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案例中的小Z因多次偷窃险被学校开除前来咨询,通过谈话和心理分析,诊断来访者的问题属于“偷窃癖”。运用爱心感化、兴趣迁移以及厌恶疗法等技术,经过近一年的心理辅导,其偷窃的情况有所好转,辅导效果良好。
[关键词]偷窃 心理辅导 案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500―01
一、案例资料
(一)基本情况介绍
来访者,女,为某中职高二的学生,因多次偷窃同学的钱而被班主任介绍来咨询。旅游班有个女同学Z,长相秀丽,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外向,就这么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却有不为人知的“癖好”。有一次校篮球赛,她的好朋友徐要上场比赛,让她帮忙照看一下包。等徐晚上回家打开包一看,发现包里的250元现Z不见了。第二天,徐就跟班主任说了,怀疑是Z所为。但是一方面是因为篮球赛的确人很多,不排除其她人作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没有确凿的证据,于是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过了没多久,学校安排同学去岳王庙社会实践。中午休息时,冯大叫起来:“我20块钱没有了。”因为只有Z的包和冯的包放在一起,另外联系上次篮球赛的事,冯立刻认定是Z所为。于是冯气冲冲地找到Z,Z矢口否认,冯气极了扇了Z一个耳光。Z受了莫大的委屈,向班主任来哭诉。班主任经过调查、情感攻势,Z终于承认是她所为。并且还交代出来,上次篮球赛的事也是她所为。
(二)访 谈
为有针对性地教育小Z,笔者与小Z和她父母做了一次深谈,了解了小Z的一些情况。以下是笔者与小Z及其家长对话的部分记录。
小Z出生在一个双职工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哥哥,她是小女,从小长得漂亮可爱,嘴巴很甜。全家人都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只要她想得到的东西,父母都会想办法满足,要不她嘟起嘴来撒撒娇,父母很快就会去办。在无忧无虑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她在学校的成绩一直还不错,在老师的眼里,她似乎一直是个好学生。但是看似非常平静顺利的成长过程也掩藏着暗礁和危机。
1.与小Z的对话
笔者:你何时开始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小Z:小时候,我就养成了好吃零食的习惯,爸爸和妈妈总会把零食准备在家里,有时候,我嘴馋了,就经常从父母的口袋或抽屉里拿一块或两块钱去买了吃,不知爸妈是没有发现还是宠爱我,从来都没有说过,爸妈只是关心我的成绩好,就是她们的骄傲。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偷同学的零食吃,或拿一些同学的东西。上初中时有一次,一位同学放在书包里的5元钱不见了,她找到老师,怀疑是我偷了。可老师不相信说:“像她成绩这么好的同学不会偷”那时我故意装着委屈得哭了。
笔者:从初中到现在,你大概拿过别人东西多少次?
小Z:很多次,具体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刚开始时次数很少,后来就越来越多了。
笔者:拿别人的东西,你不害怕吗?
小Z:开始相当害怕,而且紧张的心情要持续很长时间,现在也害怕,但比过去强多了。
笔者:你一般拿别人什么东西,拿来的东西都自己用吗?
小Z:没有具体标准,有些东西自己用,有些藏起来,有些拿来后就扔掉。
笔者:你拿别人的东西后悔吗,你想改过吗?
小Z:后悔的,当然也想改,我也曾多次对老师发过誓,以后绝不拿别人东西了,可在特定场合,我就是抵挡不住诱惑。
笔者: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难以抵制诱惑?
小Z:看到比较显眼的、容易拿的东西,就有拿的欲望。一旦有这种想法,就好像肚子里有条虫子,如果不拿,就好像虫子在噬咬肚子,难受!
2.与小Z父母的对话
笔者:小Z小时候经常从你们的口袋或抽屉里拿一块或两块钱去买了吃的,你们知道吗?
家长:我们工作都忙,谁知道,口袋里有时候少几块钱总认为是孩子要钱用,也没问,她从小在学校的成绩就好,也没想到她会有其她方面的问题。
笔者:你们知道吗?小Z是拿了同学的钱,而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家长:我家女儿是个心地好的孩子,从小成绩就好,人又乖,只是一时思想出了偏差,及时改正还是好的。
笔者: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吗?
家长:其实我们家境还好,只要她提出要钱,基本上都满足她。我们也搞不清楚,可能是我们的错。小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跟她爷爷、奶奶,她们很宠她。我们一直在外经商,很少有时间照顾小孩,现在变成这样,后悔不己。
(三)诊 断
经过访谈、分析,笔者初步诊断小Z的行为符合“偷窃癖”的特征。“偷窃癖”是一种病理性偷窃,是一类以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而反复偷窃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反复发生不能克制的偷窃物品的冲动,偷窃不是为了自己使用物品或为了物品的经济价值:(2)在行窃之前紧张感逐渐增强;(3)行窃时感到愉快、满足或放松;(4)偷窃不是为了表达愤怒或报复,也不是受妄想或幻觉的影响。“偷窃癖”在心理学上属于“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这种偷窃冲动有一定的周期,当冲动的紧张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偷窃行动即带来满足。偷完之后会后悔,却又重复去做。多数“偷窃癖”行为与家庭教育方式、自身经历等有一定关系,但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文化程度没有必然联系,甚至不少人智力水平、文化程度都很高。
二、心理辅导方案
心理学家认为,对“偷窃癖”患者可采用厌恶疗法。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圈,作为非条件性的厌恶刺激,用以抑制已发生的病态行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操作必须正确,否则会影响效果甚至无效。操作时要求:(1)拉弹必须稍用力,引起腕部疼痛感;(2)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算拉弹次数,直到病态现象消失为止;(3)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病态现象仍不消失,必须考虑拉弹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方法正确无误,可能此法对这一病人无效;(4)每日必须作治疗日志记录。我们在决定对小Z采用此法之前,先征得了其父母的同意,并在心理专家指导下慎重地开始治疗。首先,要求小Z把“这不是我的东西,我不应该拿”这句话写上数万遍,使之对“拿人家的东西”产生厌恶感。一段时间后,进一步建议小Z在有偷东西的冲动时,就拿橡皮筋弹一下自己的手背,直到偷东西的冲动消失为止。小Z在QQ日志里这样写道:“每次在这种疼痛刺激下,大脑中就会留下一个印象,这种冲动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明显感觉自己的偷窃欲望在淡化……”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它既源于责任,又产生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一种真爱。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师用书)[M].郑洪利 寇平平编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问题”青少年咨询和指导策略》[M]. 陈之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马莹,顾瑜琦.《心理咨询技术及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关键词]偷窃 心理辅导 案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R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500―01
一、案例资料
(一)基本情况介绍
来访者,女,为某中职高二的学生,因多次偷窃同学的钱而被班主任介绍来咨询。旅游班有个女同学Z,长相秀丽,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外向,就这么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却有不为人知的“癖好”。有一次校篮球赛,她的好朋友徐要上场比赛,让她帮忙照看一下包。等徐晚上回家打开包一看,发现包里的250元现Z不见了。第二天,徐就跟班主任说了,怀疑是Z所为。但是一方面是因为篮球赛的确人很多,不排除其她人作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没有确凿的证据,于是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过了没多久,学校安排同学去岳王庙社会实践。中午休息时,冯大叫起来:“我20块钱没有了。”因为只有Z的包和冯的包放在一起,另外联系上次篮球赛的事,冯立刻认定是Z所为。于是冯气冲冲地找到Z,Z矢口否认,冯气极了扇了Z一个耳光。Z受了莫大的委屈,向班主任来哭诉。班主任经过调查、情感攻势,Z终于承认是她所为。并且还交代出来,上次篮球赛的事也是她所为。
(二)访 谈
为有针对性地教育小Z,笔者与小Z和她父母做了一次深谈,了解了小Z的一些情况。以下是笔者与小Z及其家长对话的部分记录。
小Z出生在一个双职工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哥哥,她是小女,从小长得漂亮可爱,嘴巴很甜。全家人都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只要她想得到的东西,父母都会想办法满足,要不她嘟起嘴来撒撒娇,父母很快就会去办。在无忧无虑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她在学校的成绩一直还不错,在老师的眼里,她似乎一直是个好学生。但是看似非常平静顺利的成长过程也掩藏着暗礁和危机。
1.与小Z的对话
笔者:你何时开始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小Z:小时候,我就养成了好吃零食的习惯,爸爸和妈妈总会把零食准备在家里,有时候,我嘴馋了,就经常从父母的口袋或抽屉里拿一块或两块钱去买了吃,不知爸妈是没有发现还是宠爱我,从来都没有说过,爸妈只是关心我的成绩好,就是她们的骄傲。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偷同学的零食吃,或拿一些同学的东西。上初中时有一次,一位同学放在书包里的5元钱不见了,她找到老师,怀疑是我偷了。可老师不相信说:“像她成绩这么好的同学不会偷”那时我故意装着委屈得哭了。
笔者:从初中到现在,你大概拿过别人东西多少次?
小Z:很多次,具体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刚开始时次数很少,后来就越来越多了。
笔者:拿别人的东西,你不害怕吗?
小Z:开始相当害怕,而且紧张的心情要持续很长时间,现在也害怕,但比过去强多了。
笔者:你一般拿别人什么东西,拿来的东西都自己用吗?
小Z:没有具体标准,有些东西自己用,有些藏起来,有些拿来后就扔掉。
笔者:你拿别人的东西后悔吗,你想改过吗?
小Z:后悔的,当然也想改,我也曾多次对老师发过誓,以后绝不拿别人东西了,可在特定场合,我就是抵挡不住诱惑。
笔者: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难以抵制诱惑?
小Z:看到比较显眼的、容易拿的东西,就有拿的欲望。一旦有这种想法,就好像肚子里有条虫子,如果不拿,就好像虫子在噬咬肚子,难受!
2.与小Z父母的对话
笔者:小Z小时候经常从你们的口袋或抽屉里拿一块或两块钱去买了吃的,你们知道吗?
家长:我们工作都忙,谁知道,口袋里有时候少几块钱总认为是孩子要钱用,也没问,她从小在学校的成绩就好,也没想到她会有其她方面的问题。
笔者:你们知道吗?小Z是拿了同学的钱,而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家长:我家女儿是个心地好的孩子,从小成绩就好,人又乖,只是一时思想出了偏差,及时改正还是好的。
笔者: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越来越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吗?
家长:其实我们家境还好,只要她提出要钱,基本上都满足她。我们也搞不清楚,可能是我们的错。小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跟她爷爷、奶奶,她们很宠她。我们一直在外经商,很少有时间照顾小孩,现在变成这样,后悔不己。
(三)诊 断
经过访谈、分析,笔者初步诊断小Z的行为符合“偷窃癖”的特征。“偷窃癖”是一种病理性偷窃,是一类以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而反复偷窃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反复发生不能克制的偷窃物品的冲动,偷窃不是为了自己使用物品或为了物品的经济价值:(2)在行窃之前紧张感逐渐增强;(3)行窃时感到愉快、满足或放松;(4)偷窃不是为了表达愤怒或报复,也不是受妄想或幻觉的影响。“偷窃癖”在心理学上属于“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这种偷窃冲动有一定的周期,当冲动的紧张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偷窃行动即带来满足。偷完之后会后悔,却又重复去做。多数“偷窃癖”行为与家庭教育方式、自身经历等有一定关系,但与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文化程度没有必然联系,甚至不少人智力水平、文化程度都很高。
二、心理辅导方案
心理学家认为,对“偷窃癖”患者可采用厌恶疗法。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橡圈,作为非条件性的厌恶刺激,用以抑制已发生的病态行为。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操作必须正确,否则会影响效果甚至无效。操作时要求:(1)拉弹必须稍用力,引起腕部疼痛感;(2)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计算拉弹次数,直到病态现象消失为止;(3)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病态现象仍不消失,必须考虑拉弹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方法正确无误,可能此法对这一病人无效;(4)每日必须作治疗日志记录。我们在决定对小Z采用此法之前,先征得了其父母的同意,并在心理专家指导下慎重地开始治疗。首先,要求小Z把“这不是我的东西,我不应该拿”这句话写上数万遍,使之对“拿人家的东西”产生厌恶感。一段时间后,进一步建议小Z在有偷东西的冲动时,就拿橡皮筋弹一下自己的手背,直到偷东西的冲动消失为止。小Z在QQ日志里这样写道:“每次在这种疼痛刺激下,大脑中就会留下一个印象,这种冲动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明显感觉自己的偷窃欲望在淡化……”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它既源于责任,又产生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亦是一种真爱。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体教师用书)[M].郑洪利 寇平平编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问题”青少年咨询和指导策略》[M]. 陈之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马莹,顾瑜琦.《心理咨询技术及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