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越多,公共空间越重要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空间不断扩展
  
  《南风窗》:自从中国确立市场经济道路的改革以来,经济增长非常快,但是,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各群体之间共识的增多和公共空间的健康发展。您对中国在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的公共空间的发展有何评价?
  万俊人:改革开放近30年了,其中的第二个15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速度和财富。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高速公路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但现在总公里数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次是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仅民间存款就已经达到近39万亿人民币之多。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然而如你所问,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社会公共结构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公共管理诸方面的变化,比如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已经明确意识到要转向公共服务的方向,公共管理者整体的素质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文化则从精英式的变成了大众化世俗化的,说极端一点,只要敢于“炒作”,谁都可以成为“名人”。
  这个过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是真正的现代型转化。这种转型带来的变化,首先是公私界限的日趋明朗,《物权法》的正式生效可以视为一个标志,公私分界在制度上得以合法确立。这意味着现代转型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其次,恐怕也是更艰难的一个问题是政治制度的转型,在不同的层面上,政治制度也在进步。现代社会对政治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从基本政治制度到具体行政管理制度的系统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寻求国家政治生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是一种基于建康民主的公正制序。
  现代政治转型是一个公共空间不断扩展的过程,公共空间要求制度的完备性。费孝通先生说,私人领域是熟人领域,公共领域则是陌生人领域。陌生人领域的一切行为、关系和互动都要靠制度来规范,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我凭什么相信你?要靠我们都遵守共同的规则。比如,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可以开得很快,因为我们知道不会有人从对面逆行过来。制度是什么?制度经济学的创始者康芒斯说,制度就是集体行为控制个人行为,是依据大家的意愿建立起来的制度约束个人行为,但另一方面,制度也解放和扩展了个人行为。设想:若没有交通规则,没有红绿灯,在十字路口大家的车都会开不动。交通规则执行得越好,司机才越放心大胆地开车。再比如说信用制度,过去到外地去玩带大笔的现金,但现在一张卡就解决了。总之,社会的公共化程度越高,对制度体系要求就越高。所以制度建设对现代公共(政治)社会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公共空间和公共制度(规范约束系统)的健康发展。
  
  《南风窗》:公共空间的出现和发展对社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万俊人:社会越发展,交往就越充分。公共空间是大家的,现代社会就像是一个敞开的大广场,大家都关心在这个广场里发生了什么。这就要求现代人有公共意识,不能把在家里那一套带到公共广场上来。要学会适应公共平台,建立公共规则意识,具备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美德,有公共责任感。不能认为广场不是你自己的,就随地吐痰。公共性要求开放、透明、公正的规则,在现阶段中国人这个意识还很不够,许多人会认为,草地不是自己的,也不是哪一个人的,因此让狗随地便溺也无所谓。
  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生活经验却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一个人在现代社会里让自己的公共化程度越高,获得成功的几率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自我炒作的原因,只有大家知道了我,我的作品才卖得出去,我的身价才会增升。因为,在现代公共社会里,公共化即意味着社会资本化。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公共化,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市场化,市场是公共的。这种趋势给文化带来的问题就是把一切市场化,所以文化就成了方便面,要快速生产并快速产生效益,文化的传播被当成了文化的市场兜售。问题只是,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与物质的生产和销售是不同的,前者是累积性的,而物质的生产、包括技术性知识的生产则是替代性的。比如,千百年来我们还在读孔子、老子、柏拉图,他们的话至今还显示其意义。但当“586”电脑上市时,从“286”到“486”的电脑和电脑知识就被替代了,不再有价值了。
  
  工具和价值
  
  《南风窗》:一个悖论式的现象是,随着公共空间的扩展,人们的公共意识却在消退。在改革开放之初,非常多普普通通的中国人都在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严肃的问题,可是到了今天,人们都退回了自己的领地,这样的问题甚至在知识分子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了。这是为什么呢?
  万俊人:政治哲学上讲的公共空间是个构成性的概念,过去,我们往往把公共意识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意识,多是靠某种理想主义的政治理念和道德信仰支撑起来的。然而,我们必须清楚,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意识。这种靠过度理想主义激情支撑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虽然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非常有效,但缺乏合法正当的制度基础是很难长久维持的,因为公共意识首先是一种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而只有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内生的、而非外部强加的时候,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才可能真正落实并得到持久保持。
  也就是说,责任的根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身份的,首先是自然身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不需要人教的,即使子女没有主动要求,做父母的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关爱自己的子女;其次是社会身份,做科长就要尽科长的职责,当将军就得承担将军的责任,在其位谋其职。第二种更重要也是更普遍的责任来源就是同权利对等相伴的,在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里,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理想的状态是,你有公民的权利,你也必须尽公民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或责任的对等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
  你所说的那种“悖论”的确存在,原因也很复杂。我想,—方面由于过去反反复复的政治运动导致人们对政治责任的刻意规避,这是一种历史的原因,也是一种历史的政治教训;另—方面,从一般意义上讲,承诺任何责任都是有代价的,“责任”这个词在拉丁文中就是“负担”的意思,是挑在肩膀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外部的约束或道德良知的感召,人们总是倾向于减少自己的责任,甚至逃避责任。由于过去我们的权责是分裂的,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一旦社会的权利资源自由开放却又缺少必要而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人们对之便会采取自由争夺的方式,就像17世纪的英国和西欧一样,而对于责任则往往采取规避或者推卸的姿态。可以说,我们过去的问题是只有或者多有责任摊派,没有或少有权利自由;而现在的问题则变成了权利自由与责任承诺之间的脱节。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都需要加强,更需要相互衔接,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短时期的矫枉过正或许难以避免,但不可长此以往,关键仍在两者的协调共生。
  要改变这种“责”“权”失衡现象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社会调整过程。
  《南风窗》: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处于转型时期,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诉求,这要求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公共哲学来凝聚社会。你对这方面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万俊人:制度建设是最基本的。但社会的转型期还有一个如何创造、积累新的文化资本的问题,包括道德、信仰。政府也面临如何积累政治资本的问题,因为过去的政治资本总是要用完的。中国传统的政治变革多采取激进的方式,以“改朝换代”为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政治诉求,因而所积累下来的政治文化资本其实并不丰厚。过去的15年,我们的执政党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和谐社会等理论,值得肯定和珍惜。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共(政治)哲学命题,社会各界的接受度也很高,但还需要深入研究和阐发。
  回头看看过去的实践,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只具有阶段性的策略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比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其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后果会很危险。国家作为最严格的组织化的政治共同体,必须是公共的,不是某些人的。平等正义同自由权利一样不可偏废。
  《南风窗》:和谐社会理论确乎不错,但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它可能面临被扭曲的风险更大,容易被官员用来把一个还没有达到和谐的社会打扮得比实际状况更美好。真正有生命力的公共哲学应该是由知识界提出的。你对中国自己的公共哲学建构的未来如何看?
  万俊人:这些年来,我们在经济上出口很多,但在观念生产上似乎仍然还是个进口大国。比如,经济学家们就困惑,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搞了几十年,为什么就没有产生出有创新价值的、能够反映这种经验独特性的经济学理论?历史上我们的先民们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前人创造的文化已经为全人类所分享。可惜这样的情形在当代很罕见。
  思想和理论的生产,包括公共哲学在内,前提是思想自由。但单有思想自由是不够的,没有思想的创造者也不行,这就要靠中国的知识群体。
  但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大的格局下,国家和政府在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不仅不会减少,而且还会越来越大。这是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的理由所在。
其他文献
杨明明,1946年生,上海人。1974年获第七届亚运会鞍马亚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1984年起任国家体操队副总教练,其弟子楼云1984年和1988年两次获得奥运会跳马冠军,是中国第一位连续两届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1986年和1989年,两次出任中国国家体操队代总教练,与张健、高健一起,被称作八十年代中国体操的“三驾马车”,四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0年受邀去美国执教,现
“磨砺出真知。”对于知识的传授和理解,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往往收效并不理想。采用设错纠错的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记忆更深刻。纠错法在理科教学中常用到,而在语文教学中很少用到。其实,把设错纠错应用于语文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设错纠错法用于文言文字词教学  文言文字词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往往是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过后记忆又不深刻。如果在关键字词的教学上,采用设错纠错的方法,
散文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体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体裁之一。近年来也不断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虽然考查频率不高,但往往一出现就让人措手不及。很多教师在谈及散文教学的具体方法时,总觉得找不到适合的方法和支架。在此,笔者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结合高考真题,作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廓清散文概念  散文怎么教?一般老师都是遵循从“整体感悟”到“特点鉴赏”的思路,即按照“解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整体
根据浙江省高中语文课程的安排,学生在高二下学期将研修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目的是让学生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这符合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第12点“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正因为文化的多样化与异质化,学生在学习外国小说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理解上的
[外资银行叩门来]  [上篇]    2007年的第四个月份,中国股市夺走了太多的眼球,以至于人们对自己这个国家真正迈入了一个划时代的门槛而感到麻木,也许是他们习惯于这种变化的时代了。该月,花旗、汇丰、渣打、东亚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设立的法人银行开业,作为首批获得内地法人资格的外资银行,这意味着他们真正进入中国人的金融生活领域。  如果你回头去检索可以与其历史意义相当的事件,恐怕只有1978年泰
摘 要 认知冲突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矛盾是引起认知冲突的手段之一。在思辨性阅读中,我们要在文本深处挖掘出“矛盾”的关键节点:于矛盾处寻合理,在合理处挑无理,在看似闲散处看紧要,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抓住矛盾,设置引导思辨性阅读的核心问题,建构学生文本阅读的认知冲突,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文本矛盾;认知冲突;思辨性阅读;思维能力 
民间商会的勃兴曾被认为是向以权力分立为特征的公民社会转型的进步现象,商会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决定自己说什么、怎么说,但它是否能够促进良性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尚有待观察,因为让谁说的问题由不得它,博弈者不负责制造对手。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被媒体称为“温州最忙的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拨来自湖北仙桃的客人正在温州,苦等周德文组织—些温州企业家跟他们—道回去。  不仅我政府,还要找商会
一个月前,本栏说香港继2003年沙士后,在“政经两方面同时遭到冲击”。不料面对80年一见的金融海啸,“冲击”远远不足以形容形势的严峻。  同属金融中心的开放型小经济体系新加坡已步入衰退,香港相信也难逃一劫。因为股楼插水,倒闭、破产、失业上升而加剧的劳资和贫富分化,必定反映在政治上。商界为求自保,将更趋保守;基层为了生存,也将激烈抗争。库房因为衰退而入不敷出,无力应付民生诉求。官商与市民的摩擦将会加
塔利班制造的韩国人质事件,解决之路一波三折。美国对恐怖分子绝不妥协的立场早已表露无遗,但即使剩余人质性命无虞,重返家乡,其所引发的思考也远非政治层面所能道尽。  正如美国政客所言,反恐是一场战争,而该起事件发生的重要背景却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宣扬爱的宗教:此次被绑架的韩国人,均为该国一基督教团体派往海外的传教人员。  国外媒体已有文章,剖析韩国基督教社团的生存状况与发展策略。持同一信仰的人们,祷
一旦危局缓和,各国中央银行不能够及时收回流动性,这些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势必会转化为巨额的货币供给量,届时势必形成全球的流动陸泛滥,从而形成新一轮的资产泡沫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刚烈波动,通货膨胀就会卷土重来。    2007年夏被引爆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向全球各个角落蔓延,其影响之大出乎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预料。全球的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剧烈动荡,实体经济也日益显现大幅下滑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