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名校毕业,硕士学历起步,年薪数十乃至数百万,平时或如空中飞人穿行北上广深,面对上市公司、投资机构高管侃侃而谈市场形势;或针对经济、产业、公司变局即时发布报告,指点评级间影响亿万资金流向。外人眼中头顶精英光环的分析师,真实的工作、压力、薪酬、职业满意度是怎样的,10年经历了何种变迁?从历年的《新财富》分析师调查中可见一斑。
公司调研更广泛频密
《新财富》今年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每位分析师平均撰写研究报告288份,其中最高纪录为518份,而十年前的平均数仅为42.8份;字数由2003年的平均每人15.8万字增至如今的36.97万字,字数最多的更是达到260万字。
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是这些报告的重要资料源之一。《新财富》2003年的调查已显示,调研是分析师跟踪公司的必要手段。在远程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的今天,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仍然可贵,今年所有受访分析师都表示,一定会到跟踪的上市公司调研,而在2003年,只有70%的分析师实地调研公司(图1)。
今天,分析师调研也覆盖了更多的上市公司。近93%的分析师表示,调研公司数量占所跟踪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只有7.41%的分析师不足一半;而在2003年,20%的分析师调研公司数量达不到跟踪公司的一半。调研全部跟踪公司的百分比更是在十年中翻了一番多,从30%升至64.29%。
同时,分析师调研的深度也有了提升。2012年的调查显示,79%的分析师对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达到3次或以上,相比2003年的55%明显提高,更有人表示,对重点公司一年拜访了20次。大部分分析师每次调研时长为1-2天。
2003年的调研中,分析师基本上都是和公司董秘进行接触。而在2012年接待分析师的上市公司人员中,董秘只占了37%,财务经理及财务部工作人员占了49%,分析师们还会广泛接触证券事务代表、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分管副总、总经理和董事长等人士。通过与各层次人员的接触,分析师们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情报,对公司的实际运作和行业前景也会有更清晰的脉络。
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也使得分析师对企业的优势和弊端有着相当的话语权。2003年,60%的最佳分析师认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中国企业最欠缺的方面;2012年,20%的分析师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为商业模式的选择、决策的科学化、执行能力,企业战略的制订排在了第五位(图2)。另外,分析师们也指出,社会责任感、长期战略眼光、诚信和上市公司对公众的透明度,都是企业有待加强的方面。
素质全面更重要
2003年,分析师报告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的公募基金经理们。十年中,随着机构投资者类型的不断丰富,分析师的服务对象也迅速增加(表1)。88%的分析师表示,对外服务已经占到工作量的70%及以上,更有4%的分析师表示,全部精力用于对外服务。87.5%的分析师表明,他们80%的研究报告提供给了外部投资者,有57.14%的分析师则是全部研究报告都提供给了外部投资者。
3%的最佳分析师认为,对内部服务更能体现自身价值,58%的人认为对外服务更能体现价值,其余39%的分析师认为内、外部服务同样重要,结果与2003年截然不同(图3)。
对公募基金的服务占据大部分分析师工作量的60%。《新财富》2012年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位分析师与41家基金公司的10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保持经常联系;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有27位基金经理曾致电分析师进行沟通。而2003年,55%的分析师在受访前3个月接到过10名以上基金经理的电话。
为了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分析师们的素质也须更为全面。在调查中,以前无人选择的严谨治学态度、与客户的交流沟通能力,如今被12%和17%的分析师所看重;而行业经验与背景、对行业的分析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对分析师来说则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企业管理层的评估能力也从2003年4%的支持率升高到了12%;也有人表示,自信是分析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图4)。
内部制度安排挑战分析师独立性
调查显示,受访分析师在2012年度平均为5家上市公司提供过财务或其他方面的咨询服务,平均为本公司投行部相关项目提供服务约4次。当评估对象变成公司客户而产生利益冲突时,分析师的独立性往往受到挑战。
此时,46%的分析师表示能坚定地保持客观独立性,相比2003年的30%有所提高但仍未达成行业共识;14%的分析师表示不会把研究报告提供给客户;不过,也有6%的分析师表示,会改变研究结论后提供给客户,显示其独立性的缺乏(图5)。有6%的分析师表示,公司有防火墙制度保证其不受外界因素所影响,可见保持独立不能仅靠分析师自身的道德操守,公司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是一大前提。
85%的受访分析师表示满意目前的职业,其中32.33%的人因为这是其兴趣所在,看重其宽松工作环境的占21.8%,职务发展空间和理想的收入水平则各得20.3%的支持率(图6)。在15%不满意这一职业的分析师中,35%的人表示主因是压力大;此外,有10%的人不满意这一职业,原因正是难以保证独立性(图7)。
薪酬冰火两重天
在怎样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四个选项中,37%的分析师选择得到客户和公众的认可,这一结果与2003年的40%基本一致;同时,选择更高职位的分析师从35%降到了18%,选择更高薪水的分析师则从5%升到了20%,可见,在分析师看来,其研究是否被认可,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反映在薪酬上(图8)。
满意分析师职业的人群中,有20.3%回答原因是收入理想;而不满意这一职业的人群,有15%表示是因为收入水平不理想。在所有回答薪酬问题的受访者中,59%的人对薪酬基本满意,但是对薪酬的总体满意度下降了15%,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析师各占6%(图9)。从两极化的回答中,不难猜出行业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年薪超百万的分析师只能是塔尖上的少数人。从《新财富》的调查可以发现,分析师的年薪最高可相差15倍(图10)。
40%的受访者认为,压力是其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图11)。工作压力的增高加上资源分配的不均,也许是分析师高流动性的一大原动力。出乎意料的是,教师、教授是分析师们最眼热的职业,如果能够让分析师选择第二理想职业,26%的人都愿意选择教职,其次受欢迎的是PE投资人、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董秘等“圈内”职位。
公司调研更广泛频密
《新财富》今年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每位分析师平均撰写研究报告288份,其中最高纪录为518份,而十年前的平均数仅为42.8份;字数由2003年的平均每人15.8万字增至如今的36.97万字,字数最多的更是达到260万字。
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是这些报告的重要资料源之一。《新财富》2003年的调查已显示,调研是分析师跟踪公司的必要手段。在远程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的今天,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仍然可贵,今年所有受访分析师都表示,一定会到跟踪的上市公司调研,而在2003年,只有70%的分析师实地调研公司(图1)。
今天,分析师调研也覆盖了更多的上市公司。近93%的分析师表示,调研公司数量占所跟踪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只有7.41%的分析师不足一半;而在2003年,20%的分析师调研公司数量达不到跟踪公司的一半。调研全部跟踪公司的百分比更是在十年中翻了一番多,从30%升至64.29%。
同时,分析师调研的深度也有了提升。2012年的调查显示,79%的分析师对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达到3次或以上,相比2003年的55%明显提高,更有人表示,对重点公司一年拜访了20次。大部分分析师每次调研时长为1-2天。
2003年的调研中,分析师基本上都是和公司董秘进行接触。而在2012年接待分析师的上市公司人员中,董秘只占了37%,财务经理及财务部工作人员占了49%,分析师们还会广泛接触证券事务代表、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分管副总、总经理和董事长等人士。通过与各层次人员的接触,分析师们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情报,对公司的实际运作和行业前景也会有更清晰的脉络。
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也使得分析师对企业的优势和弊端有着相当的话语权。2003年,60%的最佳分析师认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中国企业最欠缺的方面;2012年,20%的分析师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为商业模式的选择、决策的科学化、执行能力,企业战略的制订排在了第五位(图2)。另外,分析师们也指出,社会责任感、长期战略眼光、诚信和上市公司对公众的透明度,都是企业有待加强的方面。
素质全面更重要
2003年,分析师报告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和外部的公募基金经理们。十年中,随着机构投资者类型的不断丰富,分析师的服务对象也迅速增加(表1)。88%的分析师表示,对外服务已经占到工作量的70%及以上,更有4%的分析师表示,全部精力用于对外服务。87.5%的分析师表明,他们80%的研究报告提供给了外部投资者,有57.14%的分析师则是全部研究报告都提供给了外部投资者。
3%的最佳分析师认为,对内部服务更能体现自身价值,58%的人认为对外服务更能体现价值,其余39%的分析师认为内、外部服务同样重要,结果与2003年截然不同(图3)。
对公募基金的服务占据大部分分析师工作量的60%。《新财富》2012年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位分析师与41家基金公司的10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保持经常联系;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有27位基金经理曾致电分析师进行沟通。而2003年,55%的分析师在受访前3个月接到过10名以上基金经理的电话。
为了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分析师们的素质也须更为全面。在调查中,以前无人选择的严谨治学态度、与客户的交流沟通能力,如今被12%和17%的分析师所看重;而行业经验与背景、对行业的分析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对分析师来说则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企业管理层的评估能力也从2003年4%的支持率升高到了12%;也有人表示,自信是分析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图4)。
内部制度安排挑战分析师独立性
调查显示,受访分析师在2012年度平均为5家上市公司提供过财务或其他方面的咨询服务,平均为本公司投行部相关项目提供服务约4次。当评估对象变成公司客户而产生利益冲突时,分析师的独立性往往受到挑战。
此时,46%的分析师表示能坚定地保持客观独立性,相比2003年的30%有所提高但仍未达成行业共识;14%的分析师表示不会把研究报告提供给客户;不过,也有6%的分析师表示,会改变研究结论后提供给客户,显示其独立性的缺乏(图5)。有6%的分析师表示,公司有防火墙制度保证其不受外界因素所影响,可见保持独立不能仅靠分析师自身的道德操守,公司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是一大前提。
85%的受访分析师表示满意目前的职业,其中32.33%的人因为这是其兴趣所在,看重其宽松工作环境的占21.8%,职务发展空间和理想的收入水平则各得20.3%的支持率(图6)。在15%不满意这一职业的分析师中,35%的人表示主因是压力大;此外,有10%的人不满意这一职业,原因正是难以保证独立性(图7)。
薪酬冰火两重天
在怎样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四个选项中,37%的分析师选择得到客户和公众的认可,这一结果与2003年的40%基本一致;同时,选择更高职位的分析师从35%降到了18%,选择更高薪水的分析师则从5%升到了20%,可见,在分析师看来,其研究是否被认可,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反映在薪酬上(图8)。
满意分析师职业的人群中,有20.3%回答原因是收入理想;而不满意这一职业的人群,有15%表示是因为收入水平不理想。在所有回答薪酬问题的受访者中,59%的人对薪酬基本满意,但是对薪酬的总体满意度下降了15%,非常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析师各占6%(图9)。从两极化的回答中,不难猜出行业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年薪超百万的分析师只能是塔尖上的少数人。从《新财富》的调查可以发现,分析师的年薪最高可相差15倍(图10)。
40%的受访者认为,压力是其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图11)。工作压力的增高加上资源分配的不均,也许是分析师高流动性的一大原动力。出乎意料的是,教师、教授是分析师们最眼热的职业,如果能够让分析师选择第二理想职业,26%的人都愿意选择教职,其次受欢迎的是PE投资人、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董秘等“圈内”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