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2.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 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A题组新编rn1.(1)已知复平面上的不同三点Z1、Z2、Z3分别对应复数z1,z2,z3,若 (z2-z1)2+(z3-x1)2=0,则△Z1Z2Z3的形状是--.
倾诉 一天深夜,一个陌生女人打电话来说: “我恨透我的丈夫。” “您打错电话了,”我告诉他。 她好像没听见。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一天到晚照顾五个孩子,他还以为我在享福
期刊
目的探讨豹皮樟总黄酮(TFLC)对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以酒精联合脂肪乳剂灌胃,每天2次,连续6周,制备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给药组同时灌服相
试题  (2 0 0 3届全国 10 0所名校高考模拟试题 )已知 f (x) =ax2 +bx +c,其中 a∈N+,b、c∈ Z.(1)当 b2 a时 ,在 [- 1,1]上是否存在x,使得 |f (x) |b成立 ?(2 )当方程 f (x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利用即时定义 ,创设新颖的情境 ,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应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充分体现在数学科高考中以能力立意命题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文本,根据不同学段,设定相应的概括能力培养目标,依据不同文本特点,发掘适切训练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概括能力。  关键词:文本;培养;概括能力“概括能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是超越语文的。在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中,“理解”居于核心地位;在阅读“理解”中,“概括”能力又是最基本的智力技能。那,如何借助文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一、依据年段,设定相应的概括能力训练目标  小
1.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rn(1)在函数y=sin2x,y=sinx,y=cosx,y=tgx/2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函数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rn(1)5(4+i)2/i(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