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5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人工智能 X”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我校自身情况,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探索,运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将“案例 知识点”进行深度融合,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上机训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联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人工智能;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3-011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高校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等多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1],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探索将“人工智能 X”的复合专业与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高科技领域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人才保证。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专业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2],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知识表示、推理方法、各种搜索策略、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等。由于人工智能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仅通过教师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感悟、认识到人工智能课程的价值。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编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更好地将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人工智能课程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不足
  人工智能课程知识面广、内容抽象且更新快[3],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理论和复杂算法。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趣味性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内容单薄且跨度大等问题[4]。为保障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理论教学,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高质量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理解学习人工智能目的和意义、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复杂算法融入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时,作为人工智能课程主讲教师,精准把握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教学内容是开设本课程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系统研究国内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收集整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现将课程教学内容概括如下:
  理论环节讲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方法、热点问题及应用领域。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可根据专业特点重点讲解不用应用领域知识,加深学生理解本课程与相关专业的交叉关系。例如,对生物医学专业学生,通过重点讲解生物识别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相关领域知识面,了解相关主流技术及发展趋势。
  实践环节讲解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基于太原理工大学全体大一新生必修Python语言课程,且Python语言具有简单、严谨、易用的特点[5],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Python语言循序渐进进行实践教学,选用经典算法对比学习,动手编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虚拟仿真环境加深理解最近研究热点问题。
  2 理论教学的改革
  理论教学是了解、掌握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重要教学环节。探索高效的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保证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教学过程中融人一系列新的研究性教学方法,针对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交叉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通过经典案例分析、讲解、讨论等环节加深学生理解复杂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知识更新快,需要不定期更新案例库才能更好地保证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根据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构建教学案例库,案例库中涵盖理论知识、专业领域应用和当前热点问题。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特定的案例分析,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内容。
  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引导学生发现应用实例,例如“图灵测试”著名的“人机大战”等。“深蓝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是机器战胜人类的经典案例案,借助“深蓝”超强的计算能力,使得计算机能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案例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感受人工智能影响人类的生活。
  知识表示内容抽象,通过“猴子和香蕉问题”“梵塔难题”等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索,例如,在讲解状态空间表示方法时,引入“猴子和香蕉问题”案例,生动形象地阐明常量变量定义、初始状态表示和目标状态表示,掌握了知识表示方法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2.2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可提前将设计好的一些案例和问题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科学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案例 知识点”形式,二是“知识点 案例”形式。针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更便于理解相关知识点。例如,在講解宽度、深度优先算法及A*算法知识点时,首先探究“八数码难题”求解策略,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或个人汇报求解过程,加深理解处理具体问题如何使用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及启发式图搜索策略。
  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对人工智能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通过分析问题、主动学习、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的训练,加深学生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文献资料的查阅、思考和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以任务为中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去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应用中热门的研究领域,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该领域的了解,可以根据专业不同划分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专业需要了解两种热门算法,并对比算法差异,最后通过论文或者答辯形式进行讨论学习。
  2.4 讲座式教学法
  讲座式教学是一种拓宽学生视野的有效教学方法。为了加深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前沿知识,根据专家的研究背景材料,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研究领域,讲座环节通过讲解与讨论结合,深入理解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在特定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机器视觉领域中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医疗诊断的讲座,学生通过聆听、思考、提问、交流等方式加深理解该讲座领域相关知识。
  交叉运用以上4种教学方法,加深理解记忆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人工智能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才更便于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学生更好运用人工智能所学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安排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实践环节。本文根据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3.1深度、广度优先搜索和A*算法
  教师讲授深度、广度优先搜索和A*算法,在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理论基础上,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运用三种方法求解“八数码难题”。通过算法模拟理解三种方法是如何一步一步解决具体问题,熟悉三种算法流程。运用Python语言的数据结构、函数、类等相关语法知识,让学生动手实现以上算法,掌握Py-thon语言设计程序基础知识,感受三种算法在处理实际问题的优劣,为随后更加复杂的人工智能实验做铺垫。通过问题求解策略的比较,理解人工智能课程中问题求解相关知识。
  3.2 基于神经网络实现手写数字识别
  随着神经网络的广泛应用,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非常必要,本实验选取经典BP神经网络实现手写数字识别,熟悉BP算法流程,实现过程需要搭建服务器和用户界面,运用Python语言代码实现手写数字识别,通过友好的用户界面,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工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效果。
  为了达到较好的上机效果,将存在一定的难度的搭建小型服务器和用户接口代码提前准备好,仅将构建BP神经网络部分代码留给学生完成。实验完成后,学生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数字识别界面,并对输出数字进行测试。将神经网络技术与简单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理解神经网络中数据的传播、误差的计算、梯度的计算以及参数的更新过程。从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成就感,为人工智能课程中神经网络部分后续知识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3 人工智能复杂应用虚拟仿真实验
  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 www. ilab-x.com)的实验空间进行实验。本实验基于古镇人流视频分析实验进行,通过监控摄像头数据采集古镇人流视频数据,利用已训练好深度学习模型对视频中的人物特征(年龄、性别、轨迹)进行提取,其次可以选择时间段和播放进度观察并记录人流特征,方便学生参考。在三维场景中,可以通过鼠标右键拖拽视角,W-S-A-D控制前后左右移动。
  通过实验模拟了解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实际复杂工程中的应用,在实验模拟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学生主动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实现原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前沿知识。
  实验教学表明: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上机训练,有助于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环节中学生间协作交流,提高学生沟通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本文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进行理论教学环节、循序渐进进行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通过探究人工智能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课程中配合了针对性较强的思考问题和课堂练习,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理论知识循序渐进进行编程实战,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地用实践方式掌握理论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前沿领域的实战模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人工智能相关研究领域知识,教学效果显著。探究人工智能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对“新工科”建设中,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cac.gov.cn/2018-04/1 1/c_1 122663 790.htm,2018-04-11.
  [2]王万良,人工智能导论[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周惠巍,林晓惠,王健,等.新工科建设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11):45-46.
  [4]王艳霞,段正杰,孙广华,等.“人工智能”课程实战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107-108.
  [5]赵涓涓,强彦.Python机器学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赵静丽(1985-),女,山西襄汾人,硕士,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其他文献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采用工地现场绑扎钢筋、现浇混凝土施工。根据国家标准《抗震设计规范》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要求,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柱子箍筋必须加密,一
从定性概念出发,框架是超静定结构。如果其中某一部件的截面尺寸、长度或混凝土强度发生了变化,框架结构的内力也会发生变化。除变化的部件外,与其相联接的部件也有变化。正
摘要:“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移动式自主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改变过去呆板的词汇记忆方式,增加记忆的效率,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但由于网络App消息及广告的影响,学生英语词汇移动式自主学习专注力易分散。为提高学习效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监管能力,并建议网络平台多开发一些适合不同大学生不同需求的App。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移动
雨课堂是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中,搭建起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为了评价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
深圳市某二幢六层桩基础商住楼,倾斜率超过13‰,采用逐次截桩迫降纠偏法纠偏,纠偏后其倾斜率【3.0‰,且外墙瓷砖未发现脱落、破裂,墙体未发现新裂缝,原有裂缝也未见加宽加长,
为了规范工程桩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管理,广东省建委于1995年颁发了《广东省建设工程桩质量检测单位资质审查办法》(粤建监字[1995]033号),随后成立了工程桩检测单位资质考核委
法院对钧都典当行法人代表赵建身以及其他涉案人员的审理没有结果,而负责债权清收的化解金融风险领导组的工作让4002户储户仍看不到钱的着落。
高校教学档案是档案馆馆藏档案组成的一个部分,它是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近年来也存在一定问题,档案管理还不够规范,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
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在得到更加宽松、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的同时,也对刑事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的侦查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为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和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X线和CT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