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乐种个案研究范例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栋教授是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多年来在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中,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努力将外来学术理念与中国传统音乐实际相结合,为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不断完善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贡献。尤其是《民族音乐学概论》自1997年出版以来,在该学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上建树颇丰,并且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功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培养了一批学科建设的年青人才。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既接受实践的检验,又概括、总结并指导实践。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①。这里所讲的“超越”,既包括理性的批判精神,也包括理论创新所具备的学术品质,凸显理论具有对一定阶段实践历史的反思、矫正和修正性引导的功能;这里所讲的“反义词”,就是指理论的“理想性”对实践的“现实性”不断构成的内在否定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理想性引导的实现。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音乐学概论》2011年修订版出版无疑具有象征性,它标志着近十几年来,作者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教学领域,从实践到理论层面思想认识上的新飞跃,是其学科建设理想追求的又一次升华。在此,我想仅从伍国栋教授近年来承担、完成的国家艺术学科“十五”规划立项课题成果——《江南丝竹——乐种文化和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一书②,简略谈谈他在中国特色“乐种学”理论方面的建树。
  一、对于“乐种构成的音乐文化定位”
  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完善
  “乐种”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至80年代已在音乐学界被约定俗成地使用,并且也有一些初步的理论概括。然而,真正将乐种作为一个学科分支从理论高度进行阐述,却是90年代的事情,标志性的著述是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正是在该书“乐种学导言”中,乐种的构成要素、概念的界定,在相对意义上被首次做出了较为全面、准确的概括和梳理,同时乐种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地位与特殊价值也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不过,这种理论阐述主要仍属原则性的框架构建,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如对构成要素中更多音乐文化属性方面的解析,还需要在实际的乐种科研工作实践中来加以解决。而伍国栋教授主持的“江南丝竹研究”课题,正是通过这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民间乐种研究,在对乐种构成要素的诸多方面,如历史传承,在特定地域、环境或阶层中生存,有比较严密的组织体系,典型的音乐形态构架,规范的序列表演程序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乐种构成的音乐文化定位”的理论阐释,尤其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器乐诸多乐种在音乐本体和所关联文化模式及文化属性上所显现出来的趋同性因素,将其归纳为七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条件,从而确立了历史、文化、本体“乐种构成三要素”模式架构,不仅成为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亦可视为是对“乐种学”生成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时也是运用于实际艺术科研工作的生动体现。
  二、民族音乐学视野与科学方法
  运用的成功实践
  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有关“江南丝竹”音乐的出版物多达数十种,真实反映了“江南丝竹”音乐从收集、整理、出版、研究等各项工作逐渐深入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看来这些工作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尤其在学术领域更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科学性研究。其原由除了受制于当时尚不具备对江南丝竹音乐作跨行政区域的大规模普查收集资料的条件外,学科理论的严重匮乏也是制约研究工作深入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编纂工程的启动,江苏、浙江、上海三地都对包括“江南丝竹”音乐在内的民间乐种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与收集工作,可谓史无前例,其资料的收集范围、编纂水平、研究方法远非昔日可比,但仍然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按行政区划以省立卷的编纂方式就不可避免地使“江南丝竹”乐种在编纂整体性上被削弱。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在江、浙、沪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江南丝竹的跨行政区划编纂才真正变为现实,这就是《江南丝竹音乐大成》的出版问世③。《大成》的出版也可以说是“集成”卷本编纂的延续,是“集成”工作之后又一项重要成果,除了汇集三省市“集成”卷本所收编的“江南丝竹”传统曲目及相关背景资料外,一些新中国成立以后改编、创作、并有较大影响的江南丝竹新曲目,也被收进了《大成》,也是目前为止称得上“全本”的江南丝竹音乐读物。《大成》的出版同时也为江南丝竹音乐作为乐种学研究的典型个案,提供了全面的、丰富的基础性资料。而我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此时正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机遇条件下,《江南丝竹——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孕育而生,作者对“江南丝竹”音乐首次以民族音乐学的开阔视野予以观照,并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力求从多元、全方位角度,来把握“江南丝竹”特有的文化蕴涵和内在形成规律。整个书稿的八个章节文字,既注重于纵向历史脉络的清晰梳理,也兼顾到横向文化生态整体的关联性;既注重对于音乐本体构成特质的深入揭示,也兼顾到对于外区域传播与影响的考察;既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又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理论突破。从而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及中国特色乐种学的构建作出了自己的独到贡献。此外,书稿中的“亮点”还具体表现在:
  1.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江南丝竹是经历了由“‘一般性和普及性’泛地域文化存在状态向‘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地域文化存在状态转化的发展过程”观点;以“一个地区”(环太湖地区)、先后“两个中心”(民国以前传播中心为姑苏,民国以后传播中心为上海)的精辟概括,比较科学、合理地解释了长期以来在其渊源与形成认识问题上的学术难点。
  2.书稿在整体架构上表现出系统性与完整性,即使是各章节不同层次内容的论述也具有这种特点。作者将其基本策略、理念设计归纳为四个有所区别又相互交叉和关联的逻辑层面(即历史的逻辑、生态的逻辑、本体的逻辑、互动的逻辑),各章节既相互关联又自成一体,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这种在乐种文化和乐种形态综合研究中所体现出的思辨上的科学精神,无疑在学科理论建设上具有示范作用。
  3.“江南丝竹”音乐本体构成的几个章节撰述,如“乐队编制与乐器演奏风格”、“传统曲目与八大曲”、“曲目家族构成辨识”、“音乐构成的变体势态”等,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资料研究掌握的全面、透彻,更能体味到其研究分析的细致入微,颇多具有新意的观点阐释。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具研究深度的“江南丝竹”音乐理论专著,也是乐种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又一理论硕果。
  三、结语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④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学科理论建设来说也是如此。正如伍国栋教授在书稿“结语”中所发感悟之言:“江南丝竹——乐种形态与乐种文化的综合研究,作为一个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传统乐种研究个案……,此课题研究至此即可告一段落,但是属于它的未知内容和更新内容,则又开始在学人面前重新设置,继续等待着笔者和其他学人去深入观察、研究和探索”⑤。我们预祝并期待伍国栋教授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与教学领域,继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①《赞美理论——伽达默尔文集》,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版,第21页、46页。
  ②伍国栋《江南丝竹——乐种文化和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③江南丝竹音乐大成编辑委员会编《江南丝竹音乐大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7页。
  ⑤同②,第306页。
其他文献
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传播流行文化的重要载体。兴起于日本的“二次元文化”正是借助互联网以迅猛之势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闪亮新星。“二次元音乐”做为“二次元文化”中的重要传播内容,在虚拟歌手、同人文化、vocaloid、弹幕网站哔哩哔哩、“P主”等概念的推动下进入大众视野。  一、二次元虚拟歌手   音乐技术变革的起步与发展最早是在欧美和日本,随着科技水平、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新,录音水平已
自2000年以来,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修订版的引领下,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课程理念还是教学实践都有了质的飞跃。抛开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之间的纷争,从课程建设的中观角度,目前尚存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则是有效音乐课程资源的匮乏。对此,主持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的王安国教授,基于对面向全体学生、以“唱、奏、听、动、创”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主体的重视,针对这一制约音乐
一、关于“视唱练耳专业”与  “视唱练耳课”定位的争鸣  在2017年11月刚刚于中国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基本乐科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做了《视唱练耳专业是什么专业?视唱练耳课是什么课?——对视唱练耳学科实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的发言,其中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视唱练耳专业的学生应该按教育专业的人才目标去培养,而不是按表演专业、创作专业训练体系进
06年以来我一直在从事中国音乐宫调史与传统音乐基本理论的研究。近些年开始对民族音乐学传入后的传统音乐研究作了一个系统思考,近期刚完成《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系列论文中的两篇。接到本次会议通知①,会议议题与我所思考的问题联系了起来。以下发言即是结合会议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音乐文化的独特性②  这里表述的是“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不是“音乐”的独特性。那么两种表述的区别何在?“音乐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的作曲家、指挥家。生前的马勒更多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指挥家扬名于世,直到他逝世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其作曲家的地位,并将其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人一起排入了维也纳交响乐大师行列。学界对马勒音乐创作的关注和研究是从二战后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版了首部专门讨论马勒作品的音乐
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伟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广采博览,自成一家,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炽热的爱国之心,胸怀振兴中华文化大业的理想,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新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人格精神和思想遗产,永远激励与鞭策着一代又一代后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繁荣中华文化而不懈努力。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陶行知。之所以
2008年12月14日晚,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专业策划制作,和云峰教授指导、监制的“杜鸣心八十寿辰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音乐学院演奏厅圆满落幕。当晚,中国音乐家协会派代表出席了音乐会。杜先生的至交好友以及众多弟子作为嘉宾悉数到场,共同回顾杜先生五十多年来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以及风格。  杜鸣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全国政协委员。1928年出生,湖北潜江人。早年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立的育
2019年12月28日,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谢功成在上海的家中安祥离世,圆满完成了他回旋壮丽的九十九年人生之旅。2020年1月3日在江汉交汇的汉口水域,在送行专轮的悲鸣笛声中,谢功成教授的骨灰和着五彩花瓣缓缓撒入他讴歌眷念的万里长江。谢功成教授的家人、老友、同事和至爱的学生们悲欣相送,见证了这位坚强、豁达、睿智、不凡的老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踏着波涛、向着白帆、迎着彩虹、
2011年6月2日至4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承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教授,以及来自全国七十余所学校的近百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王安国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改
世纪迄今的百余年来,中国音乐文化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变化。这一翻天覆地的变革既伴随着家国命运的迂回辗转,内化了传统的裂变和现代的重生,又凝聚着数代音乐人孜孜以求的艰辛求索。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四十年间,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在当下,它又面临新的现实问题——如何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构建新的音乐理论研究和批评体系,使其与音乐创作、表演之间相互促进,以实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