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进行中的农村生活对农村儿童而言具有独特的价值,农村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形成和发展教育者所期待的德性。因此,教师要设法让教学内容贴近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真正使德育内容生活化。
其实农村也有很多特有的资源,如城市学生所缺乏的特有劳动场所和劳动体验,如几代人同住的亲情环境,如淳朴的民风等等。特有的资源奠定了农村品德课堂的独有旋律,也为我们指明了优化农村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向。
农田——儿童身体力行的乐园
在农田里,那树、那花、那果,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秋天的农田更是让孩子体验收获、亲近自然的好场所。可是,如今的农村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对劳动、对农田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很多学生将劳动曲解为仅仅是扫扫地、洗洗碗、烧烧水等,缺乏对农村艰苦生活和繁重农活的真实体验。因此,我们应抓住农村所特有的田间情境,利用夏秋两季农忙时间,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农田,到农田中去体验生活。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秋天这一收获季节所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强化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一是“我来诵”诗歌朗诵比赛。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一些关于种植的熟语以及感恩主题的诗歌(如《果实说》《悯农》等),在朗诵与交流中体会感恩之情,感受种植的规律与乐趣。二是“我来种”实践活动。课前两周,我向一位学生家长借来一小块农田,再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粒种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种植,然后要求学生常常去观察,试写发现日记,并向父母及周围的人调查了解当地常见种子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通过活动,有的同学发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很多环节;有的同学发现水浇多了,种子发出的芽会死掉……课堂交流中,同学们纷纷阐述了田间农作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然而,一次午餐时,我观察了班上29位同学的表现,其中8位同学把饭菜吃得十分干净,其他同学则都有不同程度的剩饭和倒饭现象。可见,学生课堂上所流露的情感并未深入心灵,课堂教学并未收到实在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种现象,我进一步向同学们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方案,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收稻等农业活动,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然后返回课堂交流。活动期间,同学们受到父母行为的感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自己讲解秧苗的培育、移植、施肥、灭虫、收割等技术要领,了解种稻的成本、亩产量、经济效益等问题;晚上,和父母谈论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劳动实践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内容生动、情感真挚。有同学说:“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劳动中,我看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我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走进农田、体验秋天、体验劳动的活动终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村落——儿童动情融情的沃土
在农村,孩子们所居住的村落是校园生活的延伸,同时又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变在农村体现得淋漓尽致,农村的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以爱家乡为主题的品德课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村落,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教学《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时,笔者发现,教材上的内容、美丽的插图都是介绍别人的家乡。怎样帮助学生找到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支点,唤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呢?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前去了解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学校面貌的变化、乡镇企业的腾飞,了解家乡的物产,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于是,我带领孩子走访了两个地方:先带孩子到我校附近的中官路村了解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变化,通过村史陈列馆中的图片展示以及老书记的讲解,让孩子真切体会新旧农村的对比;再带孩子到附近的“方兴鞋业”进行参观,并对毕业于我校的该企业总经理进行采访,写下自己的感受。同时,我还要求孩子收集有关农村变化的图片资料,请年长的老师讲述学校的变化等等。通过调查,六年级的孩子们按这样的表格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
孩子们通过走进村落和村落中的工厂,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农村在变化——越变越美、越变越富、越变越现代,从而产生“谁不说我们新农村好”的自豪感,对农村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生活——儿童目睹体验的现场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材,农村孩子只有在贴近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才能受到感染和教育。因此,我们的品德教学一定要关注农村孩子的生活现状和个性心理。
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这一主题时,我发现农村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宁愿苦着自己,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尤其是物质上的需要。有些学生家境不是很好,可零用钱却很多,书包里的玩具和零食是令他们颇为自豪的“资本”。每天上学、放学时还会看到这样令人心酸的场面:年迈的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接送孩子,孙子孙女坐在车上悠闲地吃着零食。而他们的父母却是起早摸黑地劳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更别说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了。看到这样的场面,我觉得很不自在,感觉落在肩上的任务好像更重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模拟表演上述情景,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因此变得凝重起来,从学生的表情和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深有触动。以前从没有人跟他们说过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而现在通过老师的引导,通过第三者的观察视角,他们感受到了,觉察到了。我想,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也一定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能为家庭承担责任,回报父母、家人的爱,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懂得体贴父母长辈、孝顺父母长辈,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只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农村儿童社会交往活动较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常常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富有童趣的生活小游戏,让活动内容和方式儿童化、情趣化。比如开展 “我长大了”主题活动时,我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担任小老师、小医生、小理发员,其他学生分别扮演问路的小学生、去医院打针的小病人、去理发的小顾客等,然后共同参加“有礼貌地问路”“打针我不怕”“我爱讲卫生”等快乐的游戏。教师即兴参加某一组的活动,对他们在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有时模仿各种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示范,让学生获得启发,从而更加有信心地表现自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快乐,学有所获,真正学会了怎样生活。
作为农村的品德教师,我们应该处处留心身边事,时时注意开发校本资源,让农村的品德课展现别样的风情,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学会做人、做事。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李红霞
其实农村也有很多特有的资源,如城市学生所缺乏的特有劳动场所和劳动体验,如几代人同住的亲情环境,如淳朴的民风等等。特有的资源奠定了农村品德课堂的独有旋律,也为我们指明了优化农村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向。
农田——儿童身体力行的乐园
在农田里,那树、那花、那果,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秋天的农田更是让孩子体验收获、亲近自然的好场所。可是,如今的农村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对劳动、对农田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很多学生将劳动曲解为仅仅是扫扫地、洗洗碗、烧烧水等,缺乏对农村艰苦生活和繁重农活的真实体验。因此,我们应抓住农村所特有的田间情境,利用夏秋两季农忙时间,让学生从课堂走进农田,到农田中去体验生活。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秋天这一收获季节所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艰辛,强化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一是“我来诵”诗歌朗诵比赛。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一些关于种植的熟语以及感恩主题的诗歌(如《果实说》《悯农》等),在朗诵与交流中体会感恩之情,感受种植的规律与乐趣。二是“我来种”实践活动。课前两周,我向一位学生家长借来一小块农田,再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一粒种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种植,然后要求学生常常去观察,试写发现日记,并向父母及周围的人调查了解当地常见种子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通过活动,有的同学发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很多环节;有的同学发现水浇多了,种子发出的芽会死掉……课堂交流中,同学们纷纷阐述了田间农作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然而,一次午餐时,我观察了班上29位同学的表现,其中8位同学把饭菜吃得十分干净,其他同学则都有不同程度的剩饭和倒饭现象。可见,学生课堂上所流露的情感并未深入心灵,课堂教学并未收到实在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种现象,我进一步向同学们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方案,和父母一起到田里去参加收稻等农业活动,用不同形式进行劳动实践,然后返回课堂交流。活动期间,同学们受到父母行为的感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休息时,请父母给自己讲解秧苗的培育、移植、施肥、灭虫、收割等技术要领,了解种稻的成本、亩产量、经济效益等问题;晚上,和父母谈论着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劳动实践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内容生动、情感真挚。有同学说:“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儿,但我却感到非常有意义。在劳动中,我看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了机械化的威力,也体会到了人工收割的艰辛;我品尝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粮食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自内心,这次走进农田、体验秋天、体验劳动的活动终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村落——儿童动情融情的沃土
在农村,孩子们所居住的村落是校园生活的延伸,同时又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变在农村体现得淋漓尽致,农村的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以爱家乡为主题的品德课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村落,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教学《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时,笔者发现,教材上的内容、美丽的插图都是介绍别人的家乡。怎样帮助学生找到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支点,唤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呢?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前去了解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学校面貌的变化、乡镇企业的腾飞,了解家乡的物产,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于是,我带领孩子走访了两个地方:先带孩子到我校附近的中官路村了解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变化,通过村史陈列馆中的图片展示以及老书记的讲解,让孩子真切体会新旧农村的对比;再带孩子到附近的“方兴鞋业”进行参观,并对毕业于我校的该企业总经理进行采访,写下自己的感受。同时,我还要求孩子收集有关农村变化的图片资料,请年长的老师讲述学校的变化等等。通过调查,六年级的孩子们按这样的表格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
孩子们通过走进村落和村落中的工厂,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农村在变化——越变越美、越变越富、越变越现代,从而产生“谁不说我们新农村好”的自豪感,对农村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生活——儿童目睹体验的现场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材,农村孩子只有在贴近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才能受到感染和教育。因此,我们的品德教学一定要关注农村孩子的生活现状和个性心理。
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这一主题时,我发现农村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宁愿苦着自己,也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尤其是物质上的需要。有些学生家境不是很好,可零用钱却很多,书包里的玩具和零食是令他们颇为自豪的“资本”。每天上学、放学时还会看到这样令人心酸的场面:年迈的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接送孩子,孙子孙女坐在车上悠闲地吃着零食。而他们的父母却是起早摸黑地劳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更别说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了。看到这样的场面,我觉得很不自在,感觉落在肩上的任务好像更重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模拟表演上述情景,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因此变得凝重起来,从学生的表情和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深有触动。以前从没有人跟他们说过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而现在通过老师的引导,通过第三者的观察视角,他们感受到了,觉察到了。我想,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也一定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能为家庭承担责任,回报父母、家人的爱,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懂得体贴父母长辈、孝顺父母长辈,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只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农村儿童社会交往活动较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常常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富有童趣的生活小游戏,让活动内容和方式儿童化、情趣化。比如开展 “我长大了”主题活动时,我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担任小老师、小医生、小理发员,其他学生分别扮演问路的小学生、去医院打针的小病人、去理发的小顾客等,然后共同参加“有礼貌地问路”“打针我不怕”“我爱讲卫生”等快乐的游戏。教师即兴参加某一组的活动,对他们在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有时模仿各种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示范,让学生获得启发,从而更加有信心地表现自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快乐,学有所获,真正学会了怎样生活。
作为农村的品德教师,我们应该处处留心身边事,时时注意开发校本资源,让农村的品德课展现别样的风情,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学会做人、做事。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