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膜内皮炎自1982年由Khodadoust和Attarzadeh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均有报道,本病我国首先由孙秉基于1989年报告进行分类[1]。此类病近年逐渐受人们的重视,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有关。本院自1999年至今开始采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伴眼压升高者加用降眼压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共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本院1999年1月至2009年4月确诊为角膜内皮炎的病例共38例(38眼)。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1岁,平均47.6岁,患病时间最短3 d,最长12 d,平均5.8 d,均单眼发病,既往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者10例,有虹膜睫状体炎者3例,首次发病25例。伴眼压升高者8例,眼压在26.56~35.76 mm Hg,视力<0.1者8例,视力0.1~0.3者25例,视力>0.3者5例,临床表现患者轻度畏光,异物感、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或旁中央,病灶区水肿,可见微囊性水泡,基质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内皮层混浊、粗糙;角膜后可见羊脂状或色素样沉着物,角膜后沉着物(KP)分布在角膜正中或混浊较重部位,大部份患者前房反应轻微,少数患眼可有严重的虹膜睫体炎,部份患眼急性期常伴有眼压升高,但一般≤36 mm Hg,瞳孔正常大小,对光反应灵敏。
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确定给药方法。角膜周边基质水肿,病灶区可见微囊性水泡,病灶后有散在KP或角膜弥漫性或限局性深层基质层水肿,房水闪光阳性,角膜后KP明显者使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伴前房大量渗出者应给扩瞳,防止虹膜粘连,伴眼压升高者加用局部或全身(眼压>30 mm Hg)的降眼压药。具体用药方法为全身加局部的方法:更昔洛韦眼凝胶4次/d,0.02%醋酸氟美松龙眼用混悬液(氟美松龙眼液)4次/d,口服强的松5 mg 1次/d和阿昔洛韦片200 mg4次/d,病情严重的给地塞米松10 mg静脉点滴1次/d,阿昔洛韦0.5 mg静脉点滴1次/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改口服。如前房渗出明显,KP多者局部结膜下注射地寒米松2.5 mg隔日一次,并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日活动瞳孔一次。眼压高于30 mm Hg的给20%甘露醇静脉点滴1次/d,口服乙酰唑胺250 mg 2次/d,0.5%噻吗酰胺眼液2次/d,视眼压情况逐渐停药。抗病毒及激素类药物视角膜水肿及KP吸收情况逐渐减量,维持治疗以防复发。
3 结果
治愈标准为角膜基质水肿消退,内皮混浊及水肿消退,角膜后沉着物消退或基本消退。治疗结果:所有患者1~3 d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5~10 d角膜水肿逐渐消退,角膜后KP显著吸收,眼压升高者用药后1~3 d眼压降至正常,视力均明显提高。症状缓解,用药逐渐减量,连续用药20~30 d,逐渐停药,症状明显改善,视力逐渐恢复,视力0.1~0.36例,0.3~0.822例,0.8以上10例。
4 讨论
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是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一种类型,该病的文献报告也越来越多,关于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一般认为与自体免疫和病毒感染有关[2],部份患眼急性期常伴有眼压升高,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小梁网炎有关[3],角膜内皮炎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目前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诊断。临床特征为:视力显著下降,角膜深基质水肿及角膜后沉着物,角膜上皮微囊样水泡;大多数患者前房反应轻微,少数患者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一部份患者合并有高眼压。只要掌握此病的这些主要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单泡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鉴别。
关于治疗目前公认的方案是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全身及局部用药。阿昔洛韦是目前被认为对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抗病毒药物应选阿昔洛韦,重症患者可给予阿昔络韦注射液。皮质类固醇药物可选用强的松口服,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局部用药可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眼液如0.02%氟美童眼液,抗病毒眼液可用阿昔洛韦眼凝胶,睫状体炎反应重者用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加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活动瞳孔。由于此病有复发倾向,建议治愈后继续巩固治疗2~3周,用药逐渐减量。
参考文献
[1] 孙秉基.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307 309.
[2]徐新生,等.角膜内皮炎21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6(25):667.
[3]郑素惠.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 ,1(25):129.
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本院1999年1月至2009年4月确诊为角膜内皮炎的病例共38例(38眼)。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1岁,平均47.6岁,患病时间最短3 d,最长12 d,平均5.8 d,均单眼发病,既往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者10例,有虹膜睫状体炎者3例,首次发病25例。伴眼压升高者8例,眼压在26.56~35.76 mm Hg,视力<0.1者8例,视力0.1~0.3者25例,视力>0.3者5例,临床表现患者轻度畏光,异物感、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或旁中央,病灶区水肿,可见微囊性水泡,基质水肿,后弹力层皱褶,内皮层混浊、粗糙;角膜后可见羊脂状或色素样沉着物,角膜后沉着物(KP)分布在角膜正中或混浊较重部位,大部份患者前房反应轻微,少数患眼可有严重的虹膜睫体炎,部份患眼急性期常伴有眼压升高,但一般≤36 mm Hg,瞳孔正常大小,对光反应灵敏。
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确定给药方法。角膜周边基质水肿,病灶区可见微囊性水泡,病灶后有散在KP或角膜弥漫性或限局性深层基质层水肿,房水闪光阳性,角膜后KP明显者使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伴前房大量渗出者应给扩瞳,防止虹膜粘连,伴眼压升高者加用局部或全身(眼压>30 mm Hg)的降眼压药。具体用药方法为全身加局部的方法:更昔洛韦眼凝胶4次/d,0.02%醋酸氟美松龙眼用混悬液(氟美松龙眼液)4次/d,口服强的松5 mg 1次/d和阿昔洛韦片200 mg4次/d,病情严重的给地塞米松10 mg静脉点滴1次/d,阿昔洛韦0.5 mg静脉点滴1次/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改口服。如前房渗出明显,KP多者局部结膜下注射地寒米松2.5 mg隔日一次,并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日活动瞳孔一次。眼压高于30 mm Hg的给20%甘露醇静脉点滴1次/d,口服乙酰唑胺250 mg 2次/d,0.5%噻吗酰胺眼液2次/d,视眼压情况逐渐停药。抗病毒及激素类药物视角膜水肿及KP吸收情况逐渐减量,维持治疗以防复发。
3 结果
治愈标准为角膜基质水肿消退,内皮混浊及水肿消退,角膜后沉着物消退或基本消退。治疗结果:所有患者1~3 d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5~10 d角膜水肿逐渐消退,角膜后KP显著吸收,眼压升高者用药后1~3 d眼压降至正常,视力均明显提高。症状缓解,用药逐渐减量,连续用药20~30 d,逐渐停药,症状明显改善,视力逐渐恢复,视力0.1~0.36例,0.3~0.822例,0.8以上10例。
4 讨论
病毒性角膜内皮炎,是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一种类型,该病的文献报告也越来越多,关于此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一般认为与自体免疫和病毒感染有关[2],部份患眼急性期常伴有眼压升高,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小梁网炎有关[3],角膜内皮炎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目前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诊断。临床特征为:视力显著下降,角膜深基质水肿及角膜后沉着物,角膜上皮微囊样水泡;大多数患者前房反应轻微,少数患者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一部份患者合并有高眼压。只要掌握此病的这些主要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单泡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鉴别。
关于治疗目前公认的方案是皮质类固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全身及局部用药。阿昔洛韦是目前被认为对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抗病毒药物应选阿昔洛韦,重症患者可给予阿昔络韦注射液。皮质类固醇药物可选用强的松口服,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局部用药可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眼液如0.02%氟美童眼液,抗病毒眼液可用阿昔洛韦眼凝胶,睫状体炎反应重者用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加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活动瞳孔。由于此病有复发倾向,建议治愈后继续巩固治疗2~3周,用药逐渐减量。
参考文献
[1] 孙秉基.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307 309.
[2]徐新生,等.角膜内皮炎21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6(25):667.
[3]郑素惠.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 ,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