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每一篇文学作品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挖掘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通过与学生互动品析作品,让学生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韵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认识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文本是美的信息载体,蕴涵着许多美育的内容,那一篇篇行文优美、情感丰富的诗词、歌谣、童话、散文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的理想载体;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真实的形象、高尚的情感、巧妙的情节、深邃的意境等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美的使者,把美育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发现美,传播美,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又该如何精心研读文本内容,充分挖掘文本中蕴涵的审美因素,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呢?
  一、反复品味,体会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为编者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优美。可以说,这些文本本身就是一个展示语言美的窗口,教师则要善于透过这一窗口,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语言之美。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这样写道:“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连用四个生动的比喻,准确地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尽显绘出。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仔细揣摩,慢慢品味,再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出来,让学生获得对语言形式美的体验。
  二、情境再现,享受画面之美
  阅读小学语文课本,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奇妙的画卷。不管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还是自然界的花鸟虫鱼,作者多以多情的笔触对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学生如临其境、赏心悦目。如气势非凡的《长城和运河》,奇特壮美的《黄山奇松》,风景如画的《九寨沟》、《美丽的南沙群岛》,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哪一篇不使人心醉,哪一课不令人神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简笔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再现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解读、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把握韵律,品悟音律之美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行文流畅,语调铿锵,富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的音律之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鼎湖山听泉》一文这样描述鼎湖山的泉水声:“……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抑忽扬,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留恋花间……”作者通过短句和长句的相间排列,使短句节奏明快,长句舒缓婉转,相似而整齐的句式将泉水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如听其声、如临其境。而学生在鲜明的节奏、整齐的韵律中能体味出美的韵味。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自由阅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手段,品味文本的音律之美。
  四、展开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在谈创作经验时这样说:“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感性经验,通过大脑的想象加工,构造出与文本内容相匹配的意境,促进学生对文本美感的体验和感悟。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课堂上,教师可运用插图、音乐及语言的描述,引导学生以“假如我是诗人”的假设进入诗中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散发着香气,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渐渐地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
  五、触摸心灵,体验人性之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人记事的文章,其内容和中心无不围绕体现人文美来安排设计的。如《掌声》、《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两篇课文,作者通过叙述生活中的小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品质美;《雪儿》、《珍珠鸟》通过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由于爱心而产生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美;而《狼和小羊》、《九色鹿》则通过描写“狼”和“调达”这些代表人物的自私、贪婪和狡猾的人性来说明人也有丑陋一面的真实美……通过理解这些文章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从众多方面领悟人性的丰富多彩,咀嚼文中的韵味,品味文中的人生,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起到指导和启示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不断探索和研究文本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中的审美意蕴,做美的使者,传播美,创造美,引领着学生徜徉在诗意语文的课堂里!
其他文献
何谓素质?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
期刊
摘 要: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是三年级命题作文的奠基。在抓好字词教学的同时,抓住造句、联句、看图说话、写话、复述仿写课文、学写短文等都是作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环节。操作过程分三步:第一步,从造词填空开始,引导学生把句和词联系起来体会此举在句中的作用,选词填空,看图填空;第二步,加强口头和书面造句的练习;第三步,搞好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过渡,由一句话发展到写一段话,交待一件事,先补充句子,再联句,理顺语
期刊
探究是生物教学的基础,而探究实验教学则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都是极为有益的。  一、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探究性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得以体现,广大音乐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都成了单纯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关键词:课程理念 音乐课堂 有效学习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期刊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这无疑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一项新的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探索研究,其中,主要在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呢?  数学教学中,往往会出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
期刊
在现在的农村乡镇小学,关于语文素养评价现状不容乐观。许多语文教师一直感觉比较迷茫,有时提及此事感觉束手无策,左思右想就把语文考试当做断定学生的语文素养,甚至认为搞不搞没什么意思,对于学生的发展没有大碍,导致现在的学生语文素养评价难以实施。应该如何在农村小学实施语文素养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研究情况,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刻领悟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评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在专家学者的引领和一线教师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彩局面,随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
期刊
诗歌教学既是知识教育,也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益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有引导作用。我们知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适合培养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新诗似乎更难理解,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