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鲜食春大豆品种设施栽培熟期及产量变化特点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鲜食大豆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选用九天701、通酥526等5个鲜食春大豆品种,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品种之间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差异较大;九天701收获期最早,产量最高,通酥526籽粒农艺性状较好,百粒质量最高,为93.0 g,适宜江苏南通地区设施种植。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摘要:为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基因多态性对波尔山羊生长性状的影响,对波尔山羊MC4R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筛选多态性位点。结果表明:MC4R胞内3环基因片段存在2个碱基颠换,分别是编码区663 bp处C/A颠换、693 bp处C/T颠换;其中693 bp处C/T存在于Csp6Ⅰ酶切位点内,以此建立了基于 Csp6Ⅰ 酶切的PCR-RFLP检测
举世闻名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正是在那场苹果与万有引力的较量中,万有引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赢”了,牛顿从中受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350年后,有这么一棵“苹果树”公然再次挑战万有引力,它能“反败为胜”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摘要:花生是重要的豆科经济作物,能与慢生根瘤菌属的根瘤菌共生固氮,辽宁省的花生种植较广泛,但是对该地区花生根瘤菌的研究并不全面。采用16S rDNA和nif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从遗传学角度对17株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花生根瘤菌的特性进行研究。根据16S 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将所有菌株分为4个类群,而nifH基因的序列分析方法将供试菌株分成两大类群,2种方法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菌
摘要: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花卉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供试花卉中瓜叶菊地上部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六倍利,串红吸收铅能力最弱。在土壤铅浓度为1 g/kg时,瓜叶菊、六倍利耐受性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关键词:土壤修复;铅;污染;瓜叶菊;六倍利;串红  中图分类号: X1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
摘要: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行距配置(R1:行距40 cm,R2:行距50 cm,R3:行距65 cm)和4个种植密度(M1:4.5 万株/hm2,M2:6 万株/hm2,M3:7.5 万株/hm2,M4:9 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下玉米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郑单958在R2种植方式下的光合速率、
摘要于2011年采集北京、山东和湖南三地的烟粉虱,进行B、Q隐种鉴定,并测定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CYP4v2和CYP6CX1两个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北京、湖南和长沙烟粉虱均为Q隐种。抗药性监测表明,北京和湖南种群对阿维菌素敏感,山东种群抗性水平较低,而对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湖南地区烟粉虱对噻虫嗪的抗药性达到49.08倍的高抗水平,
摘要:为了完善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换代,建立资源合理利用的现代循环体系,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开始着手分析,总结归纳了苏州市近几年来实行生态补偿的特点是资金投入正逐步加大、一开始就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主要以“水”为代表,依然还存在着得到补偿的地区和村民期望值正在逐渐升高、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尚未实现全民参与的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标准、
传统文言文教学基本上走的是“熟读、背诵、翻译”三部曲,这种流程如同教学之“八股”,束缚住了课堂本应有的活泼和灵气,充斥着呆板、凝滞、僵硬、枯燥的浊气。就教材选文而言,任何一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从一定程度来讲都堪称“经典”。可是面对绵延数千年而不息的“经典”,文言的课堂教学却是如此干瘪而毫无生气,没有激发起学生对“经典”的爱意,反而使其对“经典”敬而远之;没有让“经典”熠熠闪光,反而使其蒙受尘垢
摘要:为了研究鹰嘴豆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条件,确定了种子消毒方法为75%乙醇处理3 min,5%次氯酸钠溶液处理8 min,无菌水清洗后播种;鹰嘴豆萌发培养基为1/2MS;成苗培养基为1/2MS 0.5 mg/L IBA;外植体茎段长度为0.8 cm较为合适;2,4-D和6-BA激素浓度比例为1 ∶1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利,添加过多有抑制作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培养基为B5 1 mg/L 2,4-D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田及各种大棚环境条件下的作物栽培对灌溉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精准灌溉系统正逐步应用到设施农业当中。由于土壤水分传感器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时受土壤质地和压实程度的影响较大,为减小测定误差设计了相关试验,通过研究明确了在同一土壤水分条件下(15%)土壤容重与水分传感器输出电压值的关系。提出了用田间原状土对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水分特征曲线的标定方法,并在生产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