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验不规律使用阿奇霉素与MP耐药性是否相关。方法以MP抗体滴度1∶320为诊断MP感染标准,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92例5~13岁合并发热或(和)咳嗽的MP感染患儿中,MP-IgM呈阳性的4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1年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和MP感染次数分别纳入实验组(n=217,半年内无MP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史);对照组(n=214,1年内反复MP感染且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次)。患儿入院当天于不同时间进行2次MP培养,对培养结果MP呈阳性者提取DNA进行23SrRNA V PCR产物合成与23S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进行MP呈阳性者的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对两组MP株的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和23SrRNA V区无突变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于治疗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养,对阳性者分析23S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对实验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判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对于对照组214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频次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两组患儿的肺外并发病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组患儿的MP感染率为54.4%(431/792)。对本组药敏实验结果MP-IgM呈阳性患儿咽拭子进行快速MP培养的阳性率为26.6%(115/431)。实验组与对照组MP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41)。对照组214例患儿1年内不规律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与耐药率比较,不规律用药次数越多,耐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χ2趋势值=22.056,21.932;P<0.05)。实验组14例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敏感且23S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对其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2周后,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MP呈阳性为4例,根治率为71.42%(10/14)。对此4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阿奇霉素仍敏感,并对其进行23SrRNA V区测序发现无基因位点突变,继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至4周末时,实验组14例患儿的根治率为92.85%(13/14)。实验组14例MP药物敏感株与对照组37例MP耐药株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感染安全有效,并不会诱导出耐药株,而不规律应用阿奇霉素可诱导耐药株,且耐药率与不规律应用的次数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