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敬酒不吃吃罚酒。多数人都知道,吃药前后喝酒就等于吃“罚酒”,因为药物+酒互相作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药物与酒是冤家。然而,有些药物+酒却会增强药效,有利于改善病情,因此,这种情况下药物与酒也就成为亲家了,比如,喝各种药酒,就不是吃“罚酒”,而应算是吃“敬酒”了。关于哪些药物+酒=冤家,哪些药物+酒=亲家,请看下文分解。
酒、药碰头,冤家对头
不少西药使用前后均不宜喝酒,因为药物与酒互相作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
戒酒硫样反应酒精(乙醇)吸收入血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为乙酸;乙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体外,这样就不容易醉酒。但有些药物具有戒酒药(双硫醒)一样的作用,有抑制乙醛脱氢酶的功能,于是乙醛不能够变成乙酸,遂堆积在体内而引起乙醛中毒,便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这就称为“戒酒硫样反应”。这类药物有头孢菌素、甲硝唑、痢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等。
酒后服安眠药的风险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能易发生中毒甚至致命,乃因酒精本身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酒后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大脑迟钝。若酒后再服用镇静催眠剂,犹如雪上加霜。此时即使血中的酒精和安眠药各自都未达到中毒剂量,但二者会产生协同效果,从而增加毒性,使人呼吸麻痹甚至致命。如服用安定、眠尔通、利眠宁、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后喝酒就非常危险。
酪胺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有些酒(如葡萄酒)含有丰富的酪胺。在正常情况下,酪胺可被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所破坏。可是有些药物(如异菸肼、利血平、优降宁及抗癌剂甲基苄肼等)却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于是酒中的酪胺未被破坏而大量蓄积,酪胺就会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于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出血。
药物与酒合伙“袭胃” 阿司匹林、消炎痛、扑热息痛等,它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有这方面的“伤胃”作用,于是两者协力“袭胃”,遂可导致胃炎、胃溃疡或胃出血。
酒精干扰药酶而影响药效 长期喝酒能促使药酶分泌,使药酶的活性增强;于是,导致某些药物的代谢加速,使药物的药效降低。这类药物中常用者有安乃近、保泰松和苯妥英钠等。长期酗酒又会伤肝而抑制药酶分泌,导致某些药物代谢减慢,遂使药物蓄积,药效增强。如服用D-860、降糖灵、优降糖等,服药期间又同时饮酒,往往由于药效增强而引起低血糖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酒,药相助,药效卓著
上面提到服用某些药物时应当忌酒,但是,并非所有西药跟酒都是“冤家对头”。有些西药也有跟酒互相协作而发挥药效的例子。比如内服的酊剂,就是药物通过酒精浸渍或溶解在酒精中配制的。常用的有胃肠解痉药颠茄酊,健胃药橙皮酊、复方龙胆酊等等。中药与酒的协同作用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以酒为药引;其二是药酒。
酒为药引:用酒送服中药,可借助酒的辛热之性,缓和药物的寒性,以调整中药的性味:并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药上行,使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的经脉,以增强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如“通窍活血汤”,需用酒和水同煎,既可取酒的温通生阳作用,帮助疏通经络,促进瘀血消散,又可以取酒的轻清上扬特性,载药直达头面部,以发挥其药效。再如丹参虽具活血化瘀作用,但其性味苦寒,而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故丹参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于酒的辛热之性,增强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还有川芎、当归、威灵仙、牛膝等祛风湿止痛的药物,用温酒送服,用可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功,更便于药物直达病所,更快地发挥疗效。
药酒:药酒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单味中药药酒和复方中药药酒。单味者针对性较强,方便选择使用。如枸杞子酒,桑葚酒,有补肾功能,少量常饮有壮腰强肾效果;大枣酒乃补血益气、强心安神的佳品;陈皮酒,少饮有健脾、止咳化痰之功;等等。
复方中药药酒名目很多,有的药味数量多达100种,少的也有2~3种。其药性繁杂,治疗针对性较单味者差。但其适应证比较广泛。如史国公药酒,含玉竹,鳖甲,白术,牛膝,桑寄生,蚕砂,川芎,防风,木瓜,当归,红花,甘草,羌活,独活,续断,鹿角胶,红曲等17昧中药,有祛风除湿、养血活络之功,主治四肢麻木、骨节疼痛、风寒湿痹等症。再如桑枝酒,有桑枝等10多味中药配制而成的。它有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之功。主治湿热痹痛、口渴心烦、筋脉拘急等症。
酒、药碰头,冤家对头
不少西药使用前后均不宜喝酒,因为药物与酒互相作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
戒酒硫样反应酒精(乙醇)吸收入血后,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为乙酸;乙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体外,这样就不容易醉酒。但有些药物具有戒酒药(双硫醒)一样的作用,有抑制乙醛脱氢酶的功能,于是乙醛不能够变成乙酸,遂堆积在体内而引起乙醛中毒,便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这就称为“戒酒硫样反应”。这类药物有头孢菌素、甲硝唑、痢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等。
酒后服安眠药的风险酒后服用镇静催眠药能易发生中毒甚至致命,乃因酒精本身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酒后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大脑迟钝。若酒后再服用镇静催眠剂,犹如雪上加霜。此时即使血中的酒精和安眠药各自都未达到中毒剂量,但二者会产生协同效果,从而增加毒性,使人呼吸麻痹甚至致命。如服用安定、眠尔通、利眠宁、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后喝酒就非常危险。
酪胺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有些酒(如葡萄酒)含有丰富的酪胺。在正常情况下,酪胺可被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所破坏。可是有些药物(如异菸肼、利血平、优降宁及抗癌剂甲基苄肼等)却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于是酒中的酪胺未被破坏而大量蓄积,酪胺就会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于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出血。
药物与酒合伙“袭胃” 阿司匹林、消炎痛、扑热息痛等,它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有这方面的“伤胃”作用,于是两者协力“袭胃”,遂可导致胃炎、胃溃疡或胃出血。
酒精干扰药酶而影响药效 长期喝酒能促使药酶分泌,使药酶的活性增强;于是,导致某些药物的代谢加速,使药物的药效降低。这类药物中常用者有安乃近、保泰松和苯妥英钠等。长期酗酒又会伤肝而抑制药酶分泌,导致某些药物代谢减慢,遂使药物蓄积,药效增强。如服用D-860、降糖灵、优降糖等,服药期间又同时饮酒,往往由于药效增强而引起低血糖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酒,药相助,药效卓著
上面提到服用某些药物时应当忌酒,但是,并非所有西药跟酒都是“冤家对头”。有些西药也有跟酒互相协作而发挥药效的例子。比如内服的酊剂,就是药物通过酒精浸渍或溶解在酒精中配制的。常用的有胃肠解痉药颠茄酊,健胃药橙皮酊、复方龙胆酊等等。中药与酒的协同作用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以酒为药引;其二是药酒。
酒为药引:用酒送服中药,可借助酒的辛热之性,缓和药物的寒性,以调整中药的性味:并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药上行,使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的经脉,以增强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如“通窍活血汤”,需用酒和水同煎,既可取酒的温通生阳作用,帮助疏通经络,促进瘀血消散,又可以取酒的轻清上扬特性,载药直达头面部,以发挥其药效。再如丹参虽具活血化瘀作用,但其性味苦寒,而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故丹参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于酒的辛热之性,增强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还有川芎、当归、威灵仙、牛膝等祛风湿止痛的药物,用温酒送服,用可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功,更便于药物直达病所,更快地发挥疗效。
药酒:药酒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单味中药药酒和复方中药药酒。单味者针对性较强,方便选择使用。如枸杞子酒,桑葚酒,有补肾功能,少量常饮有壮腰强肾效果;大枣酒乃补血益气、强心安神的佳品;陈皮酒,少饮有健脾、止咳化痰之功;等等。
复方中药药酒名目很多,有的药味数量多达100种,少的也有2~3种。其药性繁杂,治疗针对性较单味者差。但其适应证比较广泛。如史国公药酒,含玉竹,鳖甲,白术,牛膝,桑寄生,蚕砂,川芎,防风,木瓜,当归,红花,甘草,羌活,独活,续断,鹿角胶,红曲等17昧中药,有祛风除湿、养血活络之功,主治四肢麻木、骨节疼痛、风寒湿痹等症。再如桑枝酒,有桑枝等10多味中药配制而成的。它有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之功。主治湿热痹痛、口渴心烦、筋脉拘急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