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晚上,急诊室送来一位老伯,诉说昨天早晨起床时左胳膊、左腿软弱无力,并逐渐加重,现在发展到左半身不能动弹。医生询问得知,病人有长期高血压史。体检发现病人左侧偏瘫及半身感觉减退,口角歪斜,伸舌偏左。随即给病人作CT检查,结果发现右侧大脑额叶部位有梗死灶,诊断为脑梗死。
几天后,急诊室又来了一位老太太,诉说自己近2天来感觉头晕、耳鸣,出现复视,并伴有恶心、呕吐,特别是走路步态不稳,“一脚高,一脚低”。体检时发现病人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表现,CT检查显示脑干左侧有梗死灶,也诊断为脑梗死。
上述这两个病人,为什么同是脑梗死,表现却不一样?
脑血液供应有2套系统:颈动脉和椎-基动脉系统
脑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虽然重量不到体重的3%,但它对血液的需要量却超过全身的15%。因此,脑的血液供应异常丰富。脑血管的分布就像茂盛的大树一样,分支不计其数,分了又分,越分越细。脑组织依靠丰富的血液供应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脑血管的主干或分支受阻,就会引起脑缺血,导致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则发生脑梗死。
负责大脑血液供应有2套系统、4根血管。即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各两根(左右各一支)。分前、后循环。颈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称作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处又细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支。负责大脑前3/5的供血,即前循环。其中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液和氧气,颈外动脉则向眼部、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岛叶、顶叶皮质及白质、基底神经节等的供血和提供氧气。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再经枕骨上行进入头颅内。椎动脉与各颈椎的位置关系极为密切,其血流量容易受到颈椎活动的影响。入颅以后,两条椎动脉沿着延髓腹侧面向前、向内汇合成为一条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都发出一些分支入脑,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该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及内耳,以及全部小脑、脑干,即后循环。
也就是说,颈动脉系统支配着大脑前部、眼部、额叶等;而椎-基底动脉系统支配着大脑后部,即小脑与脑干等部位。一旦这些脑血管发生闭塞或破裂出血,就会发生中风,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不同阻塞部位引起的症状各异
由于脑的不同部位的组织功能不一,因而不同部位的血管阻塞区所引起的症状也就各有所异。
一般来说,颈动脉系统阻塞机会居多。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脑中风与颅外动脉狭窄有关。也就是说,半数以上脑梗死的“根源”在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由于存在血流动力学等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的“分叉”处。如本文前述的第一位病人,病变在右侧大脑额叶。额叶由前循环供血,其背外侧面的梗死灶引起对侧(左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等症状。
椎-基底动脉系统阻塞较少见,往往会使小脑、脑干受损。本文所述的第二位病人,CT检查显示脑干左侧有梗死灶。脑干梗死可引起的中脑、脑桥、延髓病變,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中脑桥的小面积缺血灶,常使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等症状。由于椎-基底动脉走行要经过1-6颈椎的横突孔,因此颈椎的相应疾病很容易引起椎-基底动脉的改变。例如某些颈椎骨质增生就可以压迫椎-基底动脉。颈椎疾病改善了,椎-基底动脉能正常供血,其症状也就不存在了。
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的脑梗死叫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可以说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灶直径在2厘米以内。“腔梗”是由于脑部深处微小动脉因硬化而发生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进而引起深部脑组织点状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清除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小孔隙,CT片上可见小的低密度影。很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CT片上会有一个或多个小的“腔梗”灶。这种无症状性脑梗死又称静止性脑梗死,可演变为有症状性脑梗死或发展至血管性痴呆,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提高警惕,早期识别脑梗死
读了以上这些,大家也许会担心:脑梗死的表现如此复杂多变,恐怕难以识别。诚然,对脑梗死的最后诊断要靠医生,但是如果病人或家属能够尽早作出初步判断,并及时送医院诊治,则对病情的预后至关重要。从以上病例我们不难看出:首先,脑梗死病人常为中老年人,往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存在;其次,脑梗死往往突然起病,病情进展较快;第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症为主。
尽管脑梗死的表现形形色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规律,脑梗死就不会轻易地从我们身边“漏网”了。
几天后,急诊室又来了一位老太太,诉说自己近2天来感觉头晕、耳鸣,出现复视,并伴有恶心、呕吐,特别是走路步态不稳,“一脚高,一脚低”。体检时发现病人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表现,CT检查显示脑干左侧有梗死灶,也诊断为脑梗死。
上述这两个病人,为什么同是脑梗死,表现却不一样?
脑血液供应有2套系统:颈动脉和椎-基动脉系统
脑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虽然重量不到体重的3%,但它对血液的需要量却超过全身的15%。因此,脑的血液供应异常丰富。脑血管的分布就像茂盛的大树一样,分支不计其数,分了又分,越分越细。脑组织依靠丰富的血液供应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脑血管的主干或分支受阻,就会引起脑缺血,导致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则发生脑梗死。
负责大脑血液供应有2套系统、4根血管。即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各两根(左右各一支)。分前、后循环。颈动脉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称作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处又细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两支。负责大脑前3/5的供血,即前循环。其中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液和氧气,颈外动脉则向眼部、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岛叶、顶叶皮质及白质、基底神经节等的供血和提供氧气。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再经枕骨上行进入头颅内。椎动脉与各颈椎的位置关系极为密切,其血流量容易受到颈椎活动的影响。入颅以后,两条椎动脉沿着延髓腹侧面向前、向内汇合成为一条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都发出一些分支入脑,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该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及内耳,以及全部小脑、脑干,即后循环。
也就是说,颈动脉系统支配着大脑前部、眼部、额叶等;而椎-基底动脉系统支配着大脑后部,即小脑与脑干等部位。一旦这些脑血管发生闭塞或破裂出血,就会发生中风,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不同阻塞部位引起的症状各异
由于脑的不同部位的组织功能不一,因而不同部位的血管阻塞区所引起的症状也就各有所异。
一般来说,颈动脉系统阻塞机会居多。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脑中风与颅外动脉狭窄有关。也就是说,半数以上脑梗死的“根源”在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由于存在血流动力学等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的“分叉”处。如本文前述的第一位病人,病变在右侧大脑额叶。额叶由前循环供血,其背外侧面的梗死灶引起对侧(左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等症状。
椎-基底动脉系统阻塞较少见,往往会使小脑、脑干受损。本文所述的第二位病人,CT检查显示脑干左侧有梗死灶。脑干梗死可引起的中脑、脑桥、延髓病變,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中脑桥的小面积缺血灶,常使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等症状。由于椎-基底动脉走行要经过1-6颈椎的横突孔,因此颈椎的相应疾病很容易引起椎-基底动脉的改变。例如某些颈椎骨质增生就可以压迫椎-基底动脉。颈椎疾病改善了,椎-基底动脉能正常供血,其症状也就不存在了。
临床上还有一种常见的脑梗死叫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可以说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灶直径在2厘米以内。“腔梗”是由于脑部深处微小动脉因硬化而发生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进而引起深部脑组织点状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清除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小孔隙,CT片上可见小的低密度影。很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CT片上会有一个或多个小的“腔梗”灶。这种无症状性脑梗死又称静止性脑梗死,可演变为有症状性脑梗死或发展至血管性痴呆,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提高警惕,早期识别脑梗死
读了以上这些,大家也许会担心:脑梗死的表现如此复杂多变,恐怕难以识别。诚然,对脑梗死的最后诊断要靠医生,但是如果病人或家属能够尽早作出初步判断,并及时送医院诊治,则对病情的预后至关重要。从以上病例我们不难看出:首先,脑梗死病人常为中老年人,往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存在;其次,脑梗死往往突然起病,病情进展较快;第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症为主。
尽管脑梗死的表现形形色色,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掌握规律,脑梗死就不会轻易地从我们身边“漏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