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和CD8+T淋巴细胞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结直肠癌(CRC)在全世界最常见的致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位,在基因组改变、表达特征及药物反应性方面表现出异质性[1]。目前,最可靠的结肠癌预后因素是TNM分期。尽管筛查和治疗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CRC患者的生存率,但在诊断为相同TNM期的肿瘤患者中,临床结果差异很大,局限性癌患者的复发率为20%~30%[2]。在一项研究中,Ⅰ期复发率为5%,Ⅱ期复发率为12%,Ⅲ期复发率为33%[3]。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进展,复发率随之增加。
其他文献
浙江省是中国重点产竹省份,竹笋产业一直是典型山区浙江临安的一大支柱产业,雷竹笋特色产业是当地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随着冬季地表覆盖技术的推广,雷竹笋产业成为林农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过度施肥、竹林覆盖不当等原因,雷竹林已有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如何改造退化雷竹林迫在眉睫.本研究总结了临安於潜镇光明村退化雷竹林的一种改造模式,分析该模式在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等方面的特色及其优劣势,提出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出台并
阔叶箬竹叶大、常绿、姿态优美,是理想的庭院观赏和园林绿化竹种,以其优良的性状在竹类植物中独领风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对阔叶箬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且对阔叶箬竹的母竹移栽和埋鞭繁育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测定了埋鞭繁育的生长指标.同时,调查了不同密度下用母竹移栽繁殖的阔叶箬竹的生长指标,并估算出相应的叶面积指数(LAI),为今后阔叶箬竹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本实验采用1.40 w/g玉米淀粉的功率微波处理不同的淀粉-水体系,观察淀粉颗粒形态的变化,并测定透明度、沉降物体积、吸水率、持水性、相对结晶度和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淀粉-水体系中水分含量的增加,淀粉颗粒的完整性和偏光十字逐渐丧失;与玉米淀粉相比,微波处理淀粉乳透明度、沉降物体积、吸水率和持水性显著增加;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微波处理后淀粉颗粒仍为A型而相对结晶度下降,说明微波处理破坏了淀粉
竹子隶属禾本科竹亚科,拥有生长快、成材早、用途广和可再生等优点,竹林还是我国南方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为合理利用竹类资源,研究不同竹种的生长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存在诸多用于描述温度对外温生物发育速率影响的数学模型,而这些模型只要经过积分变换即可转换为生物个体增长模型.本研究选择三个个体生长模型(BSM、von Bertalanffy模型和Logistic模型),用于描述4种竹子的高生长趋势,
本文采用成对分析法,对北京早园竹开花竹林和正常竹林的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竹林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严重不平衡.钾肥丰富,氮肥处在正常水平,磷肥亏缺严重,特别在15-35cm的土层.2.竹林开花对氮肥、磷肥有明显的消耗.3.不同土层间的肥力差异较大,肥力集中在土壤表层(0-5cm),随着土层加深,肥力下降明显.建议将10-30cm的土层作为竹林施肥的目标层.
以安徽省黄山区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个密度梯度(D1~D4)毛竹林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分析了各土壤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毛竹立竹度的增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而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亦先升高而后下降;综合来看,以立竹度为2400株·hm-2毛竹林的土壤酶活性最高.同时,土壤酶活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竹,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在长期的自然演化与人工栽培过程中,毛竹种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形成了一系列较为稳定的变异类型,龟甲竹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变种,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外观上,区别于毛竹的秆茎通直,龟甲竹在其竹秆中下部的节间(1-27节)异常短缩、膨大,并且节间歪斜,竹节节纹交错
基于竹类植物的克隆整合特性和采伐作业的便捷性,本文提出“带状轮伐”模式以期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日趋紧缺带来的伐竹难题.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均匀林分安排留竹、皆伐处理和对照,以皆伐边界为“0”点向两侧各延伸10m,设置一条长20m宽5m的样带,并以1m为间隔将样带划分成20个1m×5m的区段,观测翌年每区段发笋时间,新竹数量、基径和株高.研究结果表明:
雷竹是中国优良的笋用竹种,是区域特色竹笋业和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资源.有机材料林地覆盖是显著提高竹林经济产出的有效途径,但不合理的林地覆盖会造成土壤发生机械结构劣化、持水性能下降、酸化、养分失衡、毒害化学物积累和微生物区系变化等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劣变的负面影响,致使竹林自我更新能力严重下降,导致竹林退化.针对林地覆盖雷竹林退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土壤物理结构改良、酸碱度人工调节、有效养分释放、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