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Bickerstaff脑干脑炎19例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儿童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9例BBE患儿(男11例、女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19例BBE患儿起病年龄1岁8月龄至12岁11月龄。18例有前驱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9例)最常见,其次为单纯发热(5例)。神经系统首发症状以嗜睡或意识障碍(8例)最常见,其次为肢体无力(5例)。单纯BBE 6例,BBE叠加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13例。除意识改变、共济失调及眼肌麻痹三联征之外,常见的神经系统伴随症状还包括抽搐发作(5例)、复视(3例)、眼球震颤(7例)、面肌无力(7例)、球麻痹(13例)及自主神经症状(9例)。16例患儿腱反射减弱或消失,8例巴氏征阳性。10例患儿合并低钠血症,其中4例为重度低钠血症,10例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19例患儿均送检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GM1抗体和GQ1b抗体阳性各2例,1例GM1抗体阳性同时合并GD1b抗体阳性。14例患儿行肌电图检查,8例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均为BBE叠加GBS型。16例患儿完成视频脑电图监测,8例监测到背景活动减慢,其中2例监测到发作间期局灶性痫样放电。18例患儿完成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3例提示颅内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高信号,累及脑干、基底节、丘脑、小脑、胼胝体或皮层;11例完成脊髓MRI平扫,1例提示颈胸段脊髓斑片状异常信号,4例脊髓增强MRI均提示部分神经根强化。19例患儿均给予1~2个疗程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2例予血浆置换,15例给予激素治疗。随访时间为3~20个月,2例失访,12例于病程3个月内、3例于6个月内症状消失。1例随诊1年8个月仍有轻度肌力下降和共济失调,1例随诊2年3个月仍遗留自主神经症状,这2例均为BBE叠加GBS。

结论

儿童BBE与成人相似,常见叠加GBS类型,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率低,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好。单纯型BBE预后好,叠加GBS类型的BBE高峰期肌力越低恢复越慢。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重症医学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均衡,地区间、医院间、医生间的诊治水平差距明显,重症医学诊疗水平差异极大,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救治。互联网和重症信息化建设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管理平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我们率先在医联体内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平台,进行区域内重症患者规范化-同质化救治,取得一定经验。为提高全国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管理平台"具有重要
为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及同伴支持模式推广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个人深入访谈,由培训后的调查员对社区糖尿病管理医护人员及糖尿病患者进行访谈,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管理及用药知识有待加强;患友间的经验分享和行为影响是鼓励患者自我管理信念和行为改变的关键;营养、运动相关的适宜工具有待强化;"协作式"同伴支持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有待完善。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首诊特征的年代变迁,探讨对该病早期诊断有意义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的581例AILD患者资料,根据时间划分为3个年度段(2000至2005年,2006至2011年,2012至2017年),比较首诊年龄、诊断途径和首诊时合并肝硬化的年代变迁。结果2000至2017年本中心AILD诊断例数逐渐增多,年龄
脓毒性休克病死率高,液体复苏是一线治疗措施之一。但是,如何实施液体复苏仍无定论。尤其是临床医生对初始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复苏目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和困惑。基于目前临床证据,本文探讨了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上述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高收缩食管是一种少见病,患者可有明显的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清,文献报道存在多种可能的病因或诱发因素。治疗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等,虽能够缓解症状,但最佳治疗方案未形成共识。
患者因腰背阵发性钝痛1个月就诊,检查显示骨密度升高,未治疗。入院前5d症状加重,无明显胃肠道症状,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胃癌(印戒细胞癌)。提示临床中对腰背疼痛伴骨密度升高的患者应提防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可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ICU常见疾病,病死率达40%,各种原因引起炎性细胞激活导致机体失控的免疫炎症反应是介导肺损伤的根本原因。树突状细胞是机体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控免疫应答方向。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树突状细胞,可能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带来新方向。
目的分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h尿微量白蛋白(UMA)的相关性和AC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能力,并研究控制各代谢指标的影响下,ACR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能力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368例符合入排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计算ACR与24 h UMA的相关性及ACR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将性别、年龄、病程、空腹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甘油三酯、总
基于对镇痛和镇静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新药不断推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等于2018年对"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进行了更新修订。2018版共识在镇痛和镇静的指征中增加了器官功能保护的内容;强调早期舒适镇痛、最小化镇静和人文关怀;更新和调整了儿童镇静的主观评估方法;增列了新的镇痛和镇静药物;并特别提出要重视儿童谵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