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拳进于道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任何技艺只有由术上升于道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什么是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始祖认为道是还未分化的混沌之物,天地万物由道而生,所以道的境界是天地、生死、人我、胜负等二元对立的、二者区分还未产生的混一之物。随着道教的产生,丹道、经络及五行八卦等理论的盛行,不少人将丹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与经络、五行八卦作为道来追求,逐渐淡忘了道家始祖所论之道,以致不少武术家也将丹道、经络、五行等作为武道的目标来追求,认为拳进于道就是在武道的修习中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继而追求气通经络,讲究五行八卦等。佛教传入中国后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特别是汲取了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创造出最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虽然是佛教的一个支派,但却蕴涵了佛家与道家始祖思想的精髓。
  禅宗在中国的唐宋两代十分兴盛,以后就逐渐衰落了。由于近百年来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真正的禅宗在中国大地上消失怠尽(当今在中国流行的佛教主要是净土宗与密宗),这就导致近代的中国武术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大多局限于老庄、佛学、气、经络、五行、八卦的范畴,而真正了解禅宗哲学思想的人并不多。
  修炼禅宗的目的是要让人从各种名利、得失、恩怨、胜负、生死等二元思维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快乐。
  17世纪时日本的泽庵禅师和剑术家柳生宗矩等人将禅宗哲学应用于剑术创建了武道哲学,其代表作是《不动智神妙录》、《太阿记》、《兵法家传书》与《猫之妙术》等。
  武道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高境界的武者必须能跳出敌我、胜负、强弱、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也就是说要修炼到无敌我、无胜负、无强弱、无生死等二元对立思想的境界。因为只有能够超越胜负、强弱、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后,心灵才能获得自由。心灵超越二元对立思维得到自由后,肢体才能得到解放,从而能自然地发挥出应有的武功技能,试想一个受制于敌我、胜负、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束缚的人,面对对手时不但精神会紧张,肢体也会紧张,严重的甚至连手脚也不听指挥,其结局只能是失败。
  武道哲学认为要达到超越敌我、胜负等二元思维最根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修炼到无我,因为我不存在了,彼当然也就不存在了,从而敌我、胜负、强弱、生死等二元对立思维也就不存在了。这样人的心灵和肢体就会得到解放,得到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武技潜能战胜对方。所谓无我是指自我存在的意识消失了,这需要认真地进行心灵修炼才能达到。
  自我存在的意识从幼儿时代就开始产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为了生存竞争,人进入社会后,自我意识就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成年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晰的自我存在的意识。既然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而武道却要求无我(消灭自我存在的意识),那么,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只有少数以身心修炼为目的并追求术进于道的人,经过长期的心灵修炼才能达到无我的武道境界。但是,对于大多数习武的人来说,知道有武道的境界存在,他就有可能不再满足做一个只懂拳脚功夫的武夫,就会产生追求更高境界武术的愿望。
  武道是中国原始道家与禅宗哲学思想应用于武术的产物,虽然武道哲学是17世纪的日本人所创立,但它的根却在中国。所以,我们不应该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排斥它,而是应该将它拿过来学习借鉴,进而发展我们自己的武道哲学。
  总而言之,对于修炼武道来说,拳脚功夫虽然还要继续练习,但已经降到次要的地位,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心灵的修炼。金庸先生在给吴公藻的《太极拳讲义》写的《跋》中说:“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头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在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吧。”金庸先生虽然不是武术家,但由于他有很高的传统哲学修养,他能从哲学的高度领会武术的最高境界——武道,虽然他的话是针对太极拳说的,但他的话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武道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一说起武术的真功夫,人们想到的就是体育竞技、擂台竞技和搏击,而武道的境界是无敌我、无胜负,所以武术上升为武道后就成为一种修炼身心的工具,它已经走出了体育和竞技的范畴,成为一种具有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中国身心修炼术,虽然其仍具有极大的技击功能,但技击对于武道来说已降低到次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驴子过河的故事讲道:一头驴子驮着一大麻袋的盐过河,不小心摔倒在水里,由于一时无法站起来,便索性躺在水里休息。过了一段时间,驴子觉得背上的盐越来越
“山高育虎豹,海深孕蛟龙”,作为中华武术发源地的山东郓城,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风云人物,可谓群星灿烂。质朴、豪放的郓城人素以酷爱武术文化且功底深厚而著称,不仅习武的风气甚盛,而且拳术派别种类繁多。其中二郎拳门更因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演练风格,为广大武术界人士所喜爱。能够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拳种流派中长盛不衰、发扬光大,离不开二郎门严格的门规习俗和其崇武尚德、广结善缘的武风武德。  一、拳门门规  二
一、两仪论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两仪者,拳中鹰熊之势,防守进取之理也。前人见有鹰熊竞志,因取法为拳,防守象熊为阴,进取象鹰为阳。名为形意者,象其形而
“责任价格控制法”,是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综合管理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和控制论的基本理论,在企业经济系统中,以制定“责任价格”为核心,通过责任价格体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使企业在宏观控制中,保持和增强活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种方法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新体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正>十六字健身功是由申氏武技第三代传人李凯斌在继承申子荣(武术宗师、著名中医内务伤科专家)、褚衍臣(著名心意太极拳大师)传统十三字功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多年的武术健身
做好飞行人员的心理服务工作,有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更好地完成飞行任务。心理问题是人的心理机能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认知、情感、意志等个性化过程中出现的失调或失常,大
对产权结构的分析,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产权理论,是在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发现所有制问题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时,通过对正统微观经济学说根本缺陷的思考与批判,从交易成本中推演出来.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产权学说的核心——科思定理,并且认为,布坎南对科思定理的重新构造,是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演变的最后形式.作者认为,对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演变的考察,将对我们构造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有所启迪.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犯错误。甚至给别人造成伤害或损失、这时候,及时有效的道歉,往往能化解矛盾,融洽关系,增进感情。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却
练太极拳需选“气场好”的场地和方位。  “气”是什么?《素问》云:“气是生化万物之宗,人类赖气而生存。”  什么叫“气场”?现代“射电天文学”研究证明,气属于宇宙创生背景的“微波幅射”,也包括星体的“电磁幅射”。气质中包含“超微粒子”和“超微轻粒子”。这种“超微粒子”和“超微轻粒子”在宇宙物体内形成一种“超微粒子场”,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气场”。而人体通过运动、思维活动也不断产生“微粒子”和“微轻粒
六合八式,是少林寺镇山护寺秘传武艺——少林内廊秘法拳的母式拳法,其他诸如文功八式、武功八式、金刚八式、功法八式、转功八式、群战八式及六十四式跑打功等,都是由六合八式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