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脱位临床病例分析(附103例报告)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_dai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3例寰枢椎脱位中,74例有发育性畸形和疾病性骨结构异常,单纯外伤性脱位29例。影像学诊断以寰椎前弓与齿突间距(ADI)、齿突前倾角和不稳定系数为标准,对不同的手术方式予以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1967~1991年间治疗的33例先天性尺桡骨近端骨性联接,男性27例,女性6例,双侧发病8例,单侧25例。作者根据本组资料从放射学上将本病分为三型,并对其病因及治疗进行了探讨。指出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肩、腕关节代偿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影响不大的无需手术。对前臂旋前固定超过60°,肩、腕关节代偿有限,宜采用手术治疗。联合部旋转截骨仍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期刊
本文报告1980年1月~1991年1月收治的14周岁以内儿童下肢长骨干骨折151例,随访92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14例。股骨75例,胫腓骨17例。随访时间12年2月到1年3月,平均4年11月。双下肢基本等长26例,患侧短12例,患侧长54例。作者认为影响肢体发育不等长的因素有:受伤时的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的方法及达临床愈合时骨折对位情况等。除合并症影响功能外,其余的功能及外观
实验选用16只成年兔子对异体骨膜移植成骨能力进行研究。为保证供、受体组织抗原不相容性,供体选用大耳白兔、受体选用青紫兰兔。切取供体兔股骨骨膜,卷成筒状移植于受体兔双侧股部肌肉内,左侧吻合血管、右侧不吻合血管。术日起给予免疫抑制剂。观察1~4月。结果:吻合血管侧8例均有新生骨形成(8/8)。不吻合血管侧无1例形成新生骨(0/8)。统计学上两组新生骨形成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期刊
我们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的研究基础上,在临床上应用了小间隙(2~3mm)静脉桥接,修复了42例前臂及腕部神经断裂的病例,23条正中神经、19条尺神经。通过术后15月随访,神经恢复优良率为93%。术后因肌腱松解第2次手术中证实,在神经小间隙部位神经生长与正常神经外径相同,神经束排列连续性与规律性与正常部位相同。我们认为,根据神经再生过程中的趋向性,为防止神经吻合后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束的错对及遗漏,此方
期刊
用含有血运神经片段的外膜管桥接兔坐骨神经缺损4cm,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沿着外膜管生长良好,神经纤维排列规则,其复合运动电位、传导速度、波幅、模径平均值,与自体神经移植对比无差异。临床应用48例获得较好效果,表明有血运的神经片段与有血运的外膜管结合起来,对神经再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