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巨著《环境塑造史论》之多角度透视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代先驱Geoffrey Jellicoe从事景观研究七十多年,著成《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一书,从环境、历史、哲学等多个角度,对有史以来的人类景观进行分析。通过阅读此书对营造景观有了新认识,感慨颇多,谨写此文。
  关键词:环境;哲学;景观设计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可以说是Geoffrey Jellicoe及其夫人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景观建筑师、景观学、风景园林等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一个人的作品来源于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思想来源于他的人生经历。所以在解读Geoffrey作品之前先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1 人物生涯
  作者Geoffrey Jellicoe(1900-1996)是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代先驱,也是首届IFLA主席以及IFLA的终身名誉主席。从事景观规划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长达七十多年,其经历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发展关系紧密。
  2 设计理念
  Geoffrey认为设计与其环境的相关性是关键。在拿到项目的初期Geoffrey首先要找到场地的场所精神。在将场所精神定义下来后,再不加扭曲地对其进行设计规划。而他的大部分景观规划作品都属于环境设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态是其设计的主导因素。他在书中写道:今天,在先进国家,个人在其所拥有的家园住区之中产生、演化、并形成其个人信仰。对他存在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商业第一主义,并非战争、污染、噪音以及主要能源的消耗,甚至亦非断子绝孙的危险,而是由于鉴赏力的严重缺乏和历史上价值观念的相继解体毁灭所导致的盲目无知,而这种相辅相成的鉴赏力和价值观念正是那种单纯而伟大的理念的象征。[1]
  3 图书简介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一书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完整介绍了史前到十七世纪末的人类景观,分析探讨了古代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文明,并图文并茂展示了其景观特点。书本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的是现代景观,即从十八世纪西方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学派,到十九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景观以及二十世纪东西方景观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该书自1975年初版后,1987年、1995年出版了修订版,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影响遍及世界各国建筑界与景观规划设计界。总的来说,这是景观设计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值得我们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用心研读。
  4 研读心得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秩序被人类干扰,也需要人类去恢复。景观设计者作为一个协调自然与人类生存的中间人,要从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导“绿色革命”,建造适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而艺术具有其连续性。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一部艺术史也就反映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变迁。读一部历史不是单单为了阅读过去,而是要看看那些依然有生命力的东西,找寻为何有些东西只能短暂存在的原因。虽然“今人不见古时月”,但是对一些景观的感受却会心灵相通。有意或者无意,一些现代景观会出现类似于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样式或风格。这或许是“集体无意识论”的又一体现,但血脉相传,谁又能将自己同祖先完全割裂。下面我将按照书本的时间轴线,分三部分谈一谈我对此书的理解。
  4.1 史前到17世纪末部分
  公元前3万年到公元前1万年,在今法国与西班牙北部地方出现了画在岩壁上的图画。图案虽然简单,但与石头岩壁及山洞浑然一体。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景观艺术,其灵感只有通过可观察到的事情以及直接的体验来获取。没有几何,没有直角或是垂直线,一切出于直觉。洞穴壁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人类开始了对景观的最初构思。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从丛林中走出成为了农耕者。随之而来的农耕文化从美索不达米亚,沿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向西传播。当人们头顶不再是树林遮蔽,而是湛蓝苍穹的时候,便开始了对新事物的冥思苦想。思索的之中诞生了两个概念,诸神和极乐世界。前者反映了人类天性中的理想,后者则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环境的理想追求。于是人们开始搬运土石, 构建山体,建造石头群一类的用于宗教或者天文等其他用途的纪念性景观。金字塔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景观,它既是一座圣山——其顶部居住着一位神灵,又是一座天文测算和观察研究的观象台。同时,人们对灌溉这一生产活动进行了思索,从而产生了最初经过设计的园林。模拟农业布局,于围墙之内做几何形园林平面,内容就是灌溉的水渠和树木。而亚述人统治时期随着马的驯养,出现了最早的狩猎苑囿,这是最早扩展进入环境中去的景观园林的表现。谈及东方文明,Geoffrey认为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由于自然原因而分隔,又随着宗教的传播而渗透。印度文明的基础是宗教,中国文明依据的则是伦理。中国的文化发端赖于大陆,其中包括日本文化。禅宗冥想园林中的京都龙安寺大概算是最为玄奥的园林。寺内景色被严格限制在景区框架之内,地面铺撒发亮的石英砂,砂上布有十五块石头,分别由五块、两块、三块、两块和三块组成五组。石群看似随意布置,实则由数学关系控制,它给观者传达了一种和谐静谧的现实感觉,园内一侧设有用于冥想的凉廊。
  4.2 现代景观部分
  到了十八世纪,西方文明逐渐开放,科学思想深入人心,宗教失去了它的部分信徒,人们开始追求理性。西方古典主义、中国式和英国式三大流派混合在一起推动了景观设计的发展。西方的古典主义风格主要受意大利和法国的影响。意大利的巴洛克式风格多在这一时期的建筑上体现,而法国则以凡尔赛宫和杜勒瑞斯市为代表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景观设计。两者结合在一起,借助于几何学推动了规则空间的发展,林荫大道是这一开放空间的主要元素。德国为这一时期景观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景观和庭院花园中运用了多种大胆甚至荒诞的表现形式,充满了新奇性与独创性。古典主义独裁统治的理念在德国的一些独立小公园中发展到极致。这些小公园凭借其独创性,试图营造超越凡尔赛的“凡尔赛”。其典型代表有卡尔斯卢厄和威廉姆斯霍尔。卡尔斯卢厄是为了纪念马格瑞夫·卡尔·威廉姆所建,以宫殿为中心,向四面放射三十二条林荫大道,庄严规整,散发着集权的欲望。英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换。景观更多展示的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荒原旷野自然美的朦胧意识,以及错综复杂的空间感受。
  4.3 设想未来景观
  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在变,但人类心灵对于几何比例所呈现出的静谧安宁依旧青睐。古典主义哲学意在用理性取代人类无意识思维中陈旧的东西,而浪漫主义则要激发人们的本能。正如Geoffrey在书中倡导:景观设计要把人类的情感导向浪漫主义,导向这种生命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Geoffrey and Susan Jellicoe.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刘滨谊,主译.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邹童(1989—),女,山东日照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规划与设计。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发生出血者应用宫颈注射缩宫素和舌下含化米素前列醇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发生出血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深入彻底地理解句子含义,特别是要准确把握某些表意模糊的句子.绝对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未必精彩,相
艾略特的《荒原》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诗篇。诗中反映西方世界人们精神世界的荒凉和人们精神存在分崩离析的状态,即在精神意义上,20世纪的西方世界是一片荒原,从而使得人们的存在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逐渐开始关注对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习一样乐器,而钢琴则是很多家长的首选。在我们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经济尚属发展中
从二维非均匀介质中的声波方程出发,采用三维点源作为震源,提出了一种求解井间2.5维逆散射问题的迭代算法.其中,入射场与格林函数皆采用Maslov渐近理论予以计算,以避免非均匀
<正> D优68系四川农大用D62A与多系一号组配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我乡于2001年在济村村、三村村、神坛坝等村示范种植498亩,其中烟后稻239亩,中稻259亩。表现高产、抗病、优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发生异常, 均可导致心悸。心悸常见的病因有心脏搏动增强、心律失常和心脏神经
本文通过对中文小说对话的实例分析,指出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的理论对汉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更好理解文学作品和实际生活中的对话.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原发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大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目的分析护理责任制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