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荣的诗歌元气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邱新荣先生的《诗歌中国》(精选)从头读到尾,首先读出了震撼。
  他是从《祖国啊 我的祖国》作为“前奏”起笔的,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我读诗的时候,曾对两首写祖国的诗印象颇深,其一是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其二是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朦胧诗的年代,两位诗人呼唤着祖国或中国,书写的却是整个民族的创伤记忆,以及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满满期待。记得舒婷的诗我抄过背过,我也正是从舒婷、北岛、顾城那里获取新诗启蒙的。
  然而,舒婷的祖国颂或梁小斌的中国心或许会使你震惊,却不一定会让你震撼。何也?因为它们篇幅不长,是抒情小令,而非黄钟大吕。营造了某种简单意象,抒发了某种特殊情感之后,它们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但邱新荣的《诗歌中国》(精选)却并非如此。他从《开天辟地》写起,途经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要节点,一直写到20世纪《〈小说月报〉的美丽》和《陶行知的背影》。六大卷,千首诗,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组成了他《诗歌中国》的强大阵容。但据作者说,这个精选本只是选取了一半内容。如果《诗歌中国》2100多首诗整体面世,将达13卷之多。这种规模前无古人示范,后乏来者追随,应该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壮举,所以它令人震撼。
  于是我想到了万里长城,想到竞技项目马拉松,想到长达18262集、播放72年的美剧《指路明灯》,想到当今动辄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想到艾未未的装置艺术《1亿颗陶瓷瓜子》和《1200辆永久自行车》,甚至还想到莫言的呼吁:“长篇就是往长里写!”“不长算什么长篇?”“一个作家能够写出并且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的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如果说莫言有“长篇胸怀”,那么邱新荣应该就有“史诗情结”。孤立地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或《梦李白》《柳宗元的山水》,它们依然是抒情短诗。然而,把这一千首诗排列过来,就如同1200辆永久自行车一字排开,一下子就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也一下子让《诗歌中国》具有了某种史诗性。说邱彩荣做的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一点都不为过。
  史诗性之外是批判性。由于《诗歌中国》关注的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神话传说、历史事件、风流人物、诗词歌赋,所以诗人往往因人起笔,缘事生情,或赞叹,或讴歌,或感喟,或忧伤满怀,随物而宛转,与心而徘徊。但六大卷诗歌中也隐伏着一条忧患的主线,鸣响着一套批判的音符。他写道:
  第一个皇帝的出现
  是一切灾难的总和和总和了的灾难
  我们的目光开始被践踏
  我们的思想被无情阻拦
  我们的血液充满了恐惧
  人性的美丽与自由
  被撕扯被残酷地腰斩
  (《第一个皇帝的出现》)
  ——这是批判,批判中有愤怒之音。
  不要追问那把火来自哪里
  人心??早已有愤怒之火的蓄积
  被焚被毁是早晚的事
  底层中哪一杆烟锅中的火星都能造就星火燎原之势
  (《阿房宫的泣语》)
  ——这也是批判,批判中有哀痛之词。
  连年的征战
  造成了草一样卑微的人
  酿就了诗歌的历史感
  和诗人大无畏的温情
  《三别》是挥起同一样伤情的手
  《三吏》是面对着同一样的无奈无情
  (《〈三吏〉與〈三别〉》)
  ——这还是批判,批判中却注入了对诗圣杜甫的无限崇敬与追慕之情。就这样,批判在邱新荣的《诗歌中国》中蜿蜒着,冲撞着,此伏彼起着,成为一个耀眼的诗歌景观。
  于是,德国批判理论家阿多诺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他认为,诗与社会的关系是对抗性的,诗歌需要做的事情是揭穿假象,戳破谎言。同时,从形式上看,它又是完美和谐的。这种和谐其实恰恰“证实着自己的对立面,即异化生存的痛苦及其对生存的恋情。说到底,诗之和谐正是这种痛苦与恋情的纠葛。”(《关于诗与社会的讲演》)所以,在阿多诺的心目中,真正的艺术就应该像莫扎特的音乐那样,于和谐中有不和谐音的鸣响;也应该像荷尔德林的诗歌对句那样,喜中含悲,悲中见喜。因此,艺术中仅有欢畅的快感往往浅薄,严肃性才是所有艺术作品的巨大底座。“作为逃离现实却又充满着现实的东西,艺术摇摆于这种严肃与欢快之间。正是这种张力构成了艺术。”同时,也正是“艺术中欢快与严肃之间的矛盾运动”,才构成了“艺术的辩证法”。
  邱新荣当然不是莫扎特,也不是荷尔德林,然而,我却在《诗歌中国》中读出了一些“艺术辩证法”的味道。这至少说明,他的诗心慧眼已在向着这种伟大的艺术靠近。这种诗歌精神的追求尤其值得称道。
  接下来,我还想说说《诗歌中国》的文学性。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们共同分享的一个重要概念。雅各布森率先启用这一说法,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随后艾亨鲍姆把“诗的语言”和“实际语言”加以区分,使其成为“处理基本诗学问题的活的原则”。而什克洛夫斯基则用“奇特化”(一译“陌生化”)手法鼓吹诗歌精神,阐述诗学原则。其强调者,是诗性语言与日常生活中“自动化”语言的判然有别。如此,文学性的有无多寡便成为衡量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之高下优劣的重要尺度。
  以文学性之眼打量《诗歌中国》,我以为其中不乏靓句佳篇。例如,在《山海经》中,《夸父逐日》只有短短的几句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邱新荣要把《夸父逐日》写成新体诗,他该怎样遣词造句,又该如何渲染出那种阔大、雄浑、美轮美奂又神秘无穷的景象呢?我们看到,“男人的渴望”“金色的太阳”“硕大的脚印”“夸张的胃”等,构成了诗歌的基本语汇,它们夸而有节,饰而不诬,风神朗朗,真体内充,确实打造出了夸父逐日的豪情与气慨。而当他解读“弃其杖,化为邓林”时,则是营造了这样一种意象:   一阵呼啸
  纯净的空气中平坦的大地上
  灼灼桃林骤然盛开
  花朵中的那缕笑啊开心舒怀
  从遥远的地方
  开始有了温暖的鸟鸣汇成歌海
  向我们不停地涌动着
  揽一轮朝日??入怀
  我觉得这么写就很好,因为其中既有想象中的摹写,又有合情合理的延展,确实把夸父那种境界、情怀和雄浑之美写出来了。
  像这样的诗,我觉得文学性就比较高。而在《诗歌中国》中,能写到《夸父逐日》这种状态或高度的诗,不知凡几,我就不必一再举例了。
  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批评家李建军评论邱新荣,说“他的诗是坦率而热情的,但也略显外露与直白”(《邱新荣:用诗照亮幽暗的历史》),我也有同感。这很可能意味着,邱新荣虽然能以史诗性和批判性取胜,但在文学性层面,其诗作却应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邱新荣并非专业诗人。查其履历,他从宁夏石嘴山起步,当过中学教师,干过日报总编,进过电视台,经营过地方志,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写诗,却早已在宁夏诗歌界赢得一席之地。但我客居京华,孤陋寡闻,只是到了2018年春天,才因一个偶然的机缘与新荣君相识。其时,他拎一摞诗稿,请我提提意见。我既不在诗歌圈中,又对现代汉诗疏于关注,如何能提出所谓的意见呢?如今,他洋洋六卷《诗歌中国》即将付梓,又嘱我为其诗稿作序。我自知才疏学浅,又长年在理论界厮混,诗歌感觉早已退化,便再三推托,不敢造次。而终于犹豫起笔,盖因新荣君情词奋涌,坚拒不恭也。辞而不获,便只好弄大斧于班门,抛劣砖而引玉,聊献愚悃,略呈拙见,以供方家指谬了。
  说来也巧,这篇小序写出不久,我便有了造访银川的机会。与新荣君联系,他大喜,说要带我逛逛西部影视城,以尽地主之谊。推杯换盏之间,开怀畅饮之际,邱新荣的话就稠了,他讲起当年他读《诗刊》,读着读着忽然读不懂了,从此他便坚定了自己的写作方向和诗风——要向白居易学习,不仅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且要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借着这个话题,我们聊起了朦胧诗,也回忆了一番西部诗人杨牧、周涛、章德益的豪迈与雄壮,甚至我们还相互背诵了几下台湾现代派诗人瘂弦、纪弦、余光中的诗篇。在新荣君的启发下,我忽然觉得自己还有点诗歌家底,不至于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穷得叮当響。这是那天晚上的重要发现。后来他又讲开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故事,接着又用手机播放宁夏、陕西、山西、山东的民歌。他说,宁夏的民歌很有特点,《桃花红杏花白》是他的最爱。而当这首山西民歌唱响之后,他不仅跟着哼唱起来,甚至都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可见“最爱”之说所言不虚。
  望着眼前眉飞色舞的邱新荣,我忽然意识到我对他诗歌的理解或许还有待加强。我“颂其诗、读其书”时,只是觉得它们结言端直,意气骏爽,却还处在“不知其人”的状态。如今的这番长谈,才让我约略明白了他的诗歌元气究竟来自哪里。于是我对他说:你不是跟我讲过诗歌中国园的事情吗?这虽然是别人建议你的玩笑话,但我觉得这个主意好!如果要做,那就把它做强做大,像西部影视城那样,做成它一个品牌。
  新荣道:我是敢想不敢言。赵老师这么一说,我就有些底气了。
  说着这些话时,我其实是想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当他准备写作长篇小说《纯真博物馆》时,他也同时在伊斯坦布尔的楚库尔主麻区买下了一座废弃的建筑,先是对它加工改造,然后开始搜集小说主人公所使用过的种种物件。结果,这个长篇完工之日,也是现实世界中的那座“纯真博物馆”落成之时。如今,邱新荣已完成了《诗歌中国》的纸上工程,为什么他不能在贺兰山下打造出一片“诗歌中国园”的地面风景呢?
  于是对于新荣老哥,我又开始充满新的期待了。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用“白马湖”式的笔触研究“白马湖”文派,是朱惠民先生有意识地追求,也就成了他的特点,悦读朱先生“白马湖”化的大作,便能咂摸出“白马湖”的清幽。  按说,我对“白马湖”派散文家的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等并不陌生,我在研读京派海派散文的时候,就曾近距离地关注过白马湖派的一些散文家,但充分认识他们的“白马湖”文派属性及其“白马湖”文派的历史地位与独特个性,却是从朱惠民先生的论著开始的。然而,从京派海派散
经历了先秦时代的发育、成长、突破、对话、融合之后,中华文明在秦汉时代发展到了稳定成熟的阶段。中华文明稳定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批被称为“经”和“史”的文化经典得以确立。“经”代表着意义本源和价值准则,“史”代表着基于“经”之意义价值的历史叙事和是非褒贬,“经史互为表里”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的价值基石和人间秩序。要理解中华文明的性质,必须回到“经”和“史”之中去探究文明的基因和内核。同时,正是通过一代又
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场伟大的变革的开端,与思想、观念、文化的解放开放密不可分。四十年后的今天,说起当年消冰化雪的思想解放,人们必会提到“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二十世纪文库”和“走向世界”这四套丛书。确实,这几套丛书的启蒙作用,大有二百多年前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意味。  /壹/  近四十年的时期,《走向世界丛书》仍在出版,仍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好评;已经出版的,也常读常新,依然引人深思。
疫病自古就是对人的生命健康威胁最甚的自然灾异之一,其传播不仅在各类史籍中留有触目惊心的记载,同样也成为沉痛的历史记忆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蒲松龄作为一名关心民瘼的底层文人,其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颇多以忧民纪灾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有18篇涉及疫病书写,所涉疫病类型除原因不明的大规模瘟疫外,还包括结核病、疟疾、天花以及动物类疫病,如牛癀、马瘟等。疫病书写及现实背景  蒲松龄长期生活在山东淄川的乡村,对于
每一位可爱的孩子都关涉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承载着万千父母的梦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如春天即将破土而出的幼苗,渴望晶莹雨露的滋养;他们也如清晨株株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和煦阳光的普照;他们还如即将汇入大海的小溪,必将迎接汹涌浪涛的冲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是古人描写的儿童自然、无忧的原生态生活场景,面对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会,如何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然成为全社会共
《明代小说史》的突破与《明代小说编年史》  中国古代小说本来是下里巴人的娱乐,它们的生命力都在勾栏瓦肆的宣讲、田间地头的龙门阵和消磨时光的闲暇之中,很难进入知识的传承与学者的书斋。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强烈撞击,西方小说体制与观念涌入国内,与当时希望变革的有识之士一拍即合,开始了所谓的小说界革命。此后,中国文学的座次开始重排,昔日完全自生自灭的小说逐渐登堂入室,成为文学世界中备受关注的一体。当然,
兵圣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但一直以来,学界在近代中国军事史方面的研究,不如政治史、外交史、文化史等领域的成果那样丰富,尤其是对于甲午战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新军,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青年学者彭贺超的《新军会操——中国近代军演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版),是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作为第一本关注新军会操的专著,该书描绘了会
京杭大运河浩浩汤汤,从北京自通州蜿蜒奔流南下,这方被运河滋养、被文明浸染的田园水土,是被誉为“大运河之子”的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创作原乡。刘绍棠出生在北运河畔翠柳与苇草丛生的儒林村,距离通州城三四十里路,运河边的田园故乡是刘绍棠记忆中的乌托邦。乡土与乡民哺育着赤子的真心,无论是传播而来生根发芽的红色革命传统,还是童年时期数次遇险时乡亲们的搭救,“文革”中一如既往的朴实爱护,先后三十余年的乡村生活是刘绍
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说过:“诗歌只有一个职责:把自己和人们沟通起来。”诗人,是每一门语言最敏锐的触角,而诗的力量就在于通过语言命名世界,通过命名而进入存在,刷新存在。诗人通过语言召唤出的光热可以温暖世界,他的思维方式、语言构成、写作立场以及对生命和事物的感受与知觉都在重构一个社会的精致秩序。诗歌的任务就是在当下生活中揭示出另一种秘密,以拓展我们的心灵。在诗人的笔下,世界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陌生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旨在强调历史的“现代性”,强调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贯性。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历史和认识历史,总免不了要从现在立场出发。正是由于现实生活需要,才激发人们对过去历史进行求索并做整体把握。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认识域外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外文化交流史就成为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选项。  我国著名的唐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