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低头仰望一棵银杏树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电,第—次听说这个名字,是高中时—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傍晚。那时我心不在焉地听着讲台上回母校做宣传的学长模版式的演讲,心里想的却全是数学模拟考的错题。除了偶尔播放的一两个看似高科技的花哨演示视频,我对这个学校完全提不起兴趣。我跟旁边的同学开玩笑说,这破学校都没听说过,看你们谁考砸了就去那里哈哈。谁知—语成谶,我竟来到了这所学校。
  银杏树和魔法精灵
  成都与重庆,相隔不远,虽是同根生,却依着不同的方式生长,有看迥异的城市文化。两地人民互相嘲讽,却又在外乡人诋毁川渝时同仇敌汽。一早就听说成都坐落盆地、气候温和,但当人的。太阳是没看见,但这气温绝对证明了它的存在。(就是这里)”,把我丢在了大马路上。我茫然地在马路两边来回走了三圈,愣是没有瞧见大门在哪,直到路人抬手—指,我才看到了—个酷似郊区代工厂大门的地方,出入的人竟然还十分符合剧情的穿着蓝色的工装。
  我满头黑线,瞬间想起了贴吧里各种大学生活的吐槽,又是一种被“深坑”的悲痛。后来我才知道,那并不是正门,穿工装的人也只是学长在金工实习穿的制服。不过,在我走进学校之后,眉头笼罩的黑云即刻烟消云散一一人环抱不过来的银杏树沿着道路两边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直延伸到南校门,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学校大大小小的空地角落。大学四年,每学学校的本体,而我们都只是这片树林里学魔法的精灵。
  生死疲劳打麻将
  成都的天空,—年四季大都盘踞着阴云,太阳也懒于露面。茶楼麻将,蹉跎岁月。
  第—次力银行卡,在学校外小区的—家银行网点。下课后我就匆匆忙忙地往校门赶,抬手一看时间,嗯,还早,刚过四点,于是放慢了脚步。小区门口,树影稀稀疏疏地将地面映照得光影斑驳,—位大妈躺在藤椅上半眯着眼,身旁立着“旅馆住宿50-活色生香的天府之国,却因夸张的男女比例,被成电学子戏称为手—抬,“那头”,连眼睛都没有睁半下。
  恽恽地来到了莒业厅,眼再可的景象却让我迟疑——只有两个保安在门口坐着喝茶聊天,服务柜台空无一人。我又确认了一下才知道虽然还在营业,但是柜台业务员都已经提前下班了,让我
  成都人懒散归懒散,打麻将可是从来不合糊。据说在成都,你若听到某个小区哀乐阵阵,门口花圈陈到,却传来一阵哗啦啦的脆响,一定不要误会,那是为逝者守灵的亲属们在严肃而认真地大麻将。春运高速路上堵车,打麻将;火锅店扫排队太长,打麻将;2008年地震,主震刚过,布满裂痕的墙壁下就开始响起来自人民群众内心麒实的呼唤——“三缺一”!
  非常Geek的小喷泉
  新校区清水河坐落于成都西北一隅,虽然置身于成都这样人”的牌子。我上前,“请问一哈XX银行啷个走哎”,大妈将
  “清水寺”。
  璀工院校从来就不是浪漫的场所,而工科生的大学生注定是寂寞的冷色调。—教到实验楼之间是—个喷泉小广场,无数同朗汉子。
  几率能捡到电阻。我当时权当笑话—笑而过,这么Geek的场景难道不是只存在于《生活大曝炸》中吗?然而当我第一次走过那片广场时,真的捡到了电阻,还不止一个……
  这里的学术氛围就是这么浓厚。清晨八点,我带着睡意晃晃悠悠地走在结满白霜的草坪上,脑子里的泰勒公式开始打结,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沿着血管乱窜,好不容易抵达了图书馆,被门口的热气一暖,脑子总算清醒了不少,却绝望地发现图书馆竟然连—张空板凳都找不到。有的用教材占座,有的用纸条亲切地慰问抢座者的母亲,有的摆着口杯、牙膏、牙刷,有的放着枕头、毛毯。以至于后来图书馆出台了管理办法治各种占座,甚至雇人每天不定时没收占座材料,占座之风才有所缓解。受其所累,我大一的期末就在冻得手都拿不稳笔的教室中度过,而最后的考试声、宿舍的键盘声和河畔的乌叫声中度过。在迷茫与坚定的交替
  大一的时候我也曾学着人家在食堂门口发过传单,甚至挨门逐户地推销自己都没搞懂到底是什么的培训课程。怀念那个我,无知而无畏。
  大二的时候我也曾跟着室友参加电子没计大赛,每天焊接电路烧写代码,苦中作乐。那些曾经看上去高科技的东西终于不再神秘,对每种芯片每个元件的性能了如指掌,我每天都看着大家将稀奇古怪的想法变成现实。怀念那个我,单调而单纯。
  大三的时候我也曾响应学院号召,浑浑噩噩地混进了学院课题组,每周五固定开会,聽研究生学长学姐用听不懂的词语讲述听不懂的行业前沿研究进展,每天对着学院门口的麦克斯韦祖师
  大四的时候我也曾听信“谗言”加入了考研大军,再次重中心挪到了图书馆五楼,—天天看着窗外的银杏树从秃枝长出新在成电度过的不只是大学四年,还有我的青春。关于成电的记忆,早就刻在了铺满银杏大道的每—片全黄叶片之上,随着每年的深秋替我带去品柔的问候。
其他文献
什么,兰州没有拉面?  所谓乡愁,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都和食物有关把?比如,妈妈包的春卷,学校后门的肉夹馍……异地求学的日子里,最需要慰藉的其实还是味蕾。可惜啊,满大街的“正宗×××”,往往都并不正宗。  —只福饼  在南京上学的时候,校门口开了—家“兰州拉面”,服务员小哥在门口一直喊:  “正宗兰州拉面,正宗哦。”  我:“真的正宗吗?”  服务员小哥:“当然正宗!”  我:“可是,兰州没有拉面啊,
青春,就是孤独而勇敢地去做叫一件不忍辜负的事。如同你热爱摄影,我便陪你风吹日晒、披星戴月。  我试过陪着你,在几个大油桶拼接成的小舞台上,踏着舞步排练,唱《恋爱大过天》。  我试过陪着你,大雪天里吃刨冰,演绎一段比琼瑶戏还虐心的狗血离别戏码。  我试过陪着你,上小丑的妆容,眼睑下面涂抹一商藏青色的泪,画夸张的红唇,在一个个彩色气球的爆炸声里佯装镇定地各种凹造型追逐着白衣飘飘的你。  当然,不完全是
ForreSt Run  布鲁明顿是一座宁静的小城,适合单纯地学习和休闲地生活,这也是大多数普通美国人民生活的常态。但在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中,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才是真正的美国生活,就如同有些美国人认为所有的中国人都行色匆匆地生活在北上广一样。  我虽然喜欢安静,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来了美国却没去大城市游玩过难免遗憾。因此,当学校专门组织了一趟芝加哥一日游时,我立刻积极报名参加。  从布鲁明顿
他叫杨帆,生手1990年10月5日,一个标准的中国“90后”,一切只是起源于他偶然突发的一个奇想。  2012年初夏的某个时候,21岁的杨帆突然荫生了一个想法——寻找世界上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井用镜头记录“另一个自己”的青春故事。这年7月14日,杨帆扛起摄像机,骑着一辆国产长江750摩托车,从北京启程。其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先后途经蒙古、俄罗斯、芬兰、冰岛、爱沙尼亚、波兰、比利时,寻找到了2
2005年,万晓利第一次开个唱,不知道上台穿什么好,最后套了件海魂衫,便宜、朴素,也不土。他干脆一买好几件,演出时换着穿。  2007年的“音乐风云榜”,万晓利提名“最佳摇滚歌手”,京城媒体集体穿着海魂衫现身红毯,并拉起“北京媒体怒爱万晓利”巨幅横条。同年四月,在北京的万晓利首场个人专场演唱会“海魂之夜”,粉丝在台下山呼海啸:“万晓利,我爱你!”  二十岁那年,万晓利在家人的安排下进酒厂上班,之后
很高兴你选择了我  选择虽然带有主观性,但选择之后,很可能就此衍生出一段奇妙的际遇来。正如楼楼选择了开民宿,成为一名民宿老板,而你恰好选择了她的房子。于是,原本两个互为陌生的个体,得以展开联系。楼楼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方式,她喜欢跟人做朋友,当然,nlce的房客会更受她的青睐。楼楼觉得,每一次相遇都是一种缘分,对于每一位选择自己的房客,她都心怀感激。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趙雷唱成都,是“带不走
着眼未来不如活在当下  ●●●以城市为家  我周围的人里面,十个当中有九个都梦想着能拥有一间大大的房子,顺便想象一下阳光透过落地窗时的美好惬意。但这种“普世”的梦想,也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SnowFong的小房子不过35m2,两人一猫,你可以说拥挤不堪,她却觉得舒服自在。作为一个“以城市为家”的人,她喜欢走街串巷找有趣的店,逛逛吃吃喝喝坐坐,有些随意,有些不定性,更注重活在当下,而不是着眼于所谓
丰富自己的经历,丰富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感到舒适。  舒适区绝不是我们用来逃避问题的借口,成功从来不属于待在原地的人。但如果只是一味地给自己施加压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样的方式除了导致发际线越来越高,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禆益。  怎样才能高效率又不失幸福感地学习?你可以试试站到“舒适区的边缘”,扩展你的舒适区,这能帮助你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首先,我们需要有适度的动机水平。  那如何
到达采尔马特小镇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色摇摇晃晃向暗处坠去,云层很厚,看不见天,也看不到山峰。但一走出火车站,红花就像滚滚浓云一样在眼前铺开,回忆中的那个阴天傍晚,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晚霞。那抹晚霞,不过是红花的光晕,映入眼底从此挥散不去。  天阴着,整座镇子在黄昏里都低垂着双眼。鲜花却如海,层层叠叠,花色缤纷,唯红色最争艳。红花,像火焰一样从阳台上喷薄窜出来。砖瓦被耐心地涂抹上一致的颜色,像树干
2014年底,四川泸州19岁少年曾某微博直播自杀无救而亡成为热门话题。事件开始时,不少网友在微博中的劝慰,一度松懈了小曾的冲动绝望情绪,但随后的网络语言暴力,却将事态引向了另一个发展方向。  事实上,这种通过社交网站直播自杀的行为近年来屡见不鲜,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表演式求救”,发出受人关注的信号其实是为了求助。  网络语言暴力的背后,是社会个体及其所属社会群体的力量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