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万变的课堂 千变万化的教学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课堂变得更加开放,生成的问题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效果。因此,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问题,智慧应对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预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即备课或教学设计。生成是教学中发生的、教师没有预先设计的内容。所谓“生成”,是指在师生、生生多重組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模式,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活动都是预设的,但教学过程不是按教学设计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活动安排。总的来说,这就是教学活动中预设性和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李森和石健壮在《预设性与生成性教学思维的二重基本属性》一文中提出,预设性教学思维和生成性教学思维是完整教学思维的二重基本属性,是有效教学实施与教学实践性变革的基础性思维方式。预设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设性,生成性教学思维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造性等,二者表现在教学中时各有其独特之处。二者虽然有相斥的一面,但在教学实践中又各有自身的适用域。
  新课改呼唤二者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领域中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的教学思维的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也就是说,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预设性教学指的是教学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来设计教学目标,进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一定的预设目标与内容下的创造与完善。预设性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的科学性,而生成性教学体现了对学生特点的重视。这两方面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新的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相结合,这对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重视预设,也要对预设留有空间,灵活应变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课堂教学的生成应是在刻意的预设中随意生成的。
  预设过头是不是也会影响课堂的生成呢?答案是肯定的。据笔者所见,江苏省南通市某中学的陈松泉老师的教学改革就比较成功,他在教学改革探索中是怎样解决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的呢?他说:“我通过思索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以前自以为成功的语文教学,是那样地误人子弟:为学生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规划好教学过程,想好切入点,设计好问题,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往里边引,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毫无自主性可言。反思之后,我开始大胆地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我和学生都喜欢上了这种教学方式。”被陈老师淘汰的教学方式,我相信不少老师依然认为那是非常好的。可是陈老师经过反思后认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他和学生都喜欢上了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三、课堂上如何做到预设和生成的良好结合
  有效性是新课堂教学的命脉。相对来说,生成性只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生成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成性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新课程凸显教学的生成性的原因。二是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三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四,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一点是务虚的,第二、三、四点是比较实际的问题。新课程为什么要凸显教学的生成性?反过来说,生成性为什么会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因为生成教学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学习效率。所以在课堂上,实际授课环节应该更加重视生成。
  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陈松泉老师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地进行尝试,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把讲解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不仅对那些能讲解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不能讲解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教师要从先“让学生开口”中生成,由此及彼;从“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因势利导。一旦语文课堂出现“预设意外”,教师不仅要沉着冷静,还要牢记语文教学任务这个核心,调整预设,持续“生成”。
  2.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要从“善用学生的问”中生成,顺势延伸,伺“机”而动,随“机”应变,顺应学情。以往教师把学生限定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不敢让学生有所突破,而这恰恰抑制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权。要保证学生思考的主动权,教师必须敢于让学生放开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把预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要从“活用学生的题”中生成,借“机”施教,放大生成。教师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完成课前的预设,应该经常让学生经过自学、讨论、提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学生是可以独立学习和解决一定的问题的,把内容的讲解交给学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学生不仅参与了学,也参与了教。因此,过度的设计必然导致对教学的过度控制,也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或者老师的思想产生限制。
  总之,教学的预设和生成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机制的运用是否得体、适时,不仅要靠老师平时对教材和学生不断进行研究,不断地充实自己,还需要太多的教学艺术和智慧。这些教学艺术和智慧构成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只有具有了相应的教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临危不乱。
其他文献
高三语文复习,有的教师将课本打入“冷宫”,置之不理,匆匆转入专题复习;有的老师带着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之后沉迷于题山题海。这些做法都无异于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课本复习的边缘化,折射出高考复习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课本才是根本,高三语文复习要回归课本,精耕细作,才能突出实效。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建构高考知识网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技巧、无法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因此亟须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文章对于当下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了几点浅显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DOI:10.122
在一次作文批改中,笔者认为一个学生作文的结尾特别精彩,其中有这样一个词语“执阙而歌”,笔者就问她是何意,不想她竟摇头说不知,是从另外一本书上抄来的。当时我就告诉她,学习语文,一定要弄清楚每个字词的含义。第二天,她告诉我,是她抄错了,“阙”当为“阕”,量词,乐曲每一次终止为一阕。  还有一例:期中考试前,复习到《陈情表》一文,我叫一学生起来回答“猥以微贱”中“以”的含义,学生表示不会;又叫了一个,仍
[摘 要:以安徽省A学院教职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例,设计问卷,结合随机采访法对A学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进行调查,分析A学院目前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所在。  关键词:绩效考核;现状;原因]  A学院是安徽省一所公办高职院校。为了准确客观的评价A学院教职工现有绩效工资考核管理现状和实施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绩效工资管理与激励措施优化提供资料支持,有必要对学院教职工绩效考核设计相应的调查问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写作文时,经常会抓耳挠腮,或咬着笔杆无从下手,或嘴里嘟囔着没什么可写。探究其中原因,这恐怕与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无关系吧。平日里,学生常埋身在题海战术中,往往把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抛掷在了一边,以致于写作时语言枯燥,内容贫乏,缺少真情投入,所写内容几乎是拼凑,语言呆滞乏味,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本研究从五年间(2010—2014年)搜集到的中考试卷中选取22个省市的110套试卷作为研究样本卷,分别是北京、浙江宁波、安徽、福建福州、广东深圳、广西南宁、黑龙江哈尔滨、湖北黄冈、吉林、江苏南京、江苏无锡、江西、辽宁大连、辽宁沈阳、山东临沂、山东潍坊、山西、陕西、上海、四川乐山、天津、重庆的中考试卷。笔者从测试内容角度,结合样本卷的统计数据,对2010年—2014年中考写作试题的宏观变化情况进行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甚至连十二钗中的某些年轻女子也不及她这个老妪。她的神采独具魅力,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而言之,刘姥姥形象可用三个字来概括:真、智、善。她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大智若愚、风趣幽默、心地善良、见义勇为,知恩图报又不辞辛劳,善于应酬又不失纯真,是个极富个性魅力的老人。  刘姥姥,虽是一位乡间老太太,却具有非凡公关才能,是贾府兴衰荣辱的见证人。一进荣国府,刘姥姥谨小
阅读策略是指读者为达到阅读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阅读技巧及方法。就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阅读策略既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手段;既是教学过程,也是教学结果。分析、提炼科学、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合理运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有效推进深度阅读,更好地开启学生独立阅读的门径,提升其语文素养。  下面以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散文集《孩子,你慢
[摘 要:经典诵读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字魅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陶冶情操。本文主要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展开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为教师提供教学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实践探究]  经典是经过长期发展继承下来的历史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小学
一、用思维导图展示语言思维活动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深刻地指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吸收理解现成知识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学习作者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李海林先生进一步阐释了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就是文本原本客观存在着的、作为阅读客体的价值;教学价值则是这些文章进入教材后在保留原生价值的同时又增加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教材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