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祚与乐清黄杨木雕

来源 :中国艺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un200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凤祚是把朱子常黄杨木雕传到乐清的第二位传承人,对推动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朱子常黄杨木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我的父亲王凤祚是把朱子常黄杨木雕传到乐清的第二位传承人,对推动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朱子常黄杨木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1926年间,父亲经过了八年的从雕花板到浮雕、镂雕、雕佛、塑佛、脱胎、上粉线、彩绘等多种造型磨练和对技艺的娴熟掌握后,开始对朱子常的黄杨木雕发生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朱子常的雕刻技艺,便请他最初学雕花板的黄师傅一起,造访朱子常先生。看到朱子常先生的“捉迷藏”。他异常的兴奋,“捉迷藏”中的孩童是那么地传神、雅致、光洁、生动、可爱,他拿在手里,看了又看,但就是不知道技巧在哪里。怎么能得到此艺的真谛?父亲十分感叹地说,在旧社会想学别人的高招着实不容易。
  1930年,父亲在温州“益庆元”商行从事黄杨木雕事业,“益庆元”老板用高价把朱子常的作品买来请他复制。这段时间,他继续在学习研究朱子常黄杨木雕。在复制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变化,或自己设计,创作新的作品。从那以后,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黄杨木雕创作。这一年父亲26岁。
  新中国的成立,百废待兴,民间艺人有的失业在家种田,有的改行另找出路。1953年3月,父亲接到浙江省文化局的通知,邀请他到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院)参加民间艺人培训班学习。在美院短期的培训期间,他结合新社会的时代要求,创作了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苏武牧羊”和寓意着反抗封建婚姻和具有自由恋爱思想的“牛郎织女”,参加上海“华东六省一市民间美术观摩会”。“苏武牧羊”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得到陈毅市长的高度评价,获华东一等奖,曾轰动一时。翌年,被文化部选送到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阵营造型艺术展览”,“苏武牧羊”发表在苏联《文艺报》,作品被列宁格勒博物馆收藏,温州黄杨木雕开始在国际上赢得荣誉(当时是称温州黄杨木雕)。父亲的雕刻技艺,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保护和发展民间美术,美院成立了民间美术系,留下他担任黄杨木雕教师。
  “文革”后期的1972年,父亲退休返回乐清翁老家,依然过着他持之一贯的木雕生涯,还时常关心着他曾经付出过心血的乐清黄杨木雕生产情况,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向厂方需要宗教题材的新样品,父亲为乐清特艺雕刻厂、乐清象牙雕刻厂设计制作了大量样品,如“释迦牟尼”、“鱼篮观音”、“西方三圣”、“关公”、“刘海”、“海味人仙”、“胁侍菩萨”以及各种“观音”造像,这些样品的设计之精美,得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特艺科的称赞,极大地丰富了订货样品。至上世纪70年代末,厂里在册职32300人,外加工人员近1000人。这也是乐清黄杨木雕有史以来从业人员最多,产量最高,销路最广的时期。当时,乐清黄杨木雕已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工艺美术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开始有了职称的评定,在作品的创作、艺术形式、样品设计、材料运用等都有了全面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尤其是大师群的出现,使这个只有近百年历史的乐清黄杨木雕蜚声中外,被世人瞩目。
其他文献
摘要: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节能及管理中应用日益广泛,技术及功能逐渐发展。文章通过楼控系统在某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医疗建筑楼控系统的设置原则、功能配置及系统实现,以及PID控制技术在空调系统及新风机系统监控中的应用。  关键词:楼宇自控系统医疗建筑PID建筑节能  Abstrac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uilding control sy
期刊
维利·艾森施茨是20世纪初步人奥地利画坛的艺术家。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子里,欧洲艺术正处于艺术潮流纷起、艺术观念与风格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时期,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诞生了具有鲜明奥地利文化特征的维也纳分离派,它呼应了以巴黎为中心的现代艺术运动,也为整个欧洲艺术在20世纪的现代变革做出了奥地利的贡献。维利·艾森施茨在家乡受到分离派的影响和启发之后,于1911年前往巴黎,更直接地在活跃
期刊
《泰囧》的故事非常简单,人物关系也并不复杂。两个反目成仇的好友徐朗(徐峥饰)和高博(黄渤饰),为了利益之争来到了泰国。由于一个陌生旅客王宝(王宝强饰)的卷入,使得事情不断地向滑稽、荒诞的方向发展。影片中,徐朗是典型的成功商业人士,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潜藏着几分精明、冷酷和勃勃野心;而王宝则是憨厚善良,几乎没有任何心机。但看起来事业有成的前者生活并不幸福,反倒是卖“葱花饼”的后者过得简单而快乐。至于
期刊
画事无形而有意,如影随形,不离李明久先生左右,这恐怕有点像庄周梦蝶,乃是翩然之心所致。由此证明,李明久先生没活在别处,而是活在画里。行也是画,止也是画,作画时是作画,不作画时也是作画。这是一种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人与画已经悄然浑化,人即是画,画即是人,人与画浑然不二。  李明久的价值在于他永不停歇地创造,最近几年他致力于雪域山水的研究,古人画雪意山水,多是以淡墨渲染背景,通过留白与其他景物的对比
期刊
1971年,汪峰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他有一个相对优越的教育环境,能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但他并不懂什么是艺术。“5岁开始,我从来没有体会到音乐或者小提琴带给我任何快乐,我倒觉得这也特正常。我现在回头看的时候,觉得一个孩子就不可能喜欢音乐,因为音乐意味着特别枯燥的练习。”  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听Michael Jackson、罗大佑、Beatles、崔健等歌手风靡一时的年代,在
期刊
廖冰兄(1915-2006)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漫画艺术家。在他看来“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在此信念的鼓舞下,从17岁开始发表漫画作品,到“反右”时期蒙受冤屈,乃至生命的最后阶段,都在以鲜明的姿态从事着针砭时弊、与人为善的作为。一生创作的作品有数千件,在20世纪中国各重要历史阶段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我国现代漫画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由中国美术馆、中共广东省委
期刊
林天行的作品多是以西藏风景、人文、宗教为题材。因不同的生活境遇使他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在他的画中,看不到表现西藏常有的沉重和苦涩,他所体验的西藏人的精神世界是充实和愉悦的。那纯净的蓝天和静驻的白云,大昭寺内外流动着的虔诚的朝拜者,以及雅鲁藏布江畔的河谷风光;感受到的是西藏数不清的风雨和传奇。  林天行的创作表现手法清新脱俗,画面擅用极简主义的概念,隐约之中透出形而向上的意念。他用最直接的感
期刊
梁连生,1952年生,山东潍坊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有《梁连生国画集》、《梁连生中国画作品系列》、《梁连生泼墨艺术》等。  梁连生的画作,灵气飞扬,或细如根根发丝,随风轻拂;或粗似砺砺巨石,拔地而起。梁连生的《葵》系列,千万变化,万千风情,或怒放、或含苞、或内敛、或张扬,总感觉有一种蕴含其中的勃勃生命力,喷涌欲出。如胎儿之孕于母腹,似山泉之隐于深谷。画中有画,画后有话,
期刊
而对马奈本人来说,午餐、裸体、绅士、草地,都是无关紧要的,他只想表现人体与色彩的对比效果,这是新技法和新风格的探讨,把他在外部光线下的真实感受画出来。他自己说:“这是真实的,比古希腊、罗马的样式好,即使它是平淡无奇的,有人要说就让他们去说吧。”  沙龙展上的裸女风波  19世纪的法国巴黎,艺术展览层出不穷,而沙龙展览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最重要的官方展览,展览开幕犹如巴黎的一个盛大节日,受到万人瞩目。沙
期刊
现在的陈坤,正完成多重身份的转换与融合。从文学处女作《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短短几个月卖断加印爆销30万册,再到电影《画皮Ⅱ》狂吸7.5亿元成国产票房第一,演员、歌手、畅销书作家,陈坤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节奏自如转换身份,“坤哥儿”荣升“坤叔”。曾内向自卑的忧郁小生,现在携“行走的力量”从海拔近5000米高原归来,一脸黝黑开朗健谈,成熟睿智。他不时自恋称“常常被自己帅醒”,又随时自嘲是“36岁男花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