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欣见万历版罗教宝卷全帙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罗教,是明朝罗梦鸿创建的一种民间宗教。弟子将其言论陆续记录为宝卷“五部六册”,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刻版印行。以后,明清两朝多次翻刻,但由于岁月推移,执政者严禁私习罗教,加以“五部六册”分为六本,容易散落,致使留存人间的稀似晨星。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仅复旦大学藏三本、北京图书馆藏两本、山西文物局藏一本。当年,郑振铎先生刻意搜求民间通俗文学刻本,于罗教宝卷也仅收得两本。最近,我在浙江兰溪市方衡君先生家中,竟见到“五部六册”齐全的万历元年(1573年)版罗教宝卷,叹为观止,特予介绍。
  罗梦鸿出生于正统七年(1442年),卒于嘉靖六年(1527年),山东莱州府即墨县牢山人,世代归属北京密云卫古北口军籍。三岁丧父,七岁丧母,由婶娘抚养成人。二十八岁开始求师访友,潜心修道,历时十三年,至四十岁自悟成道,创“罗教”。信徒奉为祖师,故也名“罗祖教”,又名“无为教”。
  罗教为便于向群众传教,将教义写为讲唱文学的“宝卷”,分《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证钥匙卷》、《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巍巍不动太(泰)山根深结果宝卷》五部。由于《破邪显证钥匙卷》分上下册,故合称“五部六册”。
  
  据当代学者搜集的资料,罗教宝卷历次翻刻的散出本,在傅惜华、普荫堂及日本人吉冈义丰、泽田瑞穗等私人手中,也有零星收藏。奇怪的是,公家收藏也好,私人收藏也好,万历元年版一本也没有,竟是空白。那么,世人从何得知有过万历元年版呢?原来,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江西有个和尚普信,见到万历元年版,曾据以翻刻。方衡君先生所藏万历元年本全帙,使“难见庐山真面目”、隐身430余年的珍品,得以重新面世,实属快事。
  这套罗教宝卷,“五部六册”俱全,一册不少,一页不缺,一字不损,品相之好,令人惊叹。宝卷系厚白绵纸精印,经折装,每册200页至332页不等,每页4行,每行15字。字体正楷,书写端庄,刻工精细,墨色漆黑,字大行疏,十分醒目。每册开头有5页印佛说法图(图1),与南宋梁楷画佛说法图颇为相似。在佛教印制的经卷前,往往刻附佛像,一般只印扉页,此书每册连印五页,显得特别庄重,况佛像绘制水平甚高,刻工更好,于原作毫发无损,实属难能。明代版画,以安徽为佳,此书系山西“大同府蔚州积善堂”刻印,足见当时山西的刻版技术也很高超。
  
  佛像之后,有三页分印三块龙牌(图2)。第一块书:“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第二块龙牌上贴有黄纸,用泥金书:“皇帝万岁!万万岁!”第三块书:“六合清宁,七政顺序,雨阳时若,万物阜丰,亿兆康和,九幽融朗,均跻寿域,溥种福田,上善攸臻,障碍消释,家崇忠孝,人乐慈良,官清政平,讼简刑措,化行俗美,泰道咸亨,凡厥有生,俱成佛果。”从第九页开始是宝卷正文(图3、4),正文空白处,往往添刻一些“八宝”、“九锡”之类的小插花,增加美观。卷末有书牌(图5):“重刊四字头新板大字,照古板原样对写,一字无差方刊印行。恐谬言此板有差错字样,谨将五部祖意一堂,总计字数七万四千二百六十五字开具……大明万历元年正月吉日,积善堂重刊印行。”这里说的“古板”,当指正德四年(1509年)的初版本。“原样对写”,当指按原板照式摹写。书牌后面,附有一页佛国护法韦陀画像。
  “五部六册”,每册长37厘米,宽17.5厘米。封面、封底用厚纸板,外包绿地白花织锦缎,上贴红纸方块,分书“苦功悟道”、“叹世无为”、“破邪上卷”、“破邪下卷”、“正信除疑”、“太(泰)山根深”(图6)。每册复用蓝绢包纸板的护书六合函套包裹。函套外面,贴有红纸,分书六册名称(图7)。然后六函一叠,用蓝色织花丝带、竹制别子扎缚,成为全帙。
  这套罗教宝卷,除封面、封套红纸上用墨笔书写的字迹略有磨损外,其余纸张墨色,锦缎丝带,十分完整,足见430余年来,虽数易其主,但都受到精心保护,避过天灾人祸,连蠹鱼也未曾“光顾”。特别是三根竹制别子,已变成棕色,仍完好无损。
  通过对罗教宝卷的浏览,我得出几点概念和感想:
  
  (一)罗梦鸿的宗教思想,颇多吸取于佛教。以佛教禅宗心性论来阐释生死问题,寻求“了脱生死”的途径。以“无念”为宗,“心若无念,即披云霞,圆明一点,春来树树花。”要求内心世界绝对自由,进入“无为”状态,达到“无为无不为”的美妙境界,故“罗教”又称“无为教”。罗梦鸿又名“罗清”、“罗静”,如把“清”、“静”与“无为”结合起来,“清静无为”,正是老、庄的中心思想。在罗教五部中,越到后面,采纳的道教思想越为明显。如说,“未有天地先有一,一者本是无极身。”“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为乾坤世界。”山东是孔、孟的老家,“五部六册”颇多反映儒教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特别是王源静补注“五部六册”所作的《开心法要》,在“凡例”七条中强调读者必须治戒,做到不杀生存“仁”,不盗为“义”,不淫邪为“礼”,不诳语为“信”,不茹腥饮酒为“智”。“仁义礼智信”,正是儒家奉行的道德标准。由此可见,罗教“五部六册”,是吸取儒、道、佛三教的混合体。
  (二)罗教除了混合性,又必然有其独特性。每个宗教都有他心目中的主宰:孔子、玉皇、如来佛、上帝、真主……罗教的主宰是罗梦鸿设计的“无极圣祖”。“无极”化生万物,故认为“无极圣祖”有控制万物、管理万物的无上能力。“无极圣祖”又称“无生父母”、“无生老母”,则成为膜拜的至尊女神。山东是儒教原生地,但并非儒教的一统天下,不但有佛、道,更有民间宗教,特别是白莲教,始于宋朝,历史最久。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山东女白莲教徒唐赛儿自称“佛母”,聚众叛乱,占领诸城、即墨等州县。朝廷花了很大人力、财力,才予平定。罗教既为六十年后的即墨人罗梦鸿所创,就一定要处心积虑,把自己和白莲教分割开来。他在“五部六册”中对当时的民间宗教白莲教、玄鼓教、弥勒教都作了批判。如说:“白莲教是邪气休要求拜,犯了法拿住你闪赚多人。烧坛纸信邪气愚痴迷种,信邪师下地狱永不翻身。”因而,罗教一度被朝廷认可,流传很广。山东一带,只知有“罗”,不知有“佛”。好景不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下令:“再不许私习无为教,自取死罪,杀无赦。”但罗教已有其一定的生命力,禁而不绝,“五部六册”仍有翻刻。唯刻印之精,包装之美,已不可能比拟万历元年本。现代学者认为,罗教体系严密、思想深刻,为任何其他民间宗教所能比拟。以致后来的民间宗教、道会门、帮派,都直接、间接向罗教学习、模仿、汲取,成为黄天教、一字教、大乘教、真空教……乃至青帮、一贯道的“嚆矢”。
  
  (三)唐、五代僧侣,深入民间宣扬佛法,致出现一种韵文、散文交织,有说有唱的“讲唱文学”,称为“俗讲”,至宋朝称“陶真”、“鼓子词”,元朝称“词话”、“货郎儿”,明清则演变为“弹词”、“宝卷”。现代学者认为,罗教的“五部六册”是存世最早的宝卷。他的唱词,以三、三、四字合成的十字句为多。如叹贫穷:“受寒冷,忍饥饿,其实难过;少衣穿,无饭食,求告别人。到人家,借口粮,低声下气;要不与,来到家,大小凄惶。见儿女,忍饥饿,如同刀搅;报怨生,报怨死,死了干净。爷看儿,娘看女,眼中垂泪;妻见了,儿女见,痛泪盈盈。”罗梦鸿考虑到民众知识低下,特将难懂的教义用排比、重叠、重复的形式予以讲唱,力求深入浅出,反复说透。例如,为了讲清“真空变化”,他设问:“老君夫子何处出?”自答:“本是真空能变化”。接着,连问“山河大地”、“天地日月”、“三千诸佛”、“天堂地狱”、“三十三天”、“盘古初分”、“春秋四季”、“天龙八部”、“五湖四海”、“一切万物”、“一切男女”……二十一个“何处出?”逐一回答:“本是真空能变化”(图8)。我们相信,一般善男信女,在夜深人静、烛光荧荧、香烟缭绕、磬钹伴奏的环境里,听善于说唱者漫声、反复说唱宝卷,定会在脑子里留下较深印象,收到宣卷的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罗教“五部六册”是研究我国民间宗教史、民间生活史、讲唱文学史、书籍版刻装帧史的第一手资料。而方衡君先生所藏万历元年版“五部六册”全帙,确为海内无双的珍品。其文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乃至经济价值,难以限量。余以垂暮之年,得见此沧海遗珠,实属眼福不浅,爰亟操笔为记,以告藏界同好云耳!(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前年,天津的一位古钱商告诉我他得到了一枚很稀少的镂空花钱,问我有没有兴趣。我说你把图片发给我看看再说,后来他把图发到了我的信箱。  初观此钱, 我眼前一亮。这是一枚从没有见过也没有资料记载的钱。此钱熟旧圆润,看铜质和包浆的色泽,时代应是辽金之物无疑。而且是一枚传世珍稀品,于是我决定买下这枚钱,尽管价格不菲。  这枚镂空钱上有一兔、一马、两鹰,这些动物的形象是写实的,十分生动传神。它们象征着什么呢?
期刊
笔者于前些年在市场上收集到一枚“咸丰元宝”宝川当百大钱。奇特之处是“咸丰元宝”的“宝”字,非“尔”宝和“缶”宝,而是双“王”宝,即“”。此钱为传世品,传世包浆。材质黄铜,直径49.6毫米,穿径7毫米,厚4.5毫米,重50克。    经查阅几本古钱图谱,均未有此钱。又查看了马定祥先生编著的《咸丰泉汇》一书,书中只有隶书“咸丰重宝”宝泉局“拾文”双“王”宝试样钱,仍未见到这枚双“王”宝大钱的踪影。  
期刊
《收藏界》2007年第7期91页,兰金顺先生《钱币四则(一)“朝鲜通宝”阔缘当十大钱》一文中这样写道:“朝鲜开国于公元1393年,高丽王朝李成桂将军废高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朝鲜。世宗李于1423年(明永乐二十一年)始铸‘朝鲜通宝’,仁祖李宗于1633年(明崇祯六年)也铸‘朝鲜通宝’,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铸造了当十大铜钱,分纪值和无纪值两种版别。纪值的背文为‘穿上一户、穿右一
期刊
在我国的民俗钱中,有种祝颂家庭的民俗钱。这类钱,多以“平安兴旺”、“子孙贤孝”、“合家欢喜”等吉语祝颂家庭美好吉祥。  近日,笔者获得一枚异形民俗钱(如图)。钱径6厘米,双面钱文。正书“诗书教子、忠孝传家”;背书“积金非宝、壹艺遗业”,钱文楷体。此钱铜质精良,铸工讲究,呈八边八角形状,约清末民初制品。  这枚异形民俗钱,与早期民俗钱不同之点有三:  1. 祝词有新意。明清以前的民俗钱,在祝颂家庭、
期刊
“崇祯通宝”背十二两试样大钱    公元1644年,也就是大明王朝思宗崇  祯十七年,这一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悲惨、最传奇的一年。因为一年之内,北京紫禁城的龙椅上先后曾坐过了三个皇帝。这三个皇帝分别是:思宗崇祯、大顺李自成、大清顺治。  这个史无前例的“经典之作”便是一怒为红颜而名扬四海的吴三桂一年之内易三主造就而成的传奇历史。有趣的是,紫禁城龙椅上一年坐过了三个皇帝,而吴三桂一年却换了三个
期刊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瓷业兴旺,青花瓷器成为主要品种,御窑厂的产品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润光莹,青花色调浓翠明艳,造型多样丰富,纹样精致秀美,在陶瓷史上久负盛名。但是人物图装饰极为稀少,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试从装饰艺术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永乐青花人物图的艺术特征    (一)永乐青花乐舞人物图扁瓶(图1,土耳其托普卡普·沙赖博物馆藏),图画通景式布局于瓶壁,描绘五个西域地区的民族人物在
期刊
笔者到旧城改造的拆迁工地收集藏品,在一位老爷爷的家中,发现了一件清代铜双鱼挂饰(见图)。据老爷爷介绍,这件铜双鱼挂饰,是他自儿时起,就看见祖父在开的杂货店的大门旁,每天都必须悬挂的一件吉祥装饰物,直到他父亲接管杂货店被公私合营后,才从大门旁摘了下来,收藏至今。  由于鱼与“余”同音,所以,自古以来鱼就被人们看作是吉祥物。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鱼形玉饰。举世闻名的“妇好墓”中,作为陪葬的玉器,就有
期刊
古徽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你信步走进一个村庄,就会翻起一页历史;随处踩动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时代。古石雕就是富有特定生命意义的艺术形式,是凝固的精神符号,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寻梦觅宝的平台。现介绍三对徽州石雕作品,以供石雕爱好者欣赏。  1.清代“岁寒三友”(即松、竹、梅)绣墩一对(图1),尺寸为28×19厘米。石雕构图简洁明快,严谨对称,采用镂雕工艺,景物恬雅,雕工简练,线条粗犷有力,系徽州民
期刊
1991年3月,在三门峡上村岭地区发现了大型且保存完好的邦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九号墓出土文物更是其中的精品,有关专家根据出土文物的特征认为此墓葬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九号墓出土文物在质地上有铜、铅、玉石、料、陶、骨、牙、皮革、麻布、竹、木等十余类各种饰物,其种类之多,学术价值之大,在中国两周考古上实属罕见,因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玉器是九号墓出土众多珍贵文物中很具特色
期刊
拜读了贵刊2007年6期上海王家年君《对二南雅化的补充》文章,受益匪浅。文中说光绪开炉钱一套十枚背字都是“宝泉”,但笔者的一枚“孔府大修”,其背文却是“天下太平”,并非“宝泉”。现简介如下:    直径4.46厘米,穿径1.20厘米,厚0.30厘米;重29克。  (责编:丁丑)  注:此钱背文“天下太平”钱文为对读,面文如按对读则不顺,意亦不对,故需商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