上。司机边摆弄、边介绍,这东西价廉物美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一明确要求,既揭示了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服务大局的内在逻辑,又提供了抓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方法論,对于我们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
期刊
20世纪90年代末有一段时间,我位于北京学院路的家,常迎来一帮独特的客人——当代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臧棣、孙文波、萧开愚等先生和女士。我那时读小学六年级,在客厅礼貌露面后,便退回卧室紧闭房门,做起作业。  客厅时常传来高声的谈笑,间或也有争论,却不知他们在争些什么。那时,时兴家庭冷餐,他们来我家,大概是这个目的。偶尔他们也到楼下的小餐馆聚餐。我母亲自然是女主人角色,我跟随吃喝,因此有了
期刊
她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在《林家铺子》《龙须沟》《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她也是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奠基人,带领中国儿童电影人开辟了新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6月27日晚,于蓝走完了99年的传奇人生道路。  1921年,于蓝生于辽宁岩岫。“九一八”,炮声隆,她一家逃難到关内,几经流浪,最后勉强寄居北平。七七事变,日本兵在大街小巷烧杀抢掠。有些
期刊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陪伴儿童玩耍的伙伴。从古至今,诞生了无数各式各样的玩具。这些玩具有的流传至今,依然为人们所喜爱;有的虽风靡一时,却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现在已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玩具,也曾是无数古代儿童的心头之好……  鸠车:寓教于乐的小拉车  《锦绣万花谷》援引晋张华《博物志》曰:“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宋稗类钞》中也有“鸠车,儿戏之具”的记载,说明鸠车是一种古代常见的
期刊
BBC 纪录片《勃朗特三姐妹》里有一段旁白:“房子矗立在这儿,渐渐被潮水般的墓碑所充斥。他们到达这座小村子时,这个家庭就与命运签下了契约:这六个孩子都将在 35 年内去世,但他们中的几个人,将写出英国文学中著名的诗歌和小说。”  这座小村子是英国北部约克郡的霍沃思,极其荒芜冷僻的地方。  勃朗特三姐妹们却在这里写下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尼丝·格雷》。而三姐妹里在世最久的一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