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龙矿集区热构造演化历史--来自磷灰石(U-Th)/He的证据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ot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多龙矿集区是西藏最重要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集区。多龙矿集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抬升-剥蚀事件,成矿后的埋藏-剥蚀历史对矿体的保存至关重要。本文运用磷灰石(U-Th)/He数据对多龙矿集区的低温热年代学进行研究。磷灰石(U-Th)/He年龄平均值分布在85. 1±4. 0Ma到37. 9±2. 5Ma,记录了晚白垩世到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的热-构造事件。热历史模拟显示,多龙矿集区主要经历4次冷却事件:Ⅰ) 100~75Ma,冷却速率约为4℃/Myr,剥速率约为0. 16km/My
其他文献
对比分析了光学薄膜与声学中间层的增反和增透现象,提出了声程和声程差的概念,并通过声程差分析了声波垂直入射中间层的问题。分析表明:光学增反膜和增透膜与声学增反层和增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分散性好、尺寸可调、粒径均匀、饱和磁化强度较高的超顺磁性羧基化Fe3O4纳米颗粒。通过改变铁盐量制得了颗粒粒径从200 nm到800 nm可调的羧基化Fe3O4
采用结合包含Breit相互作用、量子动力学效应和有限核质量修正的相对论的组态相互作用的方法以及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能级优化法来计算类镁离子的波长、电偶极跃迁速率以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三能级相干原子气体的光学特性(介电系数和群速)色散行为。求解三能级原子系统完备密度矩阵方程,得到所有密度矩阵元的色散行为,然后考虑多普勒频移修正和
<正> 《周易》与内丹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周易参同契》将《易》、黄老、炉火(炼丹)三者并列,没有讲《周易》中有丹道。宋代储华谷说:“黄老之学出于大易,炉火之说据于黄老,三者同出于《易》。”他第一次肯定炼丹源之于《易》。《文昌化书》说得更为明白:“天地间只此一阴一阳,其本体则谓之道,其化机则谓之《易》,其神用则谓之丹。”在这里,作者以阴阳的体、化、用阐明了道、《易》、丹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周易》中的确有内丹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不容怀疑的。
球粒陨石中的富Ca、Al包体(简称CAI)形成于星云演化的最初始阶段,保存了大量星云形成和演化的各种信息。研究认为,包体的成因主要包括星云直接凝聚和熔融结晶,少部分甚至经历过
本文基于表面热阻的概念导出一种固体微/纳薄膜热导率与尺寸关系的模型。该模型表明固体薄膜热导率倒数与薄膜厚度倒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斜率和截距分别是表面热阻和固体材
激光激发Rb原子至高位振动态,与H2反应生成RbH (X1Σ+,v"= 0)分子。利用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激发RbH (X1Σ+ v"= 17~20)高位振动态。实验研究高位振动态RbH分子与H2(N2)的碰撞
试论《周易》的“人谋”张增田《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最为博大精深、神秘古奥的典籍之一,最初是以占筮底本面世的。 ̄①但是,如果它仅仅是一本占筮之书,那是很难影响传统文化达几千年之久的。那么,《周易》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的价值究竟何在?笔直...
本文利用嵌段共聚物poly(styrene-b-4-vinylpyridine) (PS-b-P4VP)自组装方法,在硅片上合成了准六角有序的镍铁氧(NiFe2O4)纳米颗粒阵列。X-ray光电子能谱证实了纳米颗粒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