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ree Diver
专访自由潜水员Dada Li
摄影 Da-image 张博轮
所谓自由潜水(Free diving),顾名思义,就是摆脱气瓶的束缚、凭借一口气下潜的潜水方式,目前人类的世界纪录是静态闭气11分35秒,下潜深度214米(恒重下潜129米)。
“如果你搜索‘自由潛水’,它被称之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极限运动,但这是一个误区。”我的自由潜水教练Dada Li在第一节理论课上这么说道,“译者并没有把竞技自由潜水和休闲自由潜水进行区分。”
初次与Dada Li相识是在留尼汪岛旅游局主办的水下观鲸活动中,如果不是主办方介绍,很容易被Dada Li轻柔的声音和淡雅的气质所误导,以为她是瑜伽教练或是灵修导师,那是一种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不常见的独特气质,温良自信、从容自若,现在回想起来这便是自由潜水员“静”的特质吧。在那次观鲸过程中,鲸鱼并没有如约而至,而Dada Li优美的身姿才是我们那天最大的收获,她一下水就从“静”的状态中释放出无限魅力,“如鱼得水”便是最恰当的形容,好像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一般自如。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自由潜水这项运动的感觉,神秘且向往。
三个月后我报了Dada Li的自由潜水课程,决定深入了解这项运动。通过学习和体验,我理解的自由潜水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瑜伽,其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完善自我认知、开发身体潜能,这是一项身心并重的运动,很容易上手又极耐人寻味。几天的课程下来,从理论到实践,让我初窥到一些门道,也确实颠覆了不少既有的认知。即使是呼吸这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其实我们还有很多误区。由于我只是自由潜水界的初学者,所以我希望能借Dada Li的认知来让更多人了解到最真实的自由潜水运动,这便是本次访谈的初衷。
潜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Da-image: 一提到潜水,大家普遍会想到水肺潜水,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两项运动的区别呢?
Dada Li:水肺潜水就像开车,而自由潜水更像是骑自行车,一个重点在器械的操控,一个重点是自身平衡感的控制。
Da-image:两者所体验到的水下世界一样吗?
Dada Li:两者的体验是不同的,在器械的帮助下水肺潜水者虽然可以停留更长时间,但(因为呼吸了压缩气体)也会受到深度变化的限制,在这点上自由潜水则非常自由。所以水肺潜水的体验好像是海洋世界的观察者,而自由潜水则能更好地融入水下世界,自己就像是一个海洋生物。这在遇到大型海洋生物时尤为明显,水肺一般只能远远地旁观,而自由潜水者则更主动,可以与其互动,这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Da-image:你最初是如何喜欢上自由潜水的呢?
Dada Li:4年前在泰国浮潜时从同行的朋友那学了一点简单的技巧,第一次就下了6米的深度,当时能见度特别好,一下去就好像给自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以前对于海底世界没什么特别的概念,而亲自置身于水下世界时,才发现这里超越了在陆地的空间感,那种体验就像是飞一样,立刻便爱上了潜水,但当时还并不知道自由潜水,回去后先学了水肺。直到偶然看了一段自由潜水的视频,意识到这才是我当时爱上的潜水,这样才去学了自由潜水。我也特别感谢我的老师Richard Wonka,是他最初正确的引领,让我对这项运动保有了源源不断的兴趣,支持我走到今天。
Da-image:是什么样的正确引领呢?
Dada Li:初心,记住你最初爱上这项运动的原因。比如我的初心就是去探索全新的水下世界,自由潜水的竞技部分并不是最吸引我的,所以我的定位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休闲自由潜水领域。我不会盲目地和别人比,或是单纯地挑战深度及时长,竞技的心态并不是我的自由潜哲学,这让我一直对自由潜水保持很大的兴趣,不断探寻内心的宁静和享受,促使我在这个领域前进。
Da-image:学习自由潜水后对海洋有新的认识吗?
Dada Li: 更亲近,你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其中的一员。有一次在班达海域,我遇到一群海豚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当时整个水面都沸腾了,而我就在它们之间,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自己就是一条鱼一样。当然,我指的亲近并不是距离,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像海豚这样好奇的只是少数,大多数海洋生物会更害羞一些,比如魔鬼鱼,如果你主动靠近它,它会立刻消失,这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它们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你的友好,等它们接受了你以后慢慢地会游向你,与你亲近,这种互动的感觉非常美妙。
Da-image:你曾去过并且印象深刻的潜水点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Dada Li:我特别喜欢鱼群,三五条鱼并不足为奇,一旦成群出现时是非常震撼的,比如,菲律宾墨宝的沙丁鱼风暴、马来西亚诗巴丹的捷克风暴、马尔代夫的魔鬼鱼风暴等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推荐——墨西哥Tulum洞潜,是一种非常诡异的美,很独特。
Da-image:在国内想要在自然环境里潜水的话可以去哪儿?
Dada Li:国内有一些地下河天坑以及海域也很适合自由潜水,比如广西的都安、海南分界洲岛的沉船等。 探究静置的内心
Da-image:看你总保持一副气定神闲的状态,我想这和自由潜的训练有关系吧?
Dada Li:是的,生活中所谓的淡定确实有一部分来源于自由潜的学习。做自由潜需要放松和沉着的状态,放松有助于降低耗氧,沉着才能冷静判断。
Da-image:作为教练,你带过很多学生,就你的经验来讲,对于初学者,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Dada Li:首先要克服的就是一些既有的认知,或是误区吧,比如最典型的便是“不呼吸就会死”。呼吸欲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平时我们的呼吸间隔一般在6~10秒,眾所周知空气中氧气含量是21%,一呼一吸之间,呼气中氧含量为17%~19%,实际上这一口气中还有很多氧气并没有被我们利用,所以只要这口气不吐,其实我们的生理机能还是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在第一堂课中学习过全呼吸方法后,一个普通人完全能轻松闭气2分钟以上。练习自由潜,就是要重新认识我们的身体,克服种种心理障碍才能更从容地去享受这项运动。
Da-image:自由潜水的装备与水肺和浮潜有区别吗?
Dada Li:是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相比其他两项潜水运动的装备,自由潜的装备更讲究流体动力学,更注重效率,比如脚蹼,水肺和浮潜的脚蹼一般都比较硬,它追求的是稳,而自由潜的长脚蹼则更轻、更长、更有弹力,追求的是快。此外,面镜、呼吸管、湿衣、配重带、潜水电脑表等也都有自由潜专用装备。
Da-image:入门后,对于想提升、进阶的自由潜爱好者有什么好方法介绍吗?
Dada Li:不断练习。
Da-image:在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害怕过吗?
Dada Li:有一句话,“危险真实存在,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害怕”。当然,曾经有怕过啊,毕竟海洋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而我也清楚知道这种害怕来自于我对深海的陌生。所以我要去了解它,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让我能从容地面对新深度的挑战,因此控制恐惧也是很重要的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潜能,但这种控制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尤其要注意的是,面对恐惧并不是盲目无畏。
Da-image:这些在自由潜中的收获也会反应在你的生活里吗?你的生活会有改变吗?
Dada Li:当然,这很有借鉴意义,从事这项运动后我的生活理念就有很大改观。让我更加勇敢,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原来的我对陌生的事物多少会有些拒绝,但学习自由潜后,我知道虽然领域不同,但经过适当的训练或熟悉后我也是可以的,于是很乐于去尝试新的事物,这是我原来所不敢想的。
认识安全与危险
Da-image:网上有一句话,“把自由潜水定义成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我知道对此你并不同意,为什么呢?
Dada Li:人们一提到自由潜水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十几分钟闭气”“一百多米深度”这样的世界纪录,这些都是superman,他们从事的自由潜水运动确实有很高的危险性,非经长期专业训练所不能及。而我们要区分的就是这些superman所从事的竞技自由潜水和我们所推广的休闲自由潜水,休闲自由潜水是相对安全的,不强调去挑战数字,只是拓展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更好地去享受水下世界的精彩。所以我也会经常提醒身边休闲自由潜水领域的朋友,要记住自己当时爱上这项运动的原因,迷惑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Da-image:你说“相对安全”,那么休闲自由潜水的危险又在哪儿呢?
Dada Li:虽然说休闲自由潜水相对安全,但其危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注意会导致黑视昏迷或者挤压伤等损害,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我经常提醒学员,要尊重自己的身体。第一,不能盲目自信,盲目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第二,不能独自潜水,在没有潜伴的看护下潜水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Da-image:为什么一定要潜伴的看护呢?合格的潜伴或是理想的潜伴又需要什么样的特质呢?
Dada Li:潜伴就好比你的后备空气,可以让你少很多后顾之忧。合格的潜伴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救援技能,能够清晰判断什么是危险,而理想的潜伴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更熟悉你的情况,尤其是你的极限。
Da-image:你有长期潜伴吗?
Dada Li:我还在寻找。
Da-image:你遇到过危险吗?
Dada Li:我很幸运,个人还没有遇到过危险,但类似的经历也有过。当时我在开放水域上课,在不远处有一些初学者自发在训练,我突然听到那边有人喊BO(黑视昏迷),便冲了过去,发现其中一位潜水者脸色发白、嘴唇发黑,已经完全无意识,属于深度BO状态,而身边围着的一群人却不知所措,我当时扒开人群直接人工呼吸,他才脱险。现在想起来我还后怕,你就可想而知一个合格的潜伴有多重要。
传播自由潜的美人鱼
Da-image:从初级爱好者成长为达人、教练,在这个进阶的过程中,是什么推动着你?角色转变后你又是如何看待这项运动的?
Dada Li:爱好驱使,单纯因为喜欢,这也是我很享受这份事业的原因。角色转变后看待这项运动的角度略有不同,初学时很自我,是一个完善自我认知和技能的过程;达人时通过分享开始影响其他人,也交了很多朋友。这两个阶段自由潜都带给我很多收获,从身心到生活都有了改变,后来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同样特质的人,慢慢就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于是决定成为一名教练,去传播正确的、安全的自由潜水,我想这是我能回馈给这项运动的。
Da-image:作为“Dada美人鱼军团”的创办者,又是怎么开始的美人鱼生涯呢?
Dada Li:在成为教练前就开始了。当时是因为一个国外的美人鱼视频,看完感觉很美好,唤起了儿时的憧憬,于是就想:为什么不给自己来条尾巴呢?毕竟“the real mermaid is free diver”—真正的美人鱼都是自由潜水员嘛!
Da-image:作为美人鱼表演者,后来又成为美人鱼舞台剧的编剧,这和之前所熟知的自由潜运动的跨度很大吗?
Dada Li:差别还是有的,首先就是不戴面镜,另外泳姿不同,这要重新学。而美人鱼表演就像舞蹈,不同的人物角色的性格差异需要通过不同的动作设计来表现。这些和自由潜是略有区别的,但也都是源自于自由潜技术,只是具体的应用不同。
Da-image:自由潜水员、教练、水下模特、美人鱼、水下剧编舞、水下摄影师这众多的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
Dada Li:传播者。这是我在自由潜水这个行业中给自己的定位,美人鱼、模特、舞剧、影像等等,我希望用这些我擅长的、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美学的方式去传播这项运动。
师从Dada Li的那段时间,让我想起在缅甸时一位僧人跟我说过的话:“尘世间我们的心境往往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你不断搅拌它,它永远是浑浊的。只有静置,杯子里的杂质才会慢慢沉淀下来,这样你才能看清有多少沙子、多少石子……看清自己。”我想,自由潜水就是一个静置的过程吧,止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专访自由潜水员Dada Li
摄影 Da-image 张博轮
所谓自由潜水(Free diving),顾名思义,就是摆脱气瓶的束缚、凭借一口气下潜的潜水方式,目前人类的世界纪录是静态闭气11分35秒,下潜深度214米(恒重下潜129米)。
“如果你搜索‘自由潛水’,它被称之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极限运动,但这是一个误区。”我的自由潜水教练Dada Li在第一节理论课上这么说道,“译者并没有把竞技自由潜水和休闲自由潜水进行区分。”
初次与Dada Li相识是在留尼汪岛旅游局主办的水下观鲸活动中,如果不是主办方介绍,很容易被Dada Li轻柔的声音和淡雅的气质所误导,以为她是瑜伽教练或是灵修导师,那是一种在当今繁杂的社会中不常见的独特气质,温良自信、从容自若,现在回想起来这便是自由潜水员“静”的特质吧。在那次观鲸过程中,鲸鱼并没有如约而至,而Dada Li优美的身姿才是我们那天最大的收获,她一下水就从“静”的状态中释放出无限魅力,“如鱼得水”便是最恰当的形容,好像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一般自如。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自由潜水这项运动的感觉,神秘且向往。
三个月后我报了Dada Li的自由潜水课程,决定深入了解这项运动。通过学习和体验,我理解的自由潜水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瑜伽,其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完善自我认知、开发身体潜能,这是一项身心并重的运动,很容易上手又极耐人寻味。几天的课程下来,从理论到实践,让我初窥到一些门道,也确实颠覆了不少既有的认知。即使是呼吸这件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其实我们还有很多误区。由于我只是自由潜水界的初学者,所以我希望能借Dada Li的认知来让更多人了解到最真实的自由潜水运动,这便是本次访谈的初衷。
潜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Da-image: 一提到潜水,大家普遍会想到水肺潜水,那么你如何看待这两项运动的区别呢?
Dada Li:水肺潜水就像开车,而自由潜水更像是骑自行车,一个重点在器械的操控,一个重点是自身平衡感的控制。
Da-image:两者所体验到的水下世界一样吗?
Dada Li:两者的体验是不同的,在器械的帮助下水肺潜水者虽然可以停留更长时间,但(因为呼吸了压缩气体)也会受到深度变化的限制,在这点上自由潜水则非常自由。所以水肺潜水的体验好像是海洋世界的观察者,而自由潜水则能更好地融入水下世界,自己就像是一个海洋生物。这在遇到大型海洋生物时尤为明显,水肺一般只能远远地旁观,而自由潜水者则更主动,可以与其互动,这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Da-image:你最初是如何喜欢上自由潜水的呢?
Dada Li:4年前在泰国浮潜时从同行的朋友那学了一点简单的技巧,第一次就下了6米的深度,当时能见度特别好,一下去就好像给自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以前对于海底世界没什么特别的概念,而亲自置身于水下世界时,才发现这里超越了在陆地的空间感,那种体验就像是飞一样,立刻便爱上了潜水,但当时还并不知道自由潜水,回去后先学了水肺。直到偶然看了一段自由潜水的视频,意识到这才是我当时爱上的潜水,这样才去学了自由潜水。我也特别感谢我的老师Richard Wonka,是他最初正确的引领,让我对这项运动保有了源源不断的兴趣,支持我走到今天。
Da-image:是什么样的正确引领呢?
Dada Li:初心,记住你最初爱上这项运动的原因。比如我的初心就是去探索全新的水下世界,自由潜水的竞技部分并不是最吸引我的,所以我的定位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休闲自由潜水领域。我不会盲目地和别人比,或是单纯地挑战深度及时长,竞技的心态并不是我的自由潜哲学,这让我一直对自由潜水保持很大的兴趣,不断探寻内心的宁静和享受,促使我在这个领域前进。
Da-image:学习自由潜水后对海洋有新的认识吗?
Dada Li: 更亲近,你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其中的一员。有一次在班达海域,我遇到一群海豚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当时整个水面都沸腾了,而我就在它们之间,那种感觉很奇妙,好像自己就是一条鱼一样。当然,我指的亲近并不是距离,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像海豚这样好奇的只是少数,大多数海洋生物会更害羞一些,比如魔鬼鱼,如果你主动靠近它,它会立刻消失,这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它们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你的友好,等它们接受了你以后慢慢地会游向你,与你亲近,这种互动的感觉非常美妙。
Da-image:你曾去过并且印象深刻的潜水点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Dada Li:我特别喜欢鱼群,三五条鱼并不足为奇,一旦成群出现时是非常震撼的,比如,菲律宾墨宝的沙丁鱼风暴、马来西亚诗巴丹的捷克风暴、马尔代夫的魔鬼鱼风暴等等。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推荐——墨西哥Tulum洞潜,是一种非常诡异的美,很独特。
Da-image:在国内想要在自然环境里潜水的话可以去哪儿?
Dada Li:国内有一些地下河天坑以及海域也很适合自由潜水,比如广西的都安、海南分界洲岛的沉船等。 探究静置的内心
Da-image:看你总保持一副气定神闲的状态,我想这和自由潜的训练有关系吧?
Dada Li:是的,生活中所谓的淡定确实有一部分来源于自由潜的学习。做自由潜需要放松和沉着的状态,放松有助于降低耗氧,沉着才能冷静判断。
Da-image:作为教练,你带过很多学生,就你的经验来讲,对于初学者,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Dada Li:首先要克服的就是一些既有的认知,或是误区吧,比如最典型的便是“不呼吸就会死”。呼吸欲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平时我们的呼吸间隔一般在6~10秒,眾所周知空气中氧气含量是21%,一呼一吸之间,呼气中氧含量为17%~19%,实际上这一口气中还有很多氧气并没有被我们利用,所以只要这口气不吐,其实我们的生理机能还是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在第一堂课中学习过全呼吸方法后,一个普通人完全能轻松闭气2分钟以上。练习自由潜,就是要重新认识我们的身体,克服种种心理障碍才能更从容地去享受这项运动。
Da-image:自由潜水的装备与水肺和浮潜有区别吗?
Dada Li:是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相比其他两项潜水运动的装备,自由潜的装备更讲究流体动力学,更注重效率,比如脚蹼,水肺和浮潜的脚蹼一般都比较硬,它追求的是稳,而自由潜的长脚蹼则更轻、更长、更有弹力,追求的是快。此外,面镜、呼吸管、湿衣、配重带、潜水电脑表等也都有自由潜专用装备。
Da-image:入门后,对于想提升、进阶的自由潜爱好者有什么好方法介绍吗?
Dada Li:不断练习。
Da-image:在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害怕过吗?
Dada Li:有一句话,“危险真实存在,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害怕”。当然,曾经有怕过啊,毕竟海洋是一个陌生的世界,而我也清楚知道这种害怕来自于我对深海的陌生。所以我要去了解它,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让我能从容地面对新深度的挑战,因此控制恐惧也是很重要的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潜能,但这种控制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尤其要注意的是,面对恐惧并不是盲目无畏。
Da-image:这些在自由潜中的收获也会反应在你的生活里吗?你的生活会有改变吗?
Dada Li:当然,这很有借鉴意义,从事这项运动后我的生活理念就有很大改观。让我更加勇敢,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原来的我对陌生的事物多少会有些拒绝,但学习自由潜后,我知道虽然领域不同,但经过适当的训练或熟悉后我也是可以的,于是很乐于去尝试新的事物,这是我原来所不敢想的。
认识安全与危险
Da-image:网上有一句话,“把自由潜水定义成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我知道对此你并不同意,为什么呢?
Dada Li:人们一提到自由潜水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十几分钟闭气”“一百多米深度”这样的世界纪录,这些都是superman,他们从事的自由潜水运动确实有很高的危险性,非经长期专业训练所不能及。而我们要区分的就是这些superman所从事的竞技自由潜水和我们所推广的休闲自由潜水,休闲自由潜水是相对安全的,不强调去挑战数字,只是拓展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更好地去享受水下世界的精彩。所以我也会经常提醒身边休闲自由潜水领域的朋友,要记住自己当时爱上这项运动的原因,迷惑的时候,要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Da-image:你说“相对安全”,那么休闲自由潜水的危险又在哪儿呢?
Dada Li:虽然说休闲自由潜水相对安全,但其危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注意会导致黑视昏迷或者挤压伤等损害,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我经常提醒学员,要尊重自己的身体。第一,不能盲目自信,盲目地去挑战自己的极限;第二,不能独自潜水,在没有潜伴的看护下潜水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Da-image:为什么一定要潜伴的看护呢?合格的潜伴或是理想的潜伴又需要什么样的特质呢?
Dada Li:潜伴就好比你的后备空气,可以让你少很多后顾之忧。合格的潜伴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救援技能,能够清晰判断什么是危险,而理想的潜伴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更熟悉你的情况,尤其是你的极限。
Da-image:你有长期潜伴吗?
Dada Li:我还在寻找。
Da-image:你遇到过危险吗?
Dada Li:我很幸运,个人还没有遇到过危险,但类似的经历也有过。当时我在开放水域上课,在不远处有一些初学者自发在训练,我突然听到那边有人喊BO(黑视昏迷),便冲了过去,发现其中一位潜水者脸色发白、嘴唇发黑,已经完全无意识,属于深度BO状态,而身边围着的一群人却不知所措,我当时扒开人群直接人工呼吸,他才脱险。现在想起来我还后怕,你就可想而知一个合格的潜伴有多重要。
传播自由潜的美人鱼
Da-image:从初级爱好者成长为达人、教练,在这个进阶的过程中,是什么推动着你?角色转变后你又是如何看待这项运动的?
Dada Li:爱好驱使,单纯因为喜欢,这也是我很享受这份事业的原因。角色转变后看待这项运动的角度略有不同,初学时很自我,是一个完善自我认知和技能的过程;达人时通过分享开始影响其他人,也交了很多朋友。这两个阶段自由潜都带给我很多收获,从身心到生活都有了改变,后来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同样特质的人,慢慢就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于是决定成为一名教练,去传播正确的、安全的自由潜水,我想这是我能回馈给这项运动的。
Da-image:作为“Dada美人鱼军团”的创办者,又是怎么开始的美人鱼生涯呢?
Dada Li:在成为教练前就开始了。当时是因为一个国外的美人鱼视频,看完感觉很美好,唤起了儿时的憧憬,于是就想:为什么不给自己来条尾巴呢?毕竟“the real mermaid is free diver”—真正的美人鱼都是自由潜水员嘛!
Da-image:作为美人鱼表演者,后来又成为美人鱼舞台剧的编剧,这和之前所熟知的自由潜运动的跨度很大吗?
Dada Li:差别还是有的,首先就是不戴面镜,另外泳姿不同,这要重新学。而美人鱼表演就像舞蹈,不同的人物角色的性格差异需要通过不同的动作设计来表现。这些和自由潜是略有区别的,但也都是源自于自由潜技术,只是具体的应用不同。
Da-image:自由潜水员、教练、水下模特、美人鱼、水下剧编舞、水下摄影师这众多的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
Dada Li:传播者。这是我在自由潜水这个行业中给自己的定位,美人鱼、模特、舞剧、影像等等,我希望用这些我擅长的、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美学的方式去传播这项运动。
师从Dada Li的那段时间,让我想起在缅甸时一位僧人跟我说过的话:“尘世间我们的心境往往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你不断搅拌它,它永远是浑浊的。只有静置,杯子里的杂质才会慢慢沉淀下来,这样你才能看清有多少沙子、多少石子……看清自己。”我想,自由潜水就是一个静置的过程吧,止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