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优质稻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调整种植业结构,探讨农业耕作制度,推广马铃薯—水稻二熟制模式。从前作马铃薯栽培通过精细整地、选用良种、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管理、病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后作优质稻应用精量播种、宽行稀植、好气灌溉、精确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出马铃薯—优质稻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质稻;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 .7;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89-02
  大洋镇位于福建省永泰县西部中高山地区,海拔高度630 m,年降雨量1 450 mm,年均气温16.6 ℃,全年无霜期270~285 d,单季稻种植面积670 hm2,种植结构单一。为探讨耕作制度,从2010年开始,笔者开展马铃薯—水稻栽培耕作制度模式探讨。茬口安排:马铃薯播种期2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100 d左右;水稻5月初播种,6月上旬移栽,9月下旬收割。累计推广面积达221 hm2,水稻平均产量为8 250 kg/hm2,马铃薯22 545 kg/hm2,产值达60 822元/hm2,比单纯种植水稻模式产值24 750元/hm2增加36 072元/hm2,增加145.7%,经济效益显著。现将马铃薯—优质稻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前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1.1 精细整地,深沟高畦
  在单季稻收获后冬前进行翻耕晒白、开沟起垄,为前作马铃薯生长作准备。马铃薯是块茎作物,根系穿透力差,选择土壤疏松、表土深厚、富含有机质砂壤土质田块。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耕层愈深,增产效果愈显著。深沟高畦:畦宽90 cm、高30~35 cm,沟宽20 cm。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
  1.2 选用良种
  马铃薯选择生育期短、耐湿性好、适应性广、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中早熟品种,主要有中薯三号、紫花851和闽薯1号等品种,种薯要求品种特性鲜明,表皮光鲜,无病虫害。种薯切块种植,能节省种薯用量,破除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切块时按芽眼切,切成20~30 g为宜。切种薯时,易通过切刀传病,引起烂种、缺苗及增加田间发病率,用2把刀轮流使用,切块刀具要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以防传染。种薯切面用草木灰涂抹放置2~3 d晾干,伤口愈合后即可种植。
  1.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地温是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当地气温稳定在7 ℃时即可播种,本地以春种为主,兼顾后作,在2月上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5月中下旬收获,地膜覆盖栽培比一般栽培可提早15 d左右上市,价格也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也好。
  采用高垄双行合理密植,一般播种4.50万~4.95万穴/hm2,用种量1 875 kg/hm2。垄栽马铃薯具有出苗早、病害轻、烂薯少、大中薯比例多等优点。
  1.4 科学施肥,合理管水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料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的原则。基肥施农家肥9~12 t/hm2、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鉀复合肥270 kg/hm2,整地时混合施入。追肥分2次进行,第1次在齐苗时结合除草松土施农家肥7 500 kg/hm2、尿素12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90 kg/hm2;第2次(现蕾期)结合培土施尿素75 kg/hm2和硫酸钾复合肥90 kg/hm2,或者单一用硫酸钾复合肥300 kg/hm2;后期看苗施肥,及时培土,一般培土2次,第2次在植株封垄前结合清沟厚培土,以防匍匐茎伸出地面变成普通枝条和结薯后薯块外露变绿,影响品质。
  马铃薯需水大,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播种时土壤要保持湿润,促进发芽,苗全芽壮。发棵期水分要充足,以促为主,促地上带地下。发棵后适当控水以利于适期转入结薯,结薯期需水较多,土壤保持温润状态,促地下控地上,促控结合,延长结薯期,促进薯块迅速膨大,夺取高产。雨季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积水。
  1.5 防治病虫害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有早疫病、晚疫病[1]、枯萎病,蚜虫、蝼蛄等。在马铃薯现蕾前后要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早疫病、晚疫病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并摘除附近植株上的病叶就地深埋,撒上石灰,对病株周围50 m范围内植株喷施药剂进行封锁控制,隔5 d再喷1次,连续3次。进入现蕾期开展大田普查,发现中心病株的田块选用内吸性杀菌剂,如精甲霜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等交替轮换喷药防治,现蕾至开花初期,在阴雨来临之前喷施2次保护性杀菌剂,虫害主要用辛硫磷和乐斯本等喷杀。
  1.6 适时收获
  春种马铃薯茎叶由绿色变淡黄色,植株下部叶片干枯,意味着已经成熟,或茎叶75%枯黄即可收获,一般在5月中下旬。选择晴天进行收获,起薯后精收细拣,剔除病烂薯,避免机械损伤,移至阴凉通风处晾干。
  2 后作优质稻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水稻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杂交组合,如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泰丰优3301等杂交组合,生育期150 d左右。
  2.2 精量播种,培育壮苗
  根据前作马铃薯收获时期,水稻播种期安排在5月初,做到精量播种,秧龄30 d,播种量一般为120 kg/hm2左右,确保移栽秧苗带蘖率和带蘖数高。采用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大泽镇马铃薯—优质稻耕作模式,采用相对集中防虫网育秧,即划片集中育秧,便于秧田管理提高秧苗素质,达到壮秧目的[2]。
  2.3 宽行稀植,定量控苗
  根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途径,着力培育适龄壮秧,合理控制基本苗,尽可能通过提高单株成穗率攻取高产目标,一般插植规格为20 cm×20 cm或13 cm×30 cm宽行窄株插秧,确保插24万丛/hm2左右,丛插2粒谷,基本苗达90万~120万株/hm2。   2.4 好气灌溉,适时烤田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以湿润灌溉为主,做到浅水插秧、返青、促蘖,到施分蘖肥前要求田面湿润,结合施肥灌浅水,达到以水带肥目的。适时够苗时(分蘖数达300万个/hm2)或到时(插后25~30 d)进行烤田,营养生长过旺的适当重搁田,烤田标准以田面出现鸡爪裂或人踩不陷泥为度,到水稻圆秆拔节及时复水,后期干干湿湿,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直至成熟[3]。
  2.5 精确施肥,提高肥效
  掌握“攻头、稳中、保尾”原则,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科学配比。由于前作为马铃薯,土壤肥力好,要求施纯N 195~210 kg/hm2,N∶P∶K=1.00∶0.45∶0.80左右。基肥施纯N 975 kg/hm2,占总氮肥量的50%,一般施地产复混肥(12-5-8)8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移栽后6~7 d,施分蘖肥,占总氮肥量的35%左右,施复合肥(15-15-15)300 kg/hm2 尿素75 kg/hm2,根据土地保肥状况分蘖肥可1~2次施。穗肥在倒2叶出生时施用,如水稻长相较健壮,叶片挺直,长短适宜,可适当多施。如水稻生长较旺,叶片过长,可少施或不施。一般施尿素37.5 kg/hm2左右。破口至齐穗期结合防治病虫,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2.25 kg/hm2对水900 kg/hm2,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4]。
  2.6 综合防治病蟲害
  秧田期间重防稻蓟马危害和黑尾叶蝉传播病毒病,用恶霉灵防秧期烂种烂秧,在秧苗移栽前3~5 d喷施1次长效农药,秧苗带药下田。大田期间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最佳时间,严格掌握防治指标,选用对症农药适时防治,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防治重点病害有纹枯病、叶瘟、穗颈瘟、稻曲病,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等。在使用药剂上:纹枯病可选用井冈霉素;稻瘟病选用三环唑;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选用丙溴磷、乐斯本,稻飞虱可选用吡呀酮或噻嗪酮。高海拔地区雾大露重,建议在水稻抽穗前用爱苗防治稻曲病1次。
  3 参考文献
  [1] 王冬梅,余秋林,王泽英.盐源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3):131-132.
  [2] 罗世钦.中浙优8号在尤溪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4(1):54-55.
  [3] 胡润基.优质杂交晚稻泰丰优3301在长汀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3):55-56.
  [4] 向桦,陈芬,向军,等.龙山县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3):206-208.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农地确权制度红利的最终实现仍依赖于对经营主体的选择.为此,进行效率分析,以及选择适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类型,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制度效率和分工效率等两个方面进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近十年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每年以下发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来统领指导整个“三农”工作.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
期刊
36%草除灵.精喹悬浮剂在移栽油菜田使用,可有效地防除看麦娘、罔草、繁缕、雀舌草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用药量900mL/hm2,施药后120d对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仍分别达85.4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