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探讨高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与认知失败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UCLA 孤独量表、认知失败问卷对湖南省某高职院校673名大学生进行問卷调查。结果显示:(1)女生的认知失败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认知失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孤独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认知失败呈显著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03%。上述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也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认知失败。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孤独感; 认知失败; 高职生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5
1 问题提出
认知失败是人在记忆、知觉和行为上的短暂性失误,从而导致错误产生(Broadbent,Cooper,FitzGerald & Parkes, 1982)。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认知失败的体验。比如,你进入房间却忘记了为什么进入这个房间,出门忘记关灯,没有注意到别人自我介绍的名字,你走路的时候经常会撞到人,或者撞到本可以避开的障碍物如突出的桌角。认知失败可以引起交通违规和引发交通事故,影响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工作失误(Wickens,Toplak, & Wiesenthal, 2008),容易引发大学生的不良情绪、降低生活满意度、提高不良行为发生率、影响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Carrigan & Barkus, 2016; Leung et al., 2019)。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师建国, 2009)。手机依赖者无法合理控制和分配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研究发现手机依赖较高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睡眠不足、抑制控制能力降低,出现认知功能受损(颜家妮, 2019; 祖静, 2017; Hadlington, 2015),更容易出现认知失败。
孤独感是指个体觉知到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实际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Weiss, 1973)。孤独感作为无聊倾向的一个因子,能预测认知失败的发生(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 同时,作为一种负性情绪, 孤独感与认知失败呈正相关(Payne & Schnapp, 2014)。对老年人的相关研究也显示,孤独感会影响其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语言和延迟记忆领域受损(库敏, 2020; 杨晓珊, 甄薇, 丁小婷等, 2019),使其出现认知失败的可能性更高。
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甚至成瘾会增加其孤独感(周丽,于世刚, 2015),比如过度使用和依赖手机将会导致大学生孤独感增强,越喜欢网络社交,越容易感到孤独。而高孤独感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身心损伤和不健康行为,睡眠质量较差,生活满意度较低,社会性功能下降,更多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常向东, 2019; 李笑燃,姜永志,张斌, 2018; Turan et al., 2020; Tan,Shallis, & Barkus, 2020)。因此,孤独感可正向预测认知失败,且在手机依赖和认知失败之间可能起着中介作用。
资源超载理论认为当有限的认知资源被一项活动占用时,难以分配注意力到其他活动中(Head & Helton, 2014)。当产生手机依赖时,过多的时间和资源被手机占用,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归属感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可能会使有孤独感体验的人动用更多的资源去获得归属感(Mellor, Stokes, Firth, Hayashi, & Cummins, 2008),因而可能容易出现分心和注意力分配不足。综上,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手机依赖对认知失败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孤独感在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认知失败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认知失败之间的相互关系。高职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几乎直接就业于生产一线,极少数选择继续深造。如前所述,认知失败容易给生活生产带来不良影响,探讨认知失败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将有助于预防认知失败的发生。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影响因素对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指导性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某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共九个学院)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7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673份,问卷有效率为96.14%。其中男生335人(49.78%), 女生338人(50.22%)。 大一240人(35.66%), 大二221人(32.84%), 大三212人(31.50%)。独生子女101人(15.01%), 非独生子女572人(84.99%)。被试平均年龄为19.2±0.58岁。调查时间是2019年9月16日至9月20日的晚自习时间, 由主试现场指导学生网上填写问卷。
2.2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由熊婕等人(熊婕,周宗奎,陈武, 2012)编制。量表共16道题,包括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四个因子,采用Likert 5 点计分方式(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 总分越高表明手机依赖倾向的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2) UCLA 孤独量表,由 Russell 等人(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编制。量表共20道题(11个正向计分题目和9个反向计分题目),采用4点评分(从不~一直),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强。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 (3) 认知失败问卷,由周扬等人(周扬,陈健芷,刘勇, 2016)编制。问卷共25道题。包括干扰、记忆、人际失误、运动协调、人名记忆等五个因子。采用5点计分(从不~总是)。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2.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用AMOS 22.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抽取2000个样本估计偏差校正的95%置信区间。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研究中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有11个。其中,首个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变异量为21.98%,小于临界值40%。本研究无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
3.1 认知失败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以认知失败及各因子为检测变量,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女生在认知失败、干扰、运动协调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详见表1。对认知失败及各因子在年级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發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失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2,670)=0.16, p>0.05)。
3.2 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认知失败的相关分析
对手机依赖及各因子、孤独感、认知失败及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相关分析矩阵如表2所示,手机依赖总分、手机依赖各因子分、孤独感、认知失败总分、认知失败各因子分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3.3 孤独感在手机依赖和认知失败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以认知失败为因变量,手机依赖为自变量,孤独感为中介变量,使用AMOS 22.0极大似然法,采用Bootstrap法抽取2000个样本,置信区间95%,估计和检验中介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拟合指数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适配度较高。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也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认知失败。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95%置信区间的直接效应为(0.28,0.48),间接效应为(0.05,0.11),均不包含0。因此,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显著。孤独感在手机依赖和认知失败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03%。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生的认知失败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认知失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章麟, 2013;周扬等, 2016)。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认知失败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也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认知失败。中介效应占比17.03%。
首先,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手机依赖者容易出现睡眠不足而导致疲劳、抑制控制功能下降,发生自我损耗,专注能力下降,工作记忆容量减少进而影响认知功能,更容易发生认知失败(何安明,夏艳雨, 2019; 胡月,黄海,张雨晴, 2017; Hadlington, 2015)。认知失败的发生机制研究主要有认知因素(持续注意不足、注意分散、抑制功能较差、工作记忆容量降低、执行控制失误等)、人格特征(特质焦虑、神经质、抑郁质、低自尊等)、生物学因素(年龄、性别、睡眠周期、疲劳等)等(Carrigan & Barkus, 2016)。注意控制力对认知失败起调节作用,注意控制力越低,认知失败现象越容易发生(胡志海,蔡慧敏, 2017)。手机依赖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注意力被用在手机上,导致做其他事情时,无法转移当前的注意力,因而容易出现重大失误。资源超载理论(Head & Helton, 2014)认为,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人需要同时完成几项任务时,有限的认知资源因过多使用在其中一项任务中,导致其他任务的完成效率下降。手机依赖者的认知资源大多用在手机上,当需要完成其他任务如学习、社交等任务时,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供利用,影响其认知功能,从而出现更多的认知失败。
其次,手机依赖也能通过孤独感间接预测认知失败。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虚拟社交带来的认知偏差,导致手机依赖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少的社会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体验。神经机制研究显示,高孤独感个体可能与腹侧注意网络(Ventral Attention Network, VAN)的抑制功能缺陷有关(梁珊珊, 2015)。孤独感个体经常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Banissy,Kanai,Walsh, & Rees, 2012),这意味着高孤独感个体的注意力容易向无关的刺激发生转移,无法集中在当前的工作任务中。这可能是孤独感引发认知失败的原因。此外,孤独感的增加会导致害羞、焦虑和愤怒情绪的增加(Hawkley,Browne, & Cacioppo, 2010),体验到更多的低自尊、低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尹倩兰,邓光辉, 2019)。而焦虑、自尊、低自我评价、睡眠不足引起的疲劳会消耗个体过多有限的认知资源,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引发认知失败(胡月等, 2017; 张亚利,张森,俞国良, 2020; 周扬, 2017; Hadlington, 2015)。这可能也是孤独感影响认知失败的另一原因。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高考分数较低,进入大学后容易自卑,就业和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压力应激源,生活与社交问题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吴小苹,陈雪玲, 2006),他们更容易成为手机依赖者和高孤独感体验者,更可能导致认知失败的发生。有效预防高职生认知失败,除了加强控制手机的使用防止其产生手机依赖以外,还需要多举措降低其孤独感,以减少手机依赖对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从而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文体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户外心理素质拓展、开设人际交往技能训练课程等方式,增加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互动,充实高职生的精神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感和孤独感。 参考文献
常向东 (2019).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孤独感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7(1), 29-33.
何安明, 夏艳雨 (2019).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5(3), 295-302.
胡月, 黄海, 张雨晴 (2017).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6), 1088-1092.
胡志海, 蔡慧敏 (2017). 媒体多任务与认知失败: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8(3), 20-23+47.
库敏 (2020). 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医科大学.
李笑燃, 姜永志, 张斌 (2018). 孤独感对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人际困扰和积极自我呈现的作用. 心理科学, 41(5), 1117-1123.
梁珊珊 (2015).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孤独感神经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重慶邮电大学.
师建国 (2009). 手机依赖综合征. 临床精神医学, 19(2), 138-139.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09-115.
吴小苹, 陈雪玲 (2006). 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224-226.
熊婕, 周宗奎, 陈武 (2012).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3), 222-225.
颜家妮 (2019). 大学生手机依赖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自我损耗及积极情绪的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
尹倩兰, 邓光辉 (2019). 大学生孤独感对心身健康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7(5), 795-800.
杨晓珊, 甄薇, 丁小婷等(2019). 武汉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36(10), 1125-1129.
祖静 (2017). 手机依赖大学生抑制控制和情绪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周丽, 于世刚 (2015).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30(11), 28-34+47.
章麟 (2013). 学生认知失败问卷的编制.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周扬, 陈健芷, 刘勇 (2016). 认知失败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和信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3), 438-443.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 大学生错失焦虑与认知失败的关系: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1), 67-70+81.
周扬 (2017).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无聊倾向的中介效应与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效应.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 无聊倾向与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关系:意志控制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4), 430-439.
Broadbent, D. E., Cooper, P. F., Fitz Gerald, P., & Parkes, K. R. (1982).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CFQ) and its correlate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1(1), 1-16.
Banissy, M. J., Kanai, R., Walsh, V., & Rees, G. (2012).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are reflected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NeuroImage, 62(3), 2034-2039.
Carrigan, N., & Barkus, E.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gnitive failures in daily life: Healthy populations. Neuro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63, 29-42.
Head, J., & Helton, W. S. (2014). Sustained attention failures are primarily due to sustained cognitive load not task monotony. Acta Psychologica, 153(7), 87-94.
Hawkley, L. C., Browne, M. W., & Cacioppo, J. T. (2010). How can I connect with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0), 798-804.
Hadlington, L. J. (2015). Cognitive failures in daily life: Exploring the link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1(10), 75-81. Leung, P., Orgeta, V., Musa, A., et al. (2019). Emotional distress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ailures, dysfunctional cop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er people living in sheltered ho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34(1), 179-185.
Mellor, D., Stokes, M., Firth, L., Hayashi, Y., & Cummins, R. (2008). Need for belonging,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3), 213-218.
Payne, T. W., & Schnapp, M. A. (20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affect and reported cognitive failures. Depressi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4, 396195.
Turan, N., et al. (2020).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levels of internet addictio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56(3), 598-604.
Tan, M., Shallis, A., & Barkus, E. (2020). Social anhedonia and social functioning: Loneliness as a mediator. PsyCh Journal, 9(2), 280-289.
Weiss, R. S. (1973).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Wickens, C. M., Toplak, M. E., & Wiesenthal, D. L. (2008). Cognitive failures as predictors of driving errors, lapses, and violations.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40(3), 1223-1233.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孤独感; 认知失败; 高职生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3.005
1 问题提出
认知失败是人在记忆、知觉和行为上的短暂性失误,从而导致错误产生(Broadbent,Cooper,FitzGerald & Parkes, 1982)。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认知失败的体验。比如,你进入房间却忘记了为什么进入这个房间,出门忘记关灯,没有注意到别人自我介绍的名字,你走路的时候经常会撞到人,或者撞到本可以避开的障碍物如突出的桌角。认知失败可以引起交通违规和引发交通事故,影响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工作失误(Wickens,Toplak, & Wiesenthal, 2008),容易引发大学生的不良情绪、降低生活满意度、提高不良行为发生率、影响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Carrigan & Barkus, 2016; Leung et al., 2019)。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师建国, 2009)。手机依赖者无法合理控制和分配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研究发现手机依赖较高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睡眠不足、抑制控制能力降低,出现认知功能受损(颜家妮, 2019; 祖静, 2017; Hadlington, 2015),更容易出现认知失败。
孤独感是指个体觉知到人际关系中体验到实际的交往水平未达到预期效果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Weiss, 1973)。孤独感作为无聊倾向的一个因子,能预测认知失败的发生(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 同时,作为一种负性情绪, 孤独感与认知失败呈正相关(Payne & Schnapp, 2014)。对老年人的相关研究也显示,孤独感会影响其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语言和延迟记忆领域受损(库敏, 2020; 杨晓珊, 甄薇, 丁小婷等, 2019),使其出现认知失败的可能性更高。
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甚至成瘾会增加其孤独感(周丽,于世刚, 2015),比如过度使用和依赖手机将会导致大学生孤独感增强,越喜欢网络社交,越容易感到孤独。而高孤独感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身心损伤和不健康行为,睡眠质量较差,生活满意度较低,社会性功能下降,更多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常向东, 2019; 李笑燃,姜永志,张斌, 2018; Turan et al., 2020; Tan,Shallis, & Barkus, 2020)。因此,孤独感可正向预测认知失败,且在手机依赖和认知失败之间可能起着中介作用。
资源超载理论认为当有限的认知资源被一项活动占用时,难以分配注意力到其他活动中(Head & Helton, 2014)。当产生手机依赖时,过多的时间和资源被手机占用,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归属感作为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可能会使有孤独感体验的人动用更多的资源去获得归属感(Mellor, Stokes, Firth, Hayashi, & Cummins, 2008),因而可能容易出现分心和注意力分配不足。综上,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手机依赖对认知失败有显著预测作用,且孤独感在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认知失败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认知失败之间的相互关系。高职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几乎直接就业于生产一线,极少数选择继续深造。如前所述,认知失败容易给生活生产带来不良影响,探讨认知失败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将有助于预防认知失败的发生。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影响因素对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指导性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某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共九个学院)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7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673份,问卷有效率为96.14%。其中男生335人(49.78%), 女生338人(50.22%)。 大一240人(35.66%), 大二221人(32.84%), 大三212人(31.50%)。独生子女101人(15.01%), 非独生子女572人(84.99%)。被试平均年龄为19.2±0.58岁。调查时间是2019年9月16日至9月20日的晚自习时间, 由主试现场指导学生网上填写问卷。
2.2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由熊婕等人(熊婕,周宗奎,陈武, 2012)编制。量表共16道题,包括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四个因子,采用Likert 5 点计分方式(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 总分越高表明手机依赖倾向的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2) UCLA 孤独量表,由 Russell 等人(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编制。量表共20道题(11个正向计分题目和9个反向计分题目),采用4点评分(从不~一直),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强。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 (3) 认知失败问卷,由周扬等人(周扬,陈健芷,刘勇, 2016)编制。问卷共25道题。包括干扰、记忆、人际失误、运动协调、人名记忆等五个因子。采用5点计分(从不~总是)。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2.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用AMOS 22.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用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抽取2000个样本估计偏差校正的95%置信区间。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研究中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有11个。其中,首个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变异量为21.98%,小于临界值40%。本研究无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3 结果
3.1 认知失败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以认知失败及各因子为检测变量,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女生在认知失败、干扰、运动协调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详见表1。对认知失败及各因子在年级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發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失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2,670)=0.16, p>0.05)。
3.2 手机依赖、孤独感和认知失败的相关分析
对手机依赖及各因子、孤独感、认知失败及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相关分析矩阵如表2所示,手机依赖总分、手机依赖各因子分、孤独感、认知失败总分、认知失败各因子分两两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3.3 孤独感在手机依赖和认知失败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以认知失败为因变量,手机依赖为自变量,孤独感为中介变量,使用AMOS 22.0极大似然法,采用Bootstrap法抽取2000个样本,置信区间95%,估计和检验中介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拟合指数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适配度较高。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也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认知失败。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95%置信区间的直接效应为(0.28,0.48),间接效应为(0.05,0.11),均不包含0。因此,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显著。孤独感在手机依赖和认知失败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03%。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生的认知失败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在认知失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章麟, 2013;周扬等, 2016)。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认知失败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也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认知失败。中介效应占比17.03%。
首先,手机依赖可以直接预测认知失败。手机依赖者容易出现睡眠不足而导致疲劳、抑制控制功能下降,发生自我损耗,专注能力下降,工作记忆容量减少进而影响认知功能,更容易发生认知失败(何安明,夏艳雨, 2019; 胡月,黄海,张雨晴, 2017; Hadlington, 2015)。认知失败的发生机制研究主要有认知因素(持续注意不足、注意分散、抑制功能较差、工作记忆容量降低、执行控制失误等)、人格特征(特质焦虑、神经质、抑郁质、低自尊等)、生物学因素(年龄、性别、睡眠周期、疲劳等)等(Carrigan & Barkus, 2016)。注意控制力对认知失败起调节作用,注意控制力越低,认知失败现象越容易发生(胡志海,蔡慧敏, 2017)。手机依赖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注意力被用在手机上,导致做其他事情时,无法转移当前的注意力,因而容易出现重大失误。资源超载理论(Head & Helton, 2014)认为,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人需要同时完成几项任务时,有限的认知资源因过多使用在其中一项任务中,导致其他任务的完成效率下降。手机依赖者的认知资源大多用在手机上,当需要完成其他任务如学习、社交等任务时,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供利用,影响其认知功能,从而出现更多的认知失败。
其次,手机依赖也能通过孤独感间接预测认知失败。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虚拟社交带来的认知偏差,导致手机依赖者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少的社会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体验。神经机制研究显示,高孤独感个体可能与腹侧注意网络(Ventral Attention Network, VAN)的抑制功能缺陷有关(梁珊珊, 2015)。孤独感个体经常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Banissy,Kanai,Walsh, & Rees, 2012),这意味着高孤独感个体的注意力容易向无关的刺激发生转移,无法集中在当前的工作任务中。这可能是孤独感引发认知失败的原因。此外,孤独感的增加会导致害羞、焦虑和愤怒情绪的增加(Hawkley,Browne, & Cacioppo, 2010),体验到更多的低自尊、低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尹倩兰,邓光辉, 2019)。而焦虑、自尊、低自我评价、睡眠不足引起的疲劳会消耗个体过多有限的认知资源,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引发认知失败(胡月等, 2017; 张亚利,张森,俞国良, 2020; 周扬, 2017; Hadlington, 2015)。这可能也是孤独感影响认知失败的另一原因。
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高考分数较低,进入大学后容易自卑,就业和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压力应激源,生活与社交问题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吴小苹,陈雪玲, 2006),他们更容易成为手机依赖者和高孤独感体验者,更可能导致认知失败的发生。有效预防高职生认知失败,除了加强控制手机的使用防止其产生手机依赖以外,还需要多举措降低其孤独感,以减少手机依赖对个体认知功能的影响,从而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文体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户外心理素质拓展、开设人际交往技能训练课程等方式,增加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互动,充实高职生的精神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感和孤独感。 参考文献
常向东 (2019).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孤独感的相关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7(1), 29-33.
何安明, 夏艳雨 (2019).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5(3), 295-302.
胡月, 黄海, 张雨晴 (2017).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6), 1088-1092.
胡志海, 蔡慧敏 (2017). 媒体多任务与认知失败: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8(3), 20-23+47.
库敏 (2020). 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医科大学.
李笑燃, 姜永志, 张斌 (2018). 孤独感对青少年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人际困扰和积极自我呈现的作用. 心理科学, 41(5), 1117-1123.
梁珊珊 (2015).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孤独感神经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重慶邮电大学.
师建国 (2009). 手机依赖综合征. 临床精神医学, 19(2), 138-139.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1999).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09-115.
吴小苹, 陈雪玲 (2006). 高职生应激源、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224-226.
熊婕, 周宗奎, 陈武 (2012).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3), 222-225.
颜家妮 (2019). 大学生手机依赖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自我损耗及积极情绪的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
尹倩兰, 邓光辉 (2019). 大学生孤独感对心身健康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7(5), 795-800.
杨晓珊, 甄薇, 丁小婷等(2019). 武汉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36(10), 1125-1129.
祖静 (2017). 手机依赖大学生抑制控制和情绪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周丽, 于世刚 (2015).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30(11), 28-34+47.
章麟 (2013). 学生认知失败问卷的编制.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周扬, 陈健芷, 刘勇 (2016). 认知失败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和信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3), 438-443.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 大学生错失焦虑与认知失败的关系: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1), 67-70+81.
周扬 (2017).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认知失败的影响:无聊倾向的中介效应与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效应.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2020). 无聊倾向与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关系:意志控制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6(4), 430-439.
Broadbent, D. E., Cooper, P. F., Fitz Gerald, P., & Parkes, K. R. (1982). The Cognitive Failures Questionnaire (CFQ) and its correlate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1(1), 1-16.
Banissy, M. J., Kanai, R., Walsh, V., & Rees, G. (2012).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are reflected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NeuroImage, 62(3), 2034-2039.
Carrigan, N., & Barkus, E.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gnitive failures in daily life: Healthy populations. Neuro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63, 29-42.
Head, J., & Helton, W. S. (2014). Sustained attention failures are primarily due to sustained cognitive load not task monotony. Acta Psychologica, 153(7), 87-94.
Hawkley, L. C., Browne, M. W., & Cacioppo, J. T. (2010). How can I connect with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0), 798-804.
Hadlington, L. J. (2015). Cognitive failures in daily life: Exploring the link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1(10), 75-81. Leung, P., Orgeta, V., Musa, A., et al. (2019). Emotional distress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ailures, dysfunctional cop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older people living in sheltered ho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34(1), 179-185.
Mellor, D., Stokes, M., Firth, L., Hayashi, Y., & Cummins, R. (2008). Need for belonging,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3), 213-218.
Payne, T. W., & Schnapp, M. A. (20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affect and reported cognitive failures. Depressi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4, 396195.
Turan, N., et al. (2020).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levels of internet addiction, lonel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56(3), 598-604.
Tan, M., Shallis, A., & Barkus, E. (2020). Social anhedonia and social functioning: Loneliness as a mediator. PsyCh Journal, 9(2), 280-289.
Weiss, R. S. (1973).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Wickens, C. M., Toplak, M. E., & Wiesenthal, D. L. (2008). Cognitive failures as predictors of driving errors, lapses, and violations.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40(3), 1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