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简明读本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写这本教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全国高等院校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校课堂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一个简明读本,也可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作学习参考书用。这本书虽然叫简明读本,但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始终遵循完整准确地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内容的原则,同时努力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其他文献
孟子、荀子间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源自天人观上的分歧。孟子之天人合一乃个体的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荀子之天人相分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之天的分离。孟子以心善言性善,认为性在心中;荀子以欲望为人性,认为性在身。在孟子,天人因道德而合一;在荀子,天人因道德而相分。
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古希腊罗马时代将政治、文明等概念与城邦、公民、伦理、制度、国家组织等密切联系起来,对后来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萌芽。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在政治的意义上,“文明”这一观念从文明与野蛮的对立、表示个人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在理性与公正基础上代表良好的风尚与高雅的市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进入近现代,在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资本主义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奠定了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人民主权、代议制民主、分权与制衡、法治、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06年6月17-18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等单位联合召开了“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在系,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近年来,国内关于循环型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循环型经济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最优消耗、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目标,以“3R”为原则。也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是建构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经济的生态化,作为一种引导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节约型经济要比循环型经济更具科学合理性,应以节约型经济取代循环型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本刊于2004年第3期曾发表了《论节约型经济系统》一文,文章提出了有别于循环型经济的节约型经济概念,并阐述了循环型经济概念不能成立的理由。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改革以来,我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虽然大大减轻,但并没有根除,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无论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还是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这表明,我国还没有实现统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