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塑造和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要求,推动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就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塑造和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 高职教育 人文素养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千百年来我们正是这样延伸和传承了诗词人文意识的精华,才有了较高审美境界。诗歌包涵丰富的审美因素:美的语言、意蕴、情感、形象能使学生感受、鉴赏到美,受诗歌潜移默化的陶冶就是学生感知和体会美的过程。当欣赏美成为一种习惯,成长为一种能力,升华到一种境界,那么美好的人文素养就会在心灵深处扎根,成为一种薪火相传的人文传统。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素养”则是平日的修养。“人文”最早在《易经》中出现:“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总的来说,“人文”、“素养”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加上人内在的品质和修养——人格、修养和气质、价值观和人生观、思维方式等。其实,人文素养是人自身不断修养,受主观或客观因素潜移默化诱导,在人文知识基础上建立,人格、气质和修养等内在品格内化,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理解、尊重,以及价值寻求和人文关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隐性外在化。
  (二)人文素养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人文为立人之本,科学为立世之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1、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
  目前的高职教育,由于盛行“能力本位”的实用和功利主义的观念,导致高职学生“有教育没教养、有电脑没头脑、有头脑没思想”,成为“工具人”和“机器人”,过于追求专业技巧,忽视人文素养培养,严重失衡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当今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发展不合拍,学生自身自由、全面和长远的发展受到限制。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既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弥补高职学生欠缺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平衡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丰富精神世界,明辨是非,抵御各方诱惑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许多高职学生由于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不同程度受到消极腐朽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价值取向倾向功利化,表现甚是明显。通过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乐观主义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抵御各方诱惑、明辨是非,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才能使学生在挫折和困境中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积极乐观地应对各种挑战。
  
  二、《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和提升的意义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人文意蕴
  对中国古典诗词蕴涵的整体性把握,心理和情感上的理解的养成,有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欣赏古典诗词的人文素养之美,并不是单纯指累积和背诵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和知识,更不是找些具体分析的材料就能把握古典诗词所引发的对生活和生命的审美体验,而是要将古典诗词的美感熔铸成生命的一部分。
  (二)古典诗词教学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从古代的风教开始,我国的教育就有用诗歌进行人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毛诗序》言:“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就是说诗歌的教化像风吹动万物一样自然亲切是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小时候就在母亲指导下受诗歌启蒙。他五六岁始学作诗,九岁已能“谙识声韵”,十六岁作“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青少年时代受到著名诗人江万里的诗教陶冶,形成宁死不屈的刚强性格和英勇就义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优秀的古典诗词具有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因而有立志、修德、养身的功效。
  诗歌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在于陶冶纯净美好的诗情,传承诗意流转的中国文化和温良敦厚的人文精神,领悟千年的文化心灵。在诗歌中,我们观赏绚丽的色彩,聆听撼人的节奏,品味温暖的情感,情趣盎然、亲切柔和,曼妙非常,却又深沉顿郁。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却用虚幻的手法展现,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诗歌:“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它运用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作为文学体裁的诗歌虽然是一种语言符号,却充溢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的灵魂。人们对诗歌的击节赞赏和倾心向往,从古至今,不曾因战乱飘零、斗转星移而更改。
  1.欣赏古典诗词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
  美学中所谓的审美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力。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审美过程,而在审美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就是审美感知。纯净美好的经典的古典诗词使学生的情绪沉浸在古典诗词营造的浓厚深刻的感情体验中,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日渐提升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在审美活动中促成学生自我新的审美经验的生成。学生欣赏古典诗词要深入诗词的意蕴,获得精神上自由、超越与愉悦感。古典诗词的教学,会使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形式、特质有一定程度的领悟。审美情感力要求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活动中富含理性,理解审美对象深刻的社会观念。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描绘的寒江独钓这样冷峭、高洁的鲜明画面和冷峻气氛激发起我们的情绪,我们可以深刻感受、理解和接受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峥峥傲骨和洁身自好的思想观念。在审美中,思想观念的理解是一种理性的接受,在理性认识阶段才能得到。
  2.欣赏古典诗词可以塑造高职学生的自我人格。
  青春躁动的学生厌烦一本正经、喋喋不休地说教,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信感觉,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而有着和谐音韵、精练语言和浓厚感情的古典诗词,吸引、感染和熏陶着青少年。
  传颂至今的古典优秀的诗词千百年来历经大浪淘沙和历史冲刷,超越物质世界直抵精神世界。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品味诗人的人格、品行及其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洗涤人们疲惫的心灵。读古典诗词,是一种绵延不断的声声不息的生命的相互感发。伟大诗人的造就必不可少伟大的人格。从杜甫透露着见证人文精神人格魅力的诗中,我们可以理解具有人文精神的中国文化。
  杜甫受儒家教育影响至深,思想中浸透仁爱精神,志在天下视安邦济民为自己的使命。杜甫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看作一种理想、使命。虽然杜甫的一生艰难困苦,但这种使命的陪伴激发志向和信心,使其升华成为一种积极向上、坚毅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使他直面惨淡的人生,培养了他高尚的人格。我们从杜甫身上体验到了鲜明的传统人文精神给予人格塑造的精神支持。
  在学生高尚人格的培养上,古典诗词汲取传统人文精华,激发学生的情志力量,使现实中傲慢而孤独的自我充分敞开,提供了走向和谐的人生境界和完善的自我人格的宝贵资源。
  
  三、《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中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采取的策略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和深刻人生实践的体验等多种途径都可以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人文素养重视由外而内的实践体验,强调自我心灵的体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引领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教出新意和深意。教师要依靠联想和想象,通过体会、揣摩和品味,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使学生理解古今相通、代代相传的文化心灵,感受古典诗词带来的审美享受,感受厚重悠远的人文精神。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领悟过程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吟诵法
  文艺史上的一个规律性的现象文学就是各种艺术形式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延续的声音是流动的时间。本质上,诗歌与音乐都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构成,诗歌也是声音吟诵和歌唱的。诗不仅是视觉的书面文字,而且是听觉的吟诵和歌唱。《毛诗大序》有云:“诗者,至之所之也,在心为之,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古典诗词的吟诵讲究音乐节奏的跳荡和旋律的回环,平仄有错、跌宕有致。
  诵读古典诗词,带领学生全面细致地理解感悟诗词本身,对时代背景进行透彻的把握,对诗词作者进行全面的了解,感诗人所感,触摸诗人人文精神的灵魂。在“入境”、“入情”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学生在品味诗作中的艺术形象时,会被艺术形象的打动而产生认同和感应,达到心灵之间人文精神的契合和情感交流。
  朗诵只是通过声音艺术提供一个平台和一种交流方式,使作为朗诵者的学生和诗人及其所作的古典诗词相融合,达到如醉如痴、浑然忘我的境界,得到人文情感的震撼和享受,真正做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诗歌教学中的基本理论方法之一。通过比较,既可以具体地了解诗歌之间的相似,又可以具体地了解诗歌之间的相异,为进一步分理解鉴赏诗歌提供客观依据,使学生更加透彻深刻地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风格特色、表现手法等。
  李清照的两首名作,其一为《如梦令》,其二为《声声慢》。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如梦令》以白描手法,清新别致的笔调,兴致盎然地写了花美、酒醉,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位活泼天真、热爱生活的少女形象,展现出她早期恬静、淡雅的生活情趣。《声声慢》写于词人的生活晚期,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之后,李清照用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诉说出内心的悲秋之情、秋索之意,欲说还休的心事倾泻无遗。就在这一比较之中,欢快与悲愁不言而喻,而学生对作家的前后期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家的经历及对艺术风格的影响等方面也会有一种完整而立体的认识。
  (三)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比如《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则把游览南京古城墙时拍的DV拿出来放映,亲切与历史的沧桑在对比中交融,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进入境界,从而增强对诗歌意境的把握。
  如教学《观沧海》时,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图画:辽阔苍茫的大海浩瀚接天、神奇壮观,在深秋的劲风中,叱咤风云的英雄登山远眺,刚毅的面容透射出诗人君临天下的志向,炯炯目光中透射出吞吐宇宙、海纳百川的霸气,使人身临其境地领悟到曹操谋定时局的博大情怀和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图。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很多,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远非一篇小小的文章所能概括。需要说明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这一核心,要以学生的接受为重点,结合教材和教师的特点,灵活运用,最终落实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养成学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总目标上。
  
  参考文献:
  [1]张承源.诗的趣味美[J].中华诗词.2005,(2).
  [2]黄万机.诗教·育才·家风[J].贵州社会科学.2005,(1).
  [3]雷素娟.古诗朗诵教学的技巧心得[J].语文教学研究.2005,(3).
  [4]曾成文.比较法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2006,(6).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国有商品经营型林场在市场经济下的森林资源资产保值与增值措施,并提出保值增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摘 要: 19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决定为所有家长提供选择学校的权利及全学区性择校计划,允许家长和学生在全州范围内跨区自由选择公立学校就读。时至今日,参与该政策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学生的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的来说,反对者们预期的负面效应并未出现。开放入学政策初步显示了积极的效应,并逐步赢得了公众的普遍支持。  关键词: 马萨诸塞州 开放入学政策 价值分析    有史以来,美国各州义务教育
对异黄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苯基苄基酮合成路线、重排反应、一锅法等,比较了上述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近自然林业的建设问题,阐明了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内容,并对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展望。
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前,组织者进行前期咨询,由具备相应条件的建筑师进行“建筑策划”,把握建筑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及空间形态,编制对方案投标人具有指导意义的设计标书(竞赛文
UOP公司2007年10月底宣布,计划在今后10年内发展其可再生能源和化学品业务部,成为前三位高收益生产部门之一。该项业务组建于2006年11月,业务部面向开发生物燃料,采用由UOP和炼制
期刊
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投标就要组织精干的投标班子做法工程成本预测,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成本,做好投标报价文件。在投标中适当运用投标技巧,从而达到中标、
本文论述了白云山林分改造的原因、措施及成效,对白云山林分改造作了初步综述,并对白云山的林分改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广大市民对白云山林分改造有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