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胃炎和胃癌的距离
我们的胃,就像是一个漏斗形的搅拌机,食物经过口、咽喉、食管顺流而下,到达胃时被碾碎分离,胃吸收了食物的精华,并把这些精华输送到全身,使身体机能正常运行。因此,胃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常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控的情绪波动,以及错误的健康观念,使得不少人饱受慢性胃炎的折磨。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中以浅表性胃炎居多,但是淺表性胃炎继续加重,就有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可能。
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一次专家会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前状态”。为此,不少萎缩性胃炎患者确诊后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已走上“癌变”之路。对于这一说法,王敏教授称,萎缩性胃炎演变为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萎缩性胃炎进行的长期追踪观察结果显示,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的病史长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这类病变是可逆的。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积极的干预,可能转变为中度甚至轻度萎缩性胃炎。所以说,萎缩性胃炎并不等于胃癌。
“很多人不理解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其实这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王敏教授说,萎缩性胃炎不是胃容量减少了或者体积变小了,而是胃镜下胃黏膜变薄,胃黏膜下腺体萎缩减少引起的病变。一般来讲,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王敏教授曾接诊过一位长期胃部不适的患者,一直查不出原因,做了二十次胃镜检查才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其病程发展十分复杂、缓慢。
中西医结合联手护“胃”
那么,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该如何治疗呢?王敏教授说,药物干预和情志调理很重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部分患者在接受了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治疗后,胃炎症状也得到改善。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讲究“辨证论治”,同样都是胃炎,每个人的病情、生理机能、发病原因以及症状轻重都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整体治疗。标本兼顾,因证施治,才能有效遏制病情恶变。
另外,精神情志因素对胃的影响也很大。如思虑忧愁,可造成脾胃之气停滞,久之可致胃病;愤怒过度可伤肝,心里愤怒又得不到发泄,则会造成气郁而引起胃部不适。也就是说,如果情志变化过于强烈,缺乏一个舒畅、愉悦的心情,长此以往,必会引起脾胃功能失常,有损胃的健康。
日常习惯呵护胃健康
王敏教授强调,胃炎患者对食物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肉等;常喝牛奶,牛奶对保护胃黏膜有帮助;少吃腌制、烟熏、霉变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浓茶、咖啡等不良嗜好。还要特别注意很多药品对胃具有刺激作用,而且很多服药的方法对胃也会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开始注重调养,喜欢吃粗粮。王敏教授提醒,粗粮中膳食纤维比较多,有助于缓解便秘。但是,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宜天天吃粗粮,以免加重胃部不适。如要食用,可将粗粮和精米、精面混合烹制,并要注意细嚼慢咽,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减轻胃的负担。
王敏教授最后说,胃其实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如果生活习惯杂乱,胃就会随之“生病”。只有调整好我们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一个“吃嘛嘛香”的好胃口。
我们的胃,就像是一个漏斗形的搅拌机,食物经过口、咽喉、食管顺流而下,到达胃时被碾碎分离,胃吸收了食物的精华,并把这些精华输送到全身,使身体机能正常运行。因此,胃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常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控的情绪波动,以及错误的健康观念,使得不少人饱受慢性胃炎的折磨。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中以浅表性胃炎居多,但是淺表性胃炎继续加重,就有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可能。
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一次专家会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前状态”。为此,不少萎缩性胃炎患者确诊后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已走上“癌变”之路。对于这一说法,王敏教授称,萎缩性胃炎演变为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萎缩性胃炎进行的长期追踪观察结果显示,胃癌的发生率与萎缩性胃炎的病史长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这类病变是可逆的。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积极的干预,可能转变为中度甚至轻度萎缩性胃炎。所以说,萎缩性胃炎并不等于胃癌。
“很多人不理解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其实这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王敏教授说,萎缩性胃炎不是胃容量减少了或者体积变小了,而是胃镜下胃黏膜变薄,胃黏膜下腺体萎缩减少引起的病变。一般来讲,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王敏教授曾接诊过一位长期胃部不适的患者,一直查不出原因,做了二十次胃镜检查才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其病程发展十分复杂、缓慢。
中西医结合联手护“胃”
那么,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该如何治疗呢?王敏教授说,药物干预和情志调理很重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部分患者在接受了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治疗后,胃炎症状也得到改善。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讲究“辨证论治”,同样都是胃炎,每个人的病情、生理机能、发病原因以及症状轻重都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整体治疗。标本兼顾,因证施治,才能有效遏制病情恶变。
另外,精神情志因素对胃的影响也很大。如思虑忧愁,可造成脾胃之气停滞,久之可致胃病;愤怒过度可伤肝,心里愤怒又得不到发泄,则会造成气郁而引起胃部不适。也就是说,如果情志变化过于强烈,缺乏一个舒畅、愉悦的心情,长此以往,必会引起脾胃功能失常,有损胃的健康。
日常习惯呵护胃健康
王敏教授强调,胃炎患者对食物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肉等;常喝牛奶,牛奶对保护胃黏膜有帮助;少吃腌制、烟熏、霉变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浓茶、咖啡等不良嗜好。还要特别注意很多药品对胃具有刺激作用,而且很多服药的方法对胃也会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随着养生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开始注重调养,喜欢吃粗粮。王敏教授提醒,粗粮中膳食纤维比较多,有助于缓解便秘。但是,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宜天天吃粗粮,以免加重胃部不适。如要食用,可将粗粮和精米、精面混合烹制,并要注意细嚼慢咽,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减轻胃的负担。
王敏教授最后说,胃其实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如果生活习惯杂乱,胃就会随之“生病”。只有调整好我们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一个“吃嘛嘛香”的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