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设置与兴趣激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科目,本身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能过于死板,应当结合学生的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引导。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使得教学活动的质量未能达到预期,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优化便是当前普遍教师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影响非常大,当课堂教学活动有着较高效率时,一方面能够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学生们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师普遍都将重心更多放在学生的成绩层面,按照大纲的要求,照本宣科进行知识讲解,使得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极为低沉。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工作完成的重要前提,对学习活动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学生们失去了兴趣,自然就会选择放弃学习。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阶段,自身思维模式正处在感性的强势期,如果对于任何一个事物产生了喜爱或者厌恶情绪,直接决定其看待事物的基本态度。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能一味进行知识传输,而需要将学生们的情况考虑进来,确保教学活动得到优化。
   二、通过情境设置和兴趣激发开展语文教学
   1.通过情境设置开展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都以课文为主,每一篇都是编辑人员精挑细选而成。因此,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可以有效提升教師自身的综合水平。我国文学本身有着较强的音韵美特点,每当人们进行朗读时,细细品味,可以有效融入其中,使得自身情感得到升华。正是因为这一因素,教师便可以尝试从朗读层面入手,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课文学习。
   例如,在进行课文《我爱这土地》学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首优美的曲子,从而创设良好的情境。同时还可以展示相关PPT,播放一些美丽的风景。而教师则进行范读,教导学生们朗读的方法。而学生们则是一边观看,一边聆听,有效融入到情境之中。之后,教师再安排学生们自主朗读,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歌曲以古典风格乐曲为主,同时再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优美的风景图。很快,学生就能将自己代入进去。如此便能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文中的“土地”、“怒风”以及“黎明”,最后再慢慢思考,为什么作者的眼里会时常饱含泪水。在课堂的尾声阶段,教师再为学生们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其谈一谈自己的朗读感受。每一个学生由于基础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对于本文的理解自然也有着诸多区别。大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提升了学习质量。由此能够看出,在实际学习时,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让其自由感受和学习,很快就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依靠这种方式,学生们便会逐渐转变自身想法,对于语文课程也将有着更高的喜爱度。
   2.通过兴趣激发开展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充满情感,并且有着较强的艺术化特色。有时如果教师的讲解过多,不仅效果很难令人满意,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因此,教师便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使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课文《范进中举》讲解的时候,如果教师的讲解过多,学生的思维将会时刻紧跟教师,没有任何多余的思考空间。但是,学生显然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自然对于学习效果会带来影响。为了能够对其兴趣进行激发,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电影或者电视剧视频,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视频内容展开对比,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感受文章当时的背景,促使学生们对于课文本身的理解有所加强。相比于语言传递,这种方式能够对其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带来刺激,进而使其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转变自身态度,从原本的排斥逐渐变成喜欢,进而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总是将注意力放在知识传递,而需要尝试对学生的兴趣展开培养。为此,教师便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融入进来,认真学习,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进而使得自身水平有所提高,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其他文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章都是具有人生哲理和启示意义的或能够陶冶情操的文辭优美的内容,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于其中可以升华阅读教学,与学生们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一、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初中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需要创设饱含真情实感的情境,以此为氛围基础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语文老师的备课环节需要
生本教育非常强调关注与重点突出培育学生的语言'素养'。生本英语大活动则是真正给老师的英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英语大阅读提供了一条完美结合的'渠道桥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本文结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提出了高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目标和实践举措。
在初中阶段,二次函数无疑是让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一些典型的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探究、剖析,做到一题多解,从而使他们能够举一
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内容和有效策略,旨在解决不重视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
当下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学生接触的媒介和语言锻炼渠道大大增加,其对语文课堂的期待和过去大不相同。本论文着重结合海岛学校学生的特点,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剖析了如何调动学
通过对于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考阅读题呈现以下变化趋势:首先,题材更加广泛;其次,体裁更加多样;再次,文字密度更大;最后,更加注重对于文字理解、信息整合和逻辑分析等综合阅读能力的考查。高考阅读题的变化向我们释放了一个“信号”: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也无法应对新高考的变化,教师必须推进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享受阅读
笔者阐述了学困生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普遍存在性,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总结了转化学困生的五点体会,为教师指明了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方向。
语文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不仅包含的知识内容诸多,同时也包含着一些生活常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其他知识的有效学习,如二十四节气就是语文学科和社会、自然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良好方式,积极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渗透与传承,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生活常识,使初中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受益匪浅。   在很久以前,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人人皆知的知识,其为中华
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已经从城市转向农村,提升农村教师培训团队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指导能力是重要的培训目标。如果对于培训者的培训照搬照套“拼盘式”培训、“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