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隐斜性近视漂移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2002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调节功能与隐斜性近视漂移的关系.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江山市中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在21~38岁的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组患者5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用MEM (Monocular Estimate Method)动态检影的方法测量注视40cm处调节视标时主导眼的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及与之相对应的隐斜性近视.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关系.结果 间歇性外斜视组患者64.29% (36/56)主导眼表现为调节超前,平均调节反应为(-0.22±0.77)D,与之相对应的隐斜性近视漂移为(-1.22±0.27)D;正常对照组调节反应为(+0.38±0.38)D,近视漂移为(-0.42±0.27)D,间歇性外斜视组主导眼的调节反应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9,P=0.00,P<0.05);调节反应量与斜视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1,P=0.00,P<0.05).间歇性外斜视组PRA平均为(-3.93±0.79)D,对照组为(-3.11±0.69)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95,P=0.00,P<0.05);间歇性外斜视组NRA平均为(+1.91±0.58)D,对照组为(+2.28±0.31)D,间歇性外斜视组隐斜性近视漂移为(-1.22±0.27)D,对照组近视漂移为(-0.42±0.27)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P<0.05).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注视近距离视标时表现为调节超前,调节功能与隐斜性近视漂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干眼(dry eye)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探讨其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999年3月至2004年5月间,在进行健康查体的老年人群进行干眼相关检查,其中包括问卷调查、BUT、Schirmer试验、角结膜荧光染色、泪河带检查、全身病史调查.干眼的患病率与发病率用直接方法 计算,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5年中新发现的干眼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568人参与检查,平均随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影响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er,CNTFR)、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OMgp)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汉族大学生正视眼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三个民族大学生420只正视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个民族大学生在角膜曲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大学生在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较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大学生眼轴更长,前房更深(P<0.05).对三个民族正视眼进行右眼
目的 用直接检眼镜、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眼的视力性质进行分析.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经眼底荧光素造影(FFA)确诊的32例渗出型老年性黄斑病变性患者34只眼,用直接检眼镜小光斑判断患眼的注视点位置和黄斑中心凹的视觉功能,OCT对注视点和视网膜病变进行检查.结果 24只眼出现中心外固视,其中注视稳定者1
目的 探讨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伴有广泛纤维血管膜的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 对27例28只眼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的PDRⅥ期患者采用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双手进行眼内操作,如膜分离与切除,电凝止血,同时进行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硅油充填.结果 28只眼均顺利进行膜分离与切除,仅6只眼出现医原性视网膜裂孔.经7个月至4年半随访,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视力除1只
例1 于×女 63岁农民因右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于2007年12月20日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做巩膜瓣,切除4mm×1mm小梁组织,常规行周边虹膜切除,10-0无损伤线分层间断缝合巩膜瓣及球结膜,术后典必舒滴眼液常规点眼。
期刊
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即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包括皮肤、眼和脑血管畸形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眼部表现为单侧的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底孤立性或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色素上皮病变等.伴发青光眼是SWS的一个主要特征,现就SWS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眼部合并症的发病机制、眼部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患者女,67岁.因“发现右眼球内侧表面肿物生长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视力:右眼0.4,左眼0.5,眼压:双眼13.0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鼻侧球结膜表面可见一大小约12 mm×8 mm×6 mm黑色肿物,质软,表面不平可见粗大血管,无破溃,无压痛,肿物边界不清,累及部分睑结膜及泪阜,双眼其它部位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10年.入院诊断:(1)右
期刊
患者 女 18岁 主诉:双眼睑缘增生物成进行性生长10余年.患者在5岁时家长发现其双眼上睑缘出现米粒样增生物数个,以后逐渐缓慢生长,近来患者自觉双睑缘发痒而来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上睑,围绕睫毛跟部成排分布透明样丘疹布满睑缘,下睑缘睫毛附近亦有数个透明样突起呈散在分布,眼部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发生巩膜融解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5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5例患者出现巩膜融解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对该5例患者行血清学检查,于巩膜坏死区取材涂片及培养.治疗处置为首先停用典必舒眼药水,然后给予促进组织修复的贝复舒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点眼,待有血管长入巩膜融解区时停用;其中2例巩膜深层融解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