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能谱成像在良恶性纵隔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良恶性淋巴结CT能谱成像参数的差异,探讨CT能谱成像在纵隔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根据随访和病理结果,筛选出73例进行纵隔淋巴结CT能谱成像患者。1名有10年以上CT工作经验的医师与手术和相关医师一起将手术病理淋巴结所示位置与CT图像中淋巴结位置进行认真配对,共纳入47枚恶性淋巴结(恶性组)和65枚良性淋巴结(良性组)。在纵隔窗上测量淋巴结的最长径及最短径,并获取淋巴结及正常周围肺组织和胸壁肌肉组织在40、70、140 keV虚拟单能量图像的CT值以及CT变化值(vHU)、碘含量(IC)、水含量(WC)及有效原子序数(Zeff)等能谱参数,采用独立样本组t检验对两组间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能谱曲线图。

结果

恶性组淋巴结长径及短径分别为(28.8±10.5)、(20.3±9.1) cm,良性组对应长短径分别为(14.0±4.6)、(7.5±1.8) cm,恶性组明显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4、7.13,P值均<0.05)。两组正常肺组织、胸壁肌肉组织和淋巴结在40、70、140 keV虚拟单能量的CT值和vHU、IC、WC、Zeff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恶性及良性组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86、1.73,两者近似。

结论

单期增强CT能谱成像难以对纵隔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CT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机械性阻塞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下肢DVT的CTA和DSA影像资料,患者均有下腔静脉或下肢静脉机械性阻塞。将CTA三维图像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血栓部位及范围、侧支循环血管、血管受压部位以及对应的血管外病变,分析静脉阻塞原因。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A及DSA诊断的一致性。应用χ2检验,比较CTA及DSA分别对左、右髂股静脉,下腔
期刊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局部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显示为局部结构扭曲病变,于FFDM检查后2周内行MRI检查,且经病理或随访2年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60例(61个病变)纳入研究,恶性病变30个(30例),良性病变31个(30例)。患者均行双侧乳腺FFDM和MRI检查,MRI方法包括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D
目的总结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膝关节受累的MRI表现,探讨其与临床实验室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并确诊为JIA的50例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膝关节MRI增强检查(共计50个膝关节)。对MRI图像中所表现的滑膜增生、关节积液、骨髓水肿、软骨损伤和骨侵蚀程度进行半定量评价,同时收集与MRI检查同期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兔肝纤维化(HF)分期的价值。方法将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HF组(44只)和对照组(16只)。HF组兔经颈背部皮下注射50%CCl4油溶液建立HF模型,对照组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50%CCl4油后4、5、6、10周任意选取HF组8只、对照组4只行肝脏常规MRI、SWI和DWI检查,在SWI图像上测量肝脏及背部肌肉信号强度(SI肝
期刊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检查中能谱CT碘抑制技术(MSI)成像作为虚拟平扫替代常规平扫(TNC)的可行性。方法52例怀疑头颈部肿瘤的初诊患者应用能谱CT进行头颈部TNC和能谱增强扫描。利用GE AW4.6工作站GSI Volume Viewer软件对增强扫描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MSI图像,对不同组织(脂肪、肌肉、颈椎椎体、甲状腺、脑实质)MSI和TNC图像的CT值、组织强化率(颈动脉窦、肌肉)、客观图像质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方法治疗新生儿卡-梅综合征(K-M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例新生儿K-M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血管瘤大小、部位以及血供特点分别选择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经导管血管内灌注栓塞治疗和联合治疗(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经导管血管内灌注栓塞治疗)。5例病灶最大径<5 cm的患儿采用局部治疗,4例病灶最大径5~10 cm的患儿采用血管内灌注栓塞治疗,3
目的探讨细小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瘘(CBF)的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11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0 284例无慢性肺部或肺血管疾病病史患者的影像资料,共检出13例细小CBF(瘘管近冠状动脉端直径<2 mm)。统计CBF的发生率、形态学特征,并对其相关临床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与总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左右侧冠状动脉起源的CBF的直径和发生率。结果本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