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自寒,厚积薄发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古文素养和文言文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认为从如下途径入手,将有助于提升我们语文教师队伍的文言文教学水平。
  一、常读古文经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素养的积淀和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坚持诵读古文经典,这是提升我们文言素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于品读中陶冶性情;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对与教学相关的文言篇章进行拓展阅读,尽可能做到知其人,知其文,让课堂教学更加丰满。这样就能更好地在古诗文的讲读中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可以说,古文经典常读常新,用心者方得其上。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好,同时还肩负着引领学生的责任;不仅要学习、积累文言字词与名句,更要于品读中领会古人的思想精髓。
  这一点,只要用心我们就能做到。也只有我们“桶里的水多了”,才能轻松端给学生“一碗水”,而不至于离开译文不走路,甚至看着翻译也是糊里糊涂。
  二、懂点音韵学知识
  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着眼于应付考试。虽然高考并不考查音韵学方面的知识,但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离不开音韵学。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回”字许多学生发现不押韵。其实,稍微懂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这里“回”当读为“徊”,二者同属匣母,读音相同(《广韵》户恢切,平灰,匣),这样文意也就不会出现“鸟飞回来”的可笑解释,而是鸟儿在空中盘旋之意。
  像古文中经常出现的“徘徊”“彷徨”“盘桓”“盘旋”等词音不同而义一致的现象,实则因为它们只是同一个意义的不同记音形式罢了(也即同源词),不过后来产生了分化,没有再还原,这样我们就能够从音韵学的角度发现其理论根据。
  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的现象也需要运用音韵学知识才能讲透。“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课本注释为:“生,通‘性’。”声音相同或相近是汉字通假的条件,因而学习时很多学生会问:“生”与“性”声、韵、调都不相同,何以断定它们是通假关系?实际上,二者在上古音系中,它们韵部相同;声母相近,均为擦音;声调上来说,均为平声。从语音条件来看,以“生”通“性”是没有问题的。“士之耽也,犹可说也”(《诗经·卫风·氓》)中的“说”与“脱”的通假问题也能借助音韵学知识得到较好的解释。
  上述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较为常见,教师不必做非常专业深入的讲解,仅仅需要略加点拨,即可化解学生的疑惑,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对老师的信服度。
  三、适当涉猎文字学知识
  人教版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中“文字初,本为画”一节就涉及文字学知识,教师如果只是含糊地随便说说,甚至以“高考不考”为由一带而过,着实可惜。
  实际上,文字学的内容广泛,字形分析对于理解字义尤其是字的本义极为重要。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利用形旁推知词义就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如“彳”表示道路,“彳”旁大都与行走有关,像“徂”“徝”“徙”等;“歹”(本是“歺”字)表示骨头,与之相关的字大都与死亡有关,像“殇”“殁”“殍”等;“示”为祭祀之形,故“示”作形符的字都与祭祀、祈祷有关。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兹不赘述。
  如果平时接触到了这些知识和方法,在阅读文言文遇到生僻字的时候,从声符或形符的角度推断其意,往往能助学生一臂之力,使其更好理解文意。
  先说形旁通用。汉字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异体字,这就在今天的文言文阅读中造成麻烦。教师不仅要注意这方面的日常积累,进行分类梳理,教学中及时点拨,还要了解异体字的产生机制,从理论层面指导教学。其中汉字形旁通换就导致一些异体字的产生。如“光”、“日”通换有了“辉”与“晖”,“辶”“止”“彳”“亍”“辵”等通换就有了“回”“徊”“廻”“逥”……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对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大有裨益。
  再者,造字原理(造字方法)的不同也致使不少有趣文字现象的出现。就如“逆”“迎”二字意义相同,均有迎接之意,只不过前者属于会意字(“彳”、“止”组成的走之旁和倒立人形“屰”),后者是形声字,“逆旅”一词可由此得到很好的解释。
  此外,汉字羡余现象也值得注意。如“奉”字的最后三笔就是“两手捧物之形”,后人把它又加了一个“手”(提手旁)变成了“捧”,如此我们就容易理解《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中“奉”字的意义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奉”字出现多次,不少材料和教师将它解释成通假字(通“捧”)。“莫”本为“太阳落于草丛”之形,今人多加一个“日”字写作“暮”,《诗经·采薇》中“岁亦莫止”中的“莫”就用了它的引申义。又如“益”本为水溢出之形,后人为表意需要多添了“水”变成了“溢”,“然”与“燃”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如若不懂,就往往把它们草率地以通假用法来处理了。
  文字学知识在汉字教学,特别是字词本义的教学中作用很大,教师如果能够长期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说文解字”,不仅有利于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注重古诗文诵读
  学生的古诗文诵读环节偏于薄弱,教师的日常教学也仅仅局限于读读背背等一些浅层次的要求,与真正意义上的古诗文学习相去甚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要求:“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能够诵读,乐于诵读,还要指导学生诵读,它的意义和价值当远远高于迎合考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品读。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四中柳永的《望海潮》一词时,教师不难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意境的柔美与壮美,但要让学生读出作者赏景的喜悦与对太守孙何的赞叹、艳羡之情,以及作为投赠诗(词)的逢迎之态,就要更多地借助教师的点拨了。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只要教师悉心指导(包括借助欣赏诵读视频、音频等手段),学生的诵读水平就会很容易得到提高,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五、其他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财富。教师要注重积累与整理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其尽可能地与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将古代的音律、天文、地理、历法、官职、科举、祭祀等知识自然而巧妙地融入课堂,既可以增加课堂的文化含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尽管网络搜索已经非常方便,但工具书的作用仍然无法取代。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许慎的《说文解字》、高明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唐作藩的《音韵学教程》等,就是我们解决相关问题的好帮手,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除了上述提及的几个方面,其他如语法理论甚至书法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虽说不必精通,略知一二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语文教师提升文言教学素养,具有一定的长期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单就“饭碗子”而言我们没有必要这般艰辛;但职业的使命感又促使我们努力把这个“饭碗子”尽量擦得亮一些,再亮一些。
  (作者单位:山东省金乡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
  (责任编辑:李星辰)
其他文献
【摘要】莎士比亚是闪耀于西方文艺复兴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先驱,利用笔和纸表述着普通群众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阶级的反抗。鲁迅则诞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当中,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当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相互碰撞,强烈的人文思想又在其作品中留下深刻的共鸣。本文从鲁迅先生与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活动展开论述,对其作品中、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文精神;鲁迅,莎士比亚;分析  【中图分类号
[摘要]“口语交际”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训练的,这个具体情境就是来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站在儿童生活的角度去创设情境,实际操作,再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实现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切实提高儿童的口语交际水平。  [关键词]口语交际;儿童生活;推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 2020)13-009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08年对于教师来讲或许是黑暗的一年,仅2008年10月,就发生了3起让人触目惊心的“弑师事件”。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名23岁的年轻教师倒在了自己年仅16岁的学生的刀下;10月21日,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的女教师在做家访时被学生掐死;10月28日晚6点37分,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一名大学生将正准备上课的教师砍成重伤,后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接二连三的学生弑师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对青少
低年段的孩子能自己主动探求知识吗?教师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发现吗?孩子在学习中的第一步都要靠教师引领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想以我的实践求证。我决定以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为依托,组织学生来一次自主阅读下的“发现”。    一、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次试教]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你自己来读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读)  师:能把你的发现告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例子。”课文是经过许多专家反复推敲、精选的例子。学习课文就是让学生反复体味、欣赏这些精品。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法,无论是习作的对象、文章的结构,还是表达的语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积累、有所仿作。可是,眼下老师们指导习作,孩子们学习写作,却很少与学过的课文相联系。即便想到课文这个例子,也是抓住眼前所教的单元简单联系,有如蜻蜓点水
《莫高窟》是写景记叙文。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全文共5个自然段,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下面我根据第二课时相关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给孩子的自主空间要把握住兴奋点  【片段一】  欣赏壁画  师:同学们,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莫高窟的壁画吧!(板书
阅读能力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初中生正处于从“学会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过渡的关键阶段,各学科在常规教学中适当引用一定的阅读材料助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必要。用素材辅助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和智慧。本案例依托笔者自编的科普阅读材料《降温地球—你了解二氧化碳吗?》,将其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旨在进阶式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提取和转化有效信息的学科阅读能力,落实核心
班级读书会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新兴组织形态,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交流、讨论,是跨越一本书的共享阅读。班级读书会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如同走进童趣盎然的“巴学园”,与书为友,为书着迷。    一、儿童本位,营造话语环境  理想的班级读书会,是形成“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环境”的快乐阅读、快乐对话。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关键,是要选择好共读的书作为支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深刻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颇有点儿深入浅出的味道,蕴涵着深厚的哲学考量。  针对本课的语言特色,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我确立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诵读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2.抓住“喂”“多高哇”“摸”“惭愧”“低下了头”等词语,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却能坦然面对、不断呼吁、梦想未来的感人事迹,赞扬了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文本语言平实,似乎没有“嚼头”,而且学生不了解艾滋病儿童的生活,难以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认同、共鸣、回应等,所以这篇课文很容易上成思品课。那么,怎样通过挖掘文字、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抗争的精神呢?我抓住人物语言,通过增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