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研究

来源 :统计与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m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采用1993-2018年中国实际GDP季度数据和Markov区制转移状态空间(MS-SS)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研究表明,MS-SS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经济周期的演变过程,与两区制模型相比,三区制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的解释能力更强;低速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最长,适速增长区制次之,高速增长区制最短;中国的经济运行状态大体呈“高速增长—适速增长—低速增长”的循环渐进转换过程,但是在2009年第二季度发生了突变.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DDF模型测算中国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普遍较低,各行业效率差异显著;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的加强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但二者的交互项却具有负向影响;高环境规制组中,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二者交互项的系数为负;而在低环境规制组中,二者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对不同外资分组检验的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的交互项的系数均
文章在量化考察2013-2020年城乡居民生活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城乡家庭单位碳排放差异,并基于不同的结构模型运用IPAT-LMDI方法对城乡家庭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识别.结果显示:城镇家庭生活碳排放远超农村,且差距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家庭生活间接碳排放远高于直接碳排放,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家庭控排的关键皆在于对间接碳排放的治理;在城乡家庭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方面,人均住宅面积和人均消费支出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而家庭消费能源强度效应和家庭住宅能源强度效应则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随着概率抽样成本的日益增加,简单高效且成本低廉的非概率抽样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和两种抽样方法各自的优势,有时会将两种抽样方法结合使用,从而得到概率样本和非概率样本的混合样本.考虑到小域估计结果可靠、成本低廉等特点,文章提出了对混合样本建立小域模型推断总体的方法:将概率样本和非概率样本分别视为从两个小域中抽取的样本,且假定两个小域的并正好为目标总体,对概率样本和非概率样本建立小域模型,分别得到基于小域模型的概率样本和非概率样本的总体均值估计,进一步为两个总体均值估计构造权数,从而获得
文章基于2017年长江中游56个城市旅游截面数据,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了旅游经济关联度,并进一步运用结构洞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探讨了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武汉、咸宁、湘潭、株洲、岳阳、长沙的结构洞水平一直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而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旅游经济网络有效规模指标和效率指标值最高,限制度指标值最低;(2)核心区与边缘区明显,核心区城市对旅游经济的辐射扩散效应更为显著;(3)8个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内部凝聚特征,第1节点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频繁
文章测算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分解变量,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中国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呈现一个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过程,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不仅显著抑制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而且对相邻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文章利用DCC-GARCH模型对大类资产或股票行业指数间的协方差矩阵进行预测,并通过矩阵预测误差及组合风险跟踪误差将其与其他常见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CC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协方差矩阵的预测准确性及降低最小化方差投资组合的风险跟踪误差,考虑了非对称性的ADCC模型无法进一步提升DCC模型的预测效果;DCC模型的预测能力在任何市场状态下均优于其他模型,在牛市期及低情绪期的表现更为突出.总而言之,DCC模型考虑了资产间相关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用它来预测协方差矩阵并进行投资组合构建是更为有效的.
当数据规模逐渐扩大以及数据不断更新时,将传统的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一次性建模算法用于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需要从头开始建模,而在线学习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在e-SVR在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Huber-SVR在线算法,采用定长的滚动窗口策略对样本进行训练,在增加一个新样本的同时删除一个旧样本,从而满足样本更新的需求,实现模型的在线学习.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在线算法的有效性,与ε-SVR在线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回归预测方面的预测误差率
为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比较区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差异,文章基于2008-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CRITIC-TOPSIS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表明:2008-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呈持续增长态势,2014-2017年呈平稳波动状态,部分省份出现小幅下降趋势;空间演变趋势呈明显的“东扩中进西微升”特征,且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带动内陆发展的新引擎;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可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以云南省芒市为例,通过构建返贫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定量评价芒市脱贫户家庭面临的返贫风险.结果表明:芒市返贫总体风险处于低度返贫风险状态,综合得分为91.89分,返贫发生率较低且形势较为乐观,但应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以确保返贫风险进一步降低;在返贫风险预警指标的权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生存技能、政策制度缺失、自然灾害频发度,生存技能是影响芒市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芒市返贫风险大部分处于中度、轻度及以下风险区间,4种不同类型的返贫风险所处的预警状态也不尽相同,其中能力习惯型返贫风险综合得分最低.
文章以我国扶贫开发重要区域云南省30个典型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8-2017年旅游扶贫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形态单一、带动力疲软等因素造成了云南省旅游扶贫效率整体偏低,其主要障碍因子是技术效率较低;云南省典型县(区)旅游扶贫效率水平可分为弱势型、潜能型、维持型以及示范型四类.与此同时,云南省各典型县(区)的旅游扶贫效率表现出效率较高的县(区)对周边地区效率提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其空间溢出效应受投资驱动、结构推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