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来识别肝细胞癌(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寻找潜在的诊断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搜索并下载数据集,通过GEO2R在线分析工具计算差异表达基因,使用韦恩图在线工具识别数据集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选出关键基因(度值排名前十的基因)。使用GEPIA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评估关键基因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从选出的4个数据集(GSE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来识别肝细胞癌(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寻找潜在的诊断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搜索并下载数据集,通过GEO2R在线分析工具计算差异表达基因,使用韦恩图在线工具识别数据集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用DAVID在线工具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选出关键基因(度值排名前十的基因)。使用GEPIA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评估关键基因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从选出的4个数据集(GSE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hh、TNF-α、IL-6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对照组、轻度慢性牙周炎组、中度慢性牙周炎组、重度慢性牙周炎组各20例,切取牙龈组织进行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Shh、TNF-α和IL-6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hh、TNF-α和IL-6在慢性牙周炎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表达程度随着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并与牙周袋的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龈出血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Shh可能成为判断慢性
目的:观察IL-6干预后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其是否通过STAT3信号通路调控MMPs的表达实现该作用。方法:体外培养JEG-3细胞,实验1分为抑制剂组(5μmol/L STAT3活性抑制剂SD-1008)和空白对照组,处理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细胞中p-STAT3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2分为IL-6组(10μg/L IL-6)和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2组细胞处理1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失能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南省4074名老年人(≥60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39-2013)量表调查基本情况并评估其失能程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失能率为53.0%(2160/4074);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独居、每月经济收入、残疾、精神疾病、痴呆、慢性病数量、听力和视力与农村老年人失能有关(P<0.05);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带涤纶袖套的双腔导管用于慢性关节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关节感染患者(共计24例),其中15例为应用手术治疗及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对照组),9例为应用手术治疗后留置带涤纶袖套的双腔导管行局部给药的患者(试验组)。两组均行常规围手术期管理及手术处理,术后对照组经静脉应用抗生素,试验组经导管向关节腔注射抗生素。收集两组患者首次手术后复发情况、感染治愈经历的手术次数、累计应用抗生素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感染复发率低
目的:评价下颌第二磨牙牙体缺损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和纯钛烤瓷全冠修复效果。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牙合面Ⅱ类洞患牙51颗,分为2组:A组25颗,采用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B组26颗,采用纯钛烤瓷全冠修复牙体缺损。随访3 a,观察两组修复后的临床效果;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评价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修复体美观性、咀嚼效率、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2例在修复1 a后出现修复体脱落,1例在修复2 a后远中龈壁出现继发龋,修复成
目的:了解郑州市日均气温对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2013~2019年郑州市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大气污染指标,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日均气温与每日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郑州市日均气温与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均呈非线性关系。冷效应具有滞后性,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均在第4天开始出现,持续至第12天。热效应表现为急性,非意外死亡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均在当天最大,持续6 d。累积冷效应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心肌素(PI3K/MYOCD)信号通路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瘤(AM)细胞中的作用。方法:AM细胞分为PI3K/MYOCD siRNA组(转染PI3K/MYOCD siRNA)和对照组(未行转染)。qRT-PCR检测PI3K和MYOCD mRNA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I3K、MYOCD、AKT、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PI3K/MYOCD siRNA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发生间质性肺炎(ILD)的危险因素及DM-ILD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且符合Bohan/Peter分类标准的DM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由影像学专家根据肺部高分辨率CT对ILD进行形态学分型。将入选患者分为DM组和DM-IL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LD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比较2组的生存情况,并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49例DM患者,其中DM-ILD患者98例。ILD
目的:分析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联合剪切波式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行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7例共145个结节,采用TI-RADS分类、SWE检查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判定,分析TI-RADS分类联合SW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145个结节中病理检查共检出良性结节103个,恶性结节42个。TI-RADS分类(4b~5级为恶性结节)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881,特异度为0.932。良性结节
目的:比较非预期与预期卵巢低反应患者行多周期体外受精助孕的临床特征及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第1周期体外受精助孕、采用卵泡期长效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符合波塞冬低反应分组标准共1920例,比较非预期卵巢低反应年轻组(742例)、非预期卵巢低反应高龄组(557例)、预期卵巢低反应年轻组(235例)、预期卵巢低反应高龄组(386例)第1周期及后续周期低反应发生率和累积活产率,同时对影响第2周期单周期累积活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助孕周期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