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剑影》读后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武汉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着西装、身板笔挺的老教授,由一位小姑娘陪伴着昂首散步,这就是国内鼎鼎大名的美国史泰斗、今年已届九十七岁的刘绪贻老先生。我认识刘先生多年了,但由于专业不同,平时接触并不多,只是常常读到他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一些鼓吹启蒙、批判现代新儒学的文章,深感老先生宝刀不老,有股年轻人的锐气。近获先生所赠《箫声剑影——九十七老人刘绪贻口述自传》(上)一书,一口气读完,掩卷沉思良久。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近百年的坎坷经历和思想历程,历历如在眼前。书中有上个世纪初先生家乡湖北黄陂农村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的感性描述,有先生自幼求学立志报效国家民族的个人经历,有对传主的亲人、同学、朋友、恋人、老师和社会各色人等的栩栩如生的回忆,有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以及后来远渡重洋负笈花旗的学习和见闻,有先生在重庆官场郁郁不得志和受排挤的现实体验,还有先生根据自己的所见和反思对中、美社会文化之比较。我惊异于先生记忆力之超群,他居然能在近百岁的高龄把幼时的场景和漫长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作如此细致入微和有条不紊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一个卓越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学术天赋;更佩服先生头脑之清晰,不论是对外部现实环境还是对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剖析,他都是那么客观冷静,尤其对自己的解剖,是那么的无情和深入,摆脱了中国传统文人通常极难避免的那种文过饰非、自我标榜的劣习。由于书的内容极为丰富,我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一一评说,只就我最感兴趣的方面略谈一点感想,其中重点谈谈刘先生对西南联大时期三个著名的学术大师的评价。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先生对潘光旦先生的评价,非常不同凡响。潘光旦先生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大学问家,不独从小熟读诗书,精通经史子集,小说、稗官野史、方志族谱无不涉猎;而且英语水平出类拔萃,英文写作词汇丰富、文采风流,甚至把《英汉综合大词典》都背得烂熟。他在清华读书时备受梁启超看重,夸他既可以做科学家,又可以做文学家;在留美期间也因成绩优异得到校方褒扬。回国后曾任清华、西南联大等多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和教务长。他是在优生学、性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谱牒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的“集学者、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通才”,“他的学识渊博为人所知,被学界称为‘学贯中西,融汇古今,打通文理’的学者”,“无论从成就还是影响力而言,他绝对是二十世纪中国性文化史上的第一流人物”。刘先生虽然对潘先生的一些观点如反对男女平等、赞同一夫多妻和包办婚姻、批评工业化等等并不认同,但对他的为人很是敬佩,认为他人格坚强,待人温厚诚恳,有幽默感,且学术上有自己的操守,是一个“肝胆相照、真正具有透明度的人”。但是直到耳顺之年被打成“右派”,经过一年的学习改造,摘掉了右派帽子,“自此以后,他就像换了个人,思想起了剧烈的变化。……有些言论甚至‘左’得令人惊讶。人们还认为,他这种思想的变化,不像有些人是为了投革命之机,也不像有些人是在权势威胁面前说假话,他是真诚的”。乃至于在“文革”中受迫害、患病得不到正常的治疗而病死,他也毫无怨言。为什么会这样?费孝通先生曾说,这是由于潘先生“人格不是一般的高,很难学”,这种高境界植根于儒家思想。而刘先生的评价则是:“可惜,潘先生读经太多太久,中了儒学的毒!”这真是石破天惊之言。正是由于儒家的爱国等于忠君的思想,以及出于儒家泛道德主义和诛心之论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左”的一套的衷心认同,使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在历次政治迫害中如同绵羊一般驯服,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改造成与最高当局的要求一致,乃至于自轻自贱,尽弃所学。这种“境界”不唯不“高”,而且迂腐。但至今能够达到这一认识的人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仍属凤毛麟角。刘先生的胆识不由得不令人钦佩!
  另一位是今天人们谈论很多的传奇人物吴宓先生,刘先生对他也有准确全面的评价。刘先生对吴先生一生的贡献和成就都有极高的肯定:“吴先生一生的成就中,内容最丰富扎实、最有说服力、最能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是作为一个诲人不倦的大学教授的业绩”,是“值得青史留名的大学教授”。但对于他的人格和为人处世,刘先生赞同钱钟书先生的评语,即“最终,他只是一个矛盾的自我,一位‘精神错位’的悲剧英雄。在他的内心世界中,两个自我仿佛黑夜中的敌手,冲撞着,撕扯着”,“隐藏于他心理之后的是一种新旧之间的文化冲突”。至于刘先生自己的评论,则更有过人之处,刘先生把吴宓一生所犯的严重错误归结为思想上的和道德上的两个方面,即吴宓自己所标榜的“殉道”和“殉情”。就殉道而言,“实际上他殉的是‘过时之道’,是对国计民生、匡时救世无益而有害之道,是使中华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道”。“直到今天,还有人对他尊孔崇儒大唱赞歌,这不是和赞扬一个屡犯错误而且坚持不改的青少年一样吗?”至于“殉情”,那么“他不是‘殉情’,他是不懂爱情、玩弄爱情,甚至是‘负情’”,“吴宓一生总在追求女性,几乎可以说是随时随地用情,并且为此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有理由认为,吴宓绝不是一个好恋人、好丈夫,而是一个不合格的恋人、不合格的丈夫”。吴宓的“负情”和“花心”确实是中国文人性格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曾在评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废都》中的庄之蝶时触及这个问题,认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对人的自然本性和“诚”的理解有某种内在的关联。这种观点用在吴宓身上,似乎也完全恰当,只是他还另外加上了一点世俗的心机和算计而已。而那些过高评价吴先生道德人品的人们其实也并没有错,只是他们并不清楚儒家道德的内在的玄机,即我所提出的“结构性伪善”,而只看到儒家光鲜的一面。刘先生对吴先生内心世界的揭示应该说是很深刻的,表明了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知人论世”的功力。
  第三个重点评论的人物是冯友兰。刘先生在清华和西南联大都旁听过冯先生的讲课,并研读过他的“贞元六书”,对冯的哲学他有如下评价:“贞元六书的写作和发表,的确表明冯先生建立了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体系,成为一个杰出的哲学家。作为一个学者,我不独尊敬他,还喜欢读他的书,因为他的书文字朴实流畅,逻辑性很强,读起来舒服,读的时候容易被它说服。但是,读后反复琢磨,我并不同意冯先生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其原因,一是冯先生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不能使人信服,二是所谓“旧邦新命”的政治抱负在刘先生看来“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冯先生认为中西文化的不同并非质的不同,西方社会可以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也可以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现代化。他没有意识到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西方文化中含蕴有产生科学与民主的因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没有此种因素”。冯先生一味高谈形而上学,有意远离科学和现实生活,“这样的学术努力,当然是不能促进中国现代化的”,所谓“贞下起元”也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主观愿望而已。朱子之学并没有挽救宋王朝的败亡,“新理学是接着程朱理学讲的,虽融入了维也纳学派的新逻辑学,但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抗日战争,怎么会有用呢?因此,对于作为思想家的冯友兰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是不太重的”。刘先生并非专攻哲学的,但这里寥寥数语,即已把冯先生的哲学之迂阔无用揭示得淋漓尽致。
  可以看出,在刘先生那一辈深受儒家伦理熏陶的学者中,他几乎是一个异类、一个叛逆者,他虽然只在美国求学期间在西方社会中生活过两年半,但他是用一颗心在认真考察和分析,在追溯“五四”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源头。他并不是崇美派,相反,他敏锐地看出了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缺陷,在生活中他也不能接受西方文化的一些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的方面;但他的确是从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出发,提出我们应该虚心努力地学习美国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在最后一章“中美社会文化之比较”中,他提出美国的政治制度是首先值得我国学习的。正如叶笃正先生(刘先生留美时的好友,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中称赞的,刘先生“认为美国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之高是个果,它背后的原因是它的制度,这个制度是华盛顿以及华盛顿之后的一些美国杰出总统和精英人物共同建立起来的”,这一观点比那种把美国的发达仅仅归结于它的科技的观点要“深入得多”。刘先生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与他自身的比较特殊的早期教育不无关系。据他自述,他最初受到的学校教育正值五四运动前夕,是由他那位思想激进、倾向共和的父亲亲自教他国民政府颁定的小学课本,课余的时候则学唐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则是后来才读的,虽然背得滚瓜烂熟,但并未被教导用来安身立命。到了十一、十二岁,刘先生在桃花庙小学随父读书时,当地有些新派知识分子常和他父亲来往,“他们聊天时往往涉及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我旁听时,特别受‘打倒孔家店’主张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再过两年,刘先生在道明小学就已经学了英语、生物和美术等课程。再后来,自从1929年起(刘先生十六岁),“我连续系统地受了十二年学校教育,而这种教育,基本上是在‘五四’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进行的,对我的思想定型具有重大作用”,这种学习经历给刘先生跳出以往传统教育的樊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此我也想到,鲁迅先生当年劝青年要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至今遭人诟病,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并不是要人们完全不读中国书,而只是要求“青年”首先接触西方的东西,开拓了眼界之后,再回过头来用科学的、客观的乃至于批判的眼光来读中国书,庶几可以避免中毒,这是符合心理学的规律的,人通常最难摆脱的是他早期所受到的教育。因此我虽然不反对读经,但一贯反对读经“从娃娃抓起”,刘先生的经历给我的主张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根据。
  
  (《箫声剑影——九十七老人刘绪贻口述自传》(上卷),刘绪贻口述,余坦坦记录,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3月初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重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进行结肠镜检查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
本文通过对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心理特质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民办高
一    我自认为我是个顽梗的人,外在的生活很难改变我,但今年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对自己怀疑起来:春节回老家过年,闲极无聊,整天陪父母兄弟玩纸牌。玩了几天,竟上了瘾,晚上做梦,尽梦见手中拿着好牌,将别人赢得哇哇叫,自己也在欢呼声中醒来。醒来后,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因为我平时是极厌恶打牌的,不仅自己从不打,看见亲戚朋友打也很反感。可是回家短短几天,竟在梦中也疯玩起来,可见人的精神、意识是很容易改变的
一、人际交往中的语言与非语言形式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除了使用语言手段之外,与之伴随的诸如面部表情、手势、身势等等多种非语言的形式也在被广
期刊
二战前,英国伦敦有一位漂亮姑娘叫迈克丝。克鲁斯是一个贫穷的小伙子,他非常喜欢迈克丝,但他不能像有钱男人那样,给迈克丝送这送那。他表达爱慕的方式很独特,每天在迈克丝经
恶性骨肿瘤及感染外伤等原因所致的关节及大段骨缺损在骨科疾病中常有发生,治疗上主要采用不同方法和材料来替代重建,从而使肢体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保留或重建.通过医学发展和
在多年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及医德行风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临床医务工作者会在一些时候表现出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行为.在现如今医患矛盾不断加剧的今天,医生职业人格的缺失会
文章以湖南某铝业有限公司加压泵站贮水池池壁裂缝控制为例,具体探讨加压泵站贮水池池壁裂缝问题,提出以降低普通砼总温差和提高砼极限拉伸值等技术措施对池壁裂缝进行有效控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外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往日趋紧密,这对中国的口译人员提出了更高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课程管理、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等诸多方面因素都发生了改变.各中学对中学教学管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且将其融入到了教学中,但就中学教学管理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