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实施,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活跃了,师生互动频率加大了……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问题,有的教师由于太过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而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的教师由于片面追求课堂的气氛而造成了表面的热热闹闹,实则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停滞,有的教师把师生互动看成了简单的一问一答。所有这些都造成了课堂的低效。因此,我们教师理应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初中英语课堂而言,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有效进行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教师要对学情有准确的把握,对学生的接受知识状态、学习积极性等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有针对地确定交代知识的量以及难度分布等;其次,要对讲授的内容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对知识的内在逻辑及展现方式等有足够的准备。例如,在学习“what time is it?”这个句型时,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用硬纸盒制做一个简易的钟表,并在钟面上标出to和past这两个词的使用范围。课中,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就比较容易理解past和to的用法,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
1.用实物创设情境。在英语课本中有很多表示日常生活中实物的名词,如有关水果、学习用品、玩具、服装等类别的单词。如果教师在教学这类词汇时能通过实物来呈现给学生,就很容易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例如,在教学水果时,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带来各类水果,然后以此展开对话;教学学习用品的单词时时,可以随机利用学生的文具盒、书包等创设情境;在教学动物以及交通工具类的单词时,可以动员学生带来各种动物玩具、玩具车等。通过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或玩具来呈现情境,就可以在英语与实物之间建立了形象、直接的联系,课堂教学在形象化、生活化的同时,也情境化起来了。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单词的语义。
2.用肢体语言呈现情境。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运用各种生动的表情和逼真的动作来展现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进而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视觉感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出示“I am drawing a horse.”“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running.”这样的句子,老师一边在黑板上画画一边说出语句“I am drawing a horse.”接着叫一名男生或女生做出奔跑的动作,并描述“He/She is running.”这样,结合教师讲解,加上肢体动作就既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
3.用图片烘托情境。英语课本上有很多诸如factory, hospital, park, Supermarket等单词。在教学这类词汇时我们自然无法将这些建筑物带进课堂,这时就可以利用图片、简笔画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设计会话情境,让学生看图对话,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例如,在教学“Where is the hospital /supermarket/park...?“”It’s next to the…/It’s in front of the...”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街区建筑的图片直接出示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情境,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描述。这样学生就会在理解语言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图画自觉展开对话交流,既激发了学生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和调控的主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化,以及对学生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教师的应对性变化。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提问,必须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提问要优化设计。课堂提问只有紧扣授课中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掌握知识角度出发,设计出来的问题要有科学性、层次性,每一个任务中至少要有一个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捕捉最佳教育时机,随机设计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水平上向深入发展。
2.提问要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欣然沉醉其中而不知其累。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掘出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问要有梯度。提问最忌没有梯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而难度适中且有一定梯度的提问则很容易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设计有梯度的提问首先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要让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用问题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层层推进,起点问题要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终点问题要直至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季节”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T: now,let us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 It’s cool.
T: Can I wear my skirt?
S: No,you can’t.
T: What can I wear?
S: You can wear jacket/sweater/coat…
(提问多名学生后)
T: It’s cool today. But if the weather is warm, can I wear my skirt?
S: Yes, you can.
T: What about the weather like this?(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温度计,分别表示不同的温度,启发学生根据温度来判断天气情况,然后作出穿衣服的决定)What can you wear?
S: I can wear…
这样,通过不断深化的问题,既能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更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掌握并深化知识。
一、有效进行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教师要对学情有准确的把握,对学生的接受知识状态、学习积极性等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有针对地确定交代知识的量以及难度分布等;其次,要对讲授的内容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对知识的内在逻辑及展现方式等有足够的准备。例如,在学习“what time is it?”这个句型时,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用硬纸盒制做一个简易的钟表,并在钟面上标出to和past这两个词的使用范围。课中,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就比较容易理解past和to的用法,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
1.用实物创设情境。在英语课本中有很多表示日常生活中实物的名词,如有关水果、学习用品、玩具、服装等类别的单词。如果教师在教学这类词汇时能通过实物来呈现给学生,就很容易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例如,在教学水果时,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带来各类水果,然后以此展开对话;教学学习用品的单词时时,可以随机利用学生的文具盒、书包等创设情境;在教学动物以及交通工具类的单词时,可以动员学生带来各种动物玩具、玩具车等。通过这样巧妙地利用实物或玩具来呈现情境,就可以在英语与实物之间建立了形象、直接的联系,课堂教学在形象化、生活化的同时,也情境化起来了。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很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单词的语义。
2.用肢体语言呈现情境。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运用各种生动的表情和逼真的动作来展现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进而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视觉感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出示“I am drawing a horse.”“What’s he/she doing? He/she is running.”这样的句子,老师一边在黑板上画画一边说出语句“I am drawing a horse.”接着叫一名男生或女生做出奔跑的动作,并描述“He/She is running.”这样,结合教师讲解,加上肢体动作就既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
3.用图片烘托情境。英语课本上有很多诸如factory, hospital, park, Supermarket等单词。在教学这类词汇时我们自然无法将这些建筑物带进课堂,这时就可以利用图片、简笔画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设计会话情境,让学生看图对话,这样就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例如,在教学“Where is the hospital /supermarket/park...?“”It’s next to the…/It’s in front of the...”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街区建筑的图片直接出示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逼真的情境,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描述。这样学生就会在理解语言含义的基础上借助于图画自觉展开对话交流,既激发了学生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和调控的主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节奏变化,以及对学生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教师的应对性变化。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提问,必须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提问要优化设计。课堂提问只有紧扣授课中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掌握知识角度出发,设计出来的问题要有科学性、层次性,每一个任务中至少要有一个问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捕捉最佳教育时机,随机设计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水平上向深入发展。
2.提问要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欣然沉醉其中而不知其累。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掘出他们学习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问要有梯度。提问最忌没有梯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而难度适中且有一定梯度的提问则很容易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设计有梯度的提问首先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要让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用问题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层层推进,起点问题要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终点问题要直至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季节”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T: now,let us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 It’s cool.
T: Can I wear my skirt?
S: No,you can’t.
T: What can I wear?
S: You can wear jacket/sweater/coat…
(提问多名学生后)
T: It’s cool today. But if the weather is warm, can I wear my skirt?
S: Yes, you can.
T: What about the weather like this?(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个温度计,分别表示不同的温度,启发学生根据温度来判断天气情况,然后作出穿衣服的决定)What can you wear?
S: I can wear…
这样,通过不断深化的问题,既能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更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掌握并深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