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201例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畸形(传统称海绵状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1],因其部位特殊,手术治疗往往造成面部畸形,有一定的局限性,非手术疗法虽多,但疗效欠佳,且并发症多。故自1990年起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例静脉畸形患者,男93例,女108例,年龄:2个月~39岁(其中11岁以下153例,占76.12%)。皮损大小:1.5cm×2.0cm~5.0cm×9.5cm,平均为2.5cm×3.5cm;部位:唇颊部78例,嚼肌区21例,腮腺区51例,舌面30例,口底11例,软腭10例。部分瘤体累及2个或2个以上解剖区。
  1.2 方法:用5号针头10ml注射器抽取以生理盐水4~8ml配制的平阳霉素4~8mg,根据静脉畸形大小、患者年龄决定用量,一般1岁以内不超过4mg,2~6岁不超过8mg,成人不超过16mg。常规消毒皮损,从周围正常皮肤进针入瘤体内,回抽有血再缓慢注药,操作同时由助手压迫阻断瘤体周围供血动脉,注射完毕拨针后局部及周围压迫3~5min。第一次注射后7~10天可根据病情重复注射,1个月后复诊,必要时再次注射,一般注射3~6次。
  
  2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瘤体消失,皮肤粘膜颜色、功能及形态恢复正常; 显效:瘤体缩小60%以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畸形大部分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瘤体无明显改变。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2.2 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到189例患者,其中治愈151例,显效31例,无效7例,治愈率80.2%,总有效率96.5%。
  2.3 不良反应:注射药物后15例出现低热,156例局部肿胀,3例出现局部轻度溃疡,未做特别处理,4~5天愈合。
  
  3讨论
  
  静脉畸形传统的治疗方法多是采用鱼肝油酸钠瘤内注射,但其局限性大,并发症多,注药后易导致局部严重坏死、出血,易破坏局部血管和神经,且其疗效也不够理想。宋宇峰等[2]采用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5%和75.0%,远低于平阳霉素的疗效。而手术切除则由于瘤体大、边界不清难于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且绝大多数病例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后外形改变大,患者及家属不易接受。
  20世纪60年代,国外已有报道用环磷酰胺动脉灌注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获得成功[3],但因其毒性大、副作用多而未得到广泛应用。平阳霉素是广谱抗癌药,其不良反应少、副作用小。其机理为注入瘤腔内可使血管内皮细胞破坏、形成微血栓,导致局部纤维化[4],使管腔闭塞。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存在以下优点:①疗效高,本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80.2%和96.5%;②外形满意,治愈患者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畸形大部分消失;③缩小瘤体,可为术前治疗创造手术条件及减少术中出血;④局部反应小,一般仅出现低热,轻度溃疡和肿胀,不需特别处理。本组未见组织坏死和出血、无面瘫和舌瘫;⑤全身不良反应少,对骨髓、肝肾功能很少抑制,本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变。有文献报导平阳霉素量超过160mg可使肺纤维化,本组治疗量远低于此,随访病例未见肺纤维病。
  因此,我们认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符合治疗及美容需求。
  
  [参考文献]
  [1]邱尉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26-528.
  [2]宋宇峰.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对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1997,4(3):65-67.
  [3]Hurvitz CH.Clincal and laboratory observations cyclophasphamide therapy in lifethreatening vascular tumors[J].J Pediatrics,1986,109:360.
  [4]贾暮云.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4例临床报告[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29(5):294.
  
  [收稿日期]2008-03-31[修回日期]2008-05-09
  编辑/李阳利
其他文献
皮肤色素痣是最常见的色素性疾病,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致恶变、致瘢痕及复发,其中色素痣经激光治疗后可能发生恶变也曾有报道[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激光器的广泛应用,我们在门诊中也发现了色素痣经激光治疗后出现恶变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报告    病例1:女,31岁,2006年11月就诊,自诉右眼外眦有绿豆大圆形黑痣20年余,无痛痒等不适症状,因影响美观于1年前在外院诊断为色
期刊
皮脂腺囊肿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体表肿块性病变,以往治疗多采用切除术,但因切口大、恢复慢,瘢痕明显等,患者多不愿手术。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采用CHR-C型多功能美容治疗仪配合治疗颌面部皮脂腺囊肿90 例,疗效明显,患者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皮脂腺囊肿患者90 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8~65岁,囊肿大小:0.2cm×0.2cm~3.0cm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仪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仪,采用752nm波长及2.4mm光斑,对皮损进行局部治疗。结果:116例患者中,73例经1~4次治疗后均痊愈,9.48%的患者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1~6个月自然消退,所有患者经4次治疗后均显效。结论: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确切且无瘢痕产生,是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是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混合型牙科材料的一种主要组分,本实验尝试检测五种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混合型牙科材料在光固化后未聚合HEMA单体量释放量。方法:将Freedom、F2000和Dyract复合体以及Vitremer和Fuji II LC树脂改性玻璃离子分别制成6mm×2mm的圆形试件,固化后浸入1ml37℃去离子水中,在不同的时间段(1、7、14、21天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复合明胶微球对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VEGF 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其注射于大鼠背部随意皮瓣,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复合VEGF微球组(A组)、VEGF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术后7天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新生血管计数的检测。结果:术后7天皮瓣的存活率分别为(68.54±2.79)%,(58.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siRNA表达载体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s)中CTGF表达、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根据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特异性CTGF siRNA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HKFs。用荧光实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我科诊治的皮肤基底细胞癌(BCC)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探讨BCC的男女发病差别、职业、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我科2001年来经病理确诊为BCC 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57例BCC患者,男31例,女26例,男∶女=1∶0.84,平均发病年龄(58.1±13.5)岁,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4岁,女性为61.3岁,男女有明显差异(P<0.0
期刊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CO2激光联合五妙水仙膏治疗眼睑直径超过4mm大的汗管瘤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仪器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直径大于4mm的大汗管瘤患者(排除糖尿病,出血性疾病,瘢痕体质和重度营养不良等),年龄18~55岁,平均为40岁,其中男6例,女42例,病程:3个月~15年,平均5年。其中8例曾接受过药物
期刊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1]。组织学研究发现,瘢痕由过多的胶原和大量不正常的阻塞血管组成,推测缺氧可能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原因之一,缺氧可使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使瘢痕生成[2],如不治疗往往需要6个月~1年才会逐渐变平软,有的甚至终生不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功能。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针刺结合外敷活血化瘀、祛斑增
期刊
[摘要]目的:测量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并分析其数学比例关系,探讨其特征。方法:选取180例西安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数字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面部9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市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面部软组织厚度值为(4.42±0.58)~(16.20±1.98)mm范围;其相互比例关系为0.43±0.11~3.78±0.57范围。结论:西安市骨性I、II、I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