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选取人膀胱癌T24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将T24细胞分为对照组(加PBS)、实验组(低浓度组100 mg/L、高浓度组200 mg/L),检测其被不同浓度的PNS处理12、24、48 h后的细胞活力;在经过PNS(100、200
目的观察羧基张力蛋白素(CTEN)对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收集的12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TE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对照短发卡RNA(shRNA)和CTEN shRNA在肝癌细胞株MHCC97中构建CTEN敲低细胞株(CTEN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C57BL/6J小鼠(购自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和UA预处理组(UA+IRI组)。采用右肾切除左肾蒂钳夹30 min方式构建小鼠肾脏IRI模型,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变化,并利用糖原染色(PAS)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同时检
本例患者为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由于原手术粘连以及患者体质指数大(初诊为重度肥胖),预计手术难度较大。本例患者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治疗决策,并在术前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确认了肿瘤位于结肠系膜内,避免了无效探查;明确了肠系膜下动脉的走行以及肠系膜下静脉的引流区域,判断原手术清扫范围存在的不足。
目的探讨胃癌伴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7例胃癌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5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患者22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500 ml的比
期刊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胃癌的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随着上消化道肿瘤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早癌普查的逐步推广,早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因此,近年来保留胃功能手术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近端胃切除术作为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外科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肿瘤学安全性的证实,其在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在日益得到重视。相较于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术后患者有更好
目的探讨盆膈上筋膜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解剖定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进行taTME的2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对应的手术录像资料。分析盆膈上筋膜在taTME中的定位作用。结果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经肛门进行操作以盆膈上筋膜作为指引。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77.7±6
肠源性囊肿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在婴儿期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该病变较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颈椎和胸椎的椎管内,常伴有椎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位于腹腔内胃壁上的先天性肠源性囊肿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术后病理确诊的(胃)肠源性囊肿。
目的病期虽然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胃癌患者,其预后也大不相同,说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相同病期下不同生物学行为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为外科治疗提供合理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198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进展期胃癌病例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