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53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5例慢性胃炎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对照组(n=52,西药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53,西药常规治疗+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慢性胃炎;附子理中丸;针灸;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1-0120-03
   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属于临床常见病,诱因即Hp感染或长期饮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使胃黏膜保护屏障遭到破坏,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需及时治疗[1]。慢性胃炎在中医学领域被称作胃脘痛,表现为胃脘部位疼痛,往往伴有痞满、胀闷、嗳气、纳呆等症状。在中医领域,附子理中丸常被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中,其主要成分有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等,具有驱寒温阳、健脾补气功效,在腹部疼痛、腹泻、脾胃虚寒等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还需辅之以针灸治疗,使临床效果进一步增强。笔者采用西药联合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5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分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女各26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7.42±3.16)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3±1.44)年。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33±2.87)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1±1.36)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依据病理结果及内镜表现,判断萎缩范围、程度。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体征与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1]符合;②慢性胃炎诊断的金标准即纤维胃镜与组织病理活检;③患者自愿参与配合本次实验。排除标准:①胃十二指肠黏膜溃疡;②心、肝、肾等功能不全;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安排患者口服阿莫西林(生产企业:澳美制药厂;批准文号HC20130016;用法用量:口服,每天3次,每次0.5 g)+克拉霉素(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60227;用法用量:口服,每天2次,每次250 mg)+甲硝唑(生产企业: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744;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6 g,3次/d),每个疗程2周,共计治疗1个月。
   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附子理中丸(生产厂家: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053)配合针灸治疗,口服,每次1丸,每天2~3次。合并腹泻患者,加用茯苓10 g,每天1剂,共治疗7 d。针灸治疗:取俯卧位,选定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取无菌针灸(生产厂家: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5 mm×40 mm),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针尖向内下方斜刺,直至得气,针脾、胃俞时针感能够放射至胃脘部或上腹部。采用平补平泻法,不留针,以疏通为主。仰卧,取上脘穴、中脘穴,梁门穴、天枢穴、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梁丘穴、冲阳穴、公孙穴,除冲阳穴采用补法外,其余均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 min,每天治疗1次,每个疗程7 d,休息3 d,连续治疗3个疗程,共计治疗1个月。西医常规治疗同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 ①Hp清除率、根除率[2]:Hp清除指治療14 d后复查胃镜显示Hp转阴;Hp根除指停药30 d后复查,Hp显示阴性。Hp清除率=Hp清除例数/总例数×100%。Hp根除率=Hp根除例数/总例数×100%。
   ②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轻度腹泻、口干、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即用百分数表示不良反应例数与总例数之比。
   ③中医证候[3]: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单项分值0~4分,分值越高,提示中医症状越严重。
  1.6 疗效判定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4]判定临床疗效。痊愈:疼痛消失,Hp转阴,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正常;显效:疼痛减轻,Hp呈阴性,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疼痛些微减轻,Hp呈弱阳性,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未有任何改善,Hp阳性,病变黏膜范围无变化,甚至扩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提及的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用统计学工具(版本:SPSS 23.0)读取。计数资料以例及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p清除率、根除率比较 观察组Hp清除率、Hp根除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3 讨论
   慢性胃炎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各类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在各类型胃病中,其发病率居于首位[5]。其中,絕大多数患者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致。Hp是一种单极细菌,形态为螺旋形、弯曲、多鞭毛、末端钝圆,其通常以弧形、螺旋状等附着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倘若发生胃黏膜感染,会引起多类生理、病理变化,形成溃疡。在消化内科,慢性胃炎较常见,发病原因包括Hp感染、刺激性物质、口腔、咽部慢性感染、胆汁反流、生活不规律等[6]。既往临床上以西医治疗为主,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长,在酸性环境下处于稳定状态,该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吸收率高达90%,具备非常强的杀菌性及细胞膜穿透能力;克拉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酸性强,组织渗透性好,药物在体内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甲硝唑能够对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和预防[7]。虽说,常规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等,消除Hp,有效保护患者的胃黏膜,但是,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很容易增强Hp耐药性,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甚至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对其健康不利。中医强调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临床疗效显著,Hp根除率高。
  在中医学领域,慢性胃炎被纳入“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该病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所致,病程长,导致正气亏损,以脾胃虚寒型为主,临床表现为胀满、嗳气、泛酸等。虽在胃部发病,但其发病机制与肝、脾、肾等相关。附子理中丸的主要成分包含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等,辅料为蜂蜜。该方剂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卷五,具有养胃气、温脾散寒、止泻止痛作用。制附子的功效为散寒止痛、补火助阳等;白术则能够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甘草等配伍,能够达到滋补脾胃的效果;干姜的作用在于温中散寒、燥湿回阳、通脉温肺;甘草能够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并且,对上述诸药起到调和作用。现代药理学[8-9]证实,服用附子理中丸之后,能够使胃肠蠕动加快,对胃液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进行有效抑制,可保护、修复胃黏膜,同时,其对Hp敏感度高,使Hp活性显著降低。干姜可抗炎、杀菌,利于修复糜烂。甘草除了对机体免疫力进行改善之外,对胃粘液分泌也有促进作用,以此对胃黏膜形成保护,抑制胃酸分泌,使胃肠平滑肌痉挛得到有效缓解,达到良好的杀菌抗炎效果,消除Hp。有研究[10]表明,附子理中丸能够增强小鼠的耐寒能力,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镇痛效果,其还能够明显拮抗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肠管的作用,双向调节离体肠管运动状态,即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的回肠痉挛。内关为心包经的络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少阳经乃气机枢纽,针刺内关穴能够对脾胃之气机的升降进行有效调节,达到理气和胃宽胸效果。上脘、中脘、梁门都位于胃脘部,作用在于健运脾胃,调理中焦气机,其中脘穴为胃之募穴,且为八会穴之腑会,可和胃健脾,降逆散寒止痛,足三里穴位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止痛,可有效治疗胃脘部疾病。针刺足三里穴、中脘穴,可增强身体免疫力,解痉止痛,使胃壁循环得到明显改善,加速胃黏膜修复。结果显示,观察组Hp清除率、Hp根除率分别为92.45%、86.79%,明显较对照组的73.08%、63.46%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11%,显著比对照组的845.62%高,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应用西药联合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有效清除Hp,临床疗效显著,对病情恢复非常有利。
  综上,依据慢性胃炎临床症状、特点,采用西药联合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清除Hp,不良反应低,说明该治疗方式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受限于实验时间、样本数量,本次研究尚存在缺陷,诸如普遍性等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将搜集整理更多临床慢性胃炎病例资料,进行中西医治疗对比,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9):776-782.
  [2]谢胜,李娟,李建锋,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指南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2):263-269.
  [3]陆为民.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特色疗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5]徐珊. 慢性胃炎证治[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胡伏莲.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7]湛朝果, 兰静, 周艳,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聚磷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J].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8, 34(3):53-56,60.
  [8]刘晓川, 王静, 郭敏, 等. 四联疗法后延长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对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18(10):1064-1068.
  [9]高天慧, 张臻, 章津铭, 等. 附子理中丸研究现状及“毒-效”关系探析[J]. 中药与临床,2017,8(2):74-77.
  [10]刘冬梅. 温中健脾第一方 理中丸[J]. 中医健康养生, 2018,4(6):28-29.
  (收稿日期:2020-12-07 编辑:陶希睿)
其他文献
【摘 要】 天麻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价值显著,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改善记忆等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也有较为广泛的药理活性,在众多的中药方剂和制剂中都有其显著而确切的疗效。文章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天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天麻;药理作用;天麻素;乙酰天麻素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
【摘 要】 抑郁症(Depression)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针灸治疗本病在临床和机制研究上均有良好进展。“百会”、“印堂”为治疗抑郁症的重要腧穴,目前尚无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通过查阅分析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的理论、临床及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发现: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为督脉论治思想的体现,其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干预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并在核心及躯体症状、原发及继发性抑郁的治疗
目的:观察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肛瘘切除缝合术,观察组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口、外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R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摘 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联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于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至月经第5天停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低频开穴法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 VAS)的变化并评价
【摘 要】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出现的一类精神障碍疾病,是脑卒中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针刺疗法治疗该病疗效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故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通过查阅整理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对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
【摘 要】 目的:创建HPLC 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选择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选择甲醇-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选择1 mL·min-1,柱温为30 ℃,波长选择254 nm。结果: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分别在8.6~86 μg·mL-1(r=0.9999)、4.4~44 μg·mL-1(r=1)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52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2HREZS/6HRE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祛痨丸辅助2HREZS/6HRE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痰菌阴转率(治疗后第2、6、8个月末)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白介素-35(IL-35)、单核细胞趋化
【摘 要】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为疫病的防治提供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普通型(重型倾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发病、发展、治疗及结局,着重分析广东省名中医吴芳汀的中医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病初表现为咳嗽、自觉发热,胸部CT可见磨玻璃样改变,经专家组西医方案治疗,病情仍反复,且逐步进展加重,后患者接受中医中药治疗,10 d后痊愈出院。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根据潮
【摘 要】 目的:观察老年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采用西药联合开郁通腑方治疗效果及对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27例老年肝胃郁热型RE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掷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64例口服开郁通腑方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TL、GAS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