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语文高考卷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LHQC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再现】:
  送何遁山入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答:__________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福建卷的诗歌题均总分6分,均分为3.69分,难度值为0.615,与福建语文总卷91.3的均分是相对应的。应该说难度适中,能照顾到大部分考生,也能突出个别优秀学生的能力,很好完成高考命题的要求。下面从命题者的思维、答题者思维及讲评思维几个方面对这首诗歌题进行分析:
  一、命题的思维
  1.考什么:本次诗歌题第一小题考的是对炼字的分析;第二小题考的是对作者向往自由生活这种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怎么考:本题以一道送别诗为题材,写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及送别友人后的想象。以两个简答题为形式,直接提问,较为简洁。第一小题难度较小,考的是学生旧知识与新题的结合能力;第二小题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让学生以想象的能力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但开放度不够,仍约束在作者的情感里。是考查学生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对作者情感的一种自我探究。
  3.为什么这么考:第一小题是考对个别字词的意思的理解,在层级方面,是先考B层次对字的理解上,再运用C层次分析综合,联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是D层次的鉴赏评价,是所学知识的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的相结合。
  第二小题考查的则是,作者所想象的情境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能力层级方面,是D层次的鉴赏评价,要求考生能进行分析综合,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所学知识的间接应用,层度上更深。两个小题难度是由易到难的阶梯设置,能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发挥空间。
  第一小题对“绿”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会,能先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第二小题需要想象空间,有创新和探究能力,符合新课程相关要求。
  二、学生解答思维
  1.思维过程:学生先对诗歌进行阅读,从诗的题目、意象及相关注释获得关键信息,经过与平时考过的题型进行对比分析,获得解答两道题目的方法和步骤。
  2.思维结果:第一小题,能写出“绿”充满生机的意思,但有些学生没往动态和韵味思考。第二小题则对第三联的想象由于受“征衣”的约束,出现想象的偏差,往战争方面想象。第四联则在注释的帮助下,能联想到对归隐生活、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上。
  3.思维障碍:第一小题的出错,主要源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全面思考能力的缺乏上,只对其中一面进行理解,如对“绿”本义的理解,但在对树林动态的表现和诗歌韵味的增加上,出现思维的短板和缺失,是思维能力整体性、全面性的欠缺。
  第二小题的出错,则源于思维不够灵活,较为死板,才会对“征衣”只有“战士所穿战袍”的定式理解,不懂灵活变通,在知识点的调用和转移上的能力不够。
  三、教师讲评思维
  1.学生应答思维和命题者思维间的差异:第一小题考的是旧知识与新题的结合能力,要求把所学知识进行直接应用后再进行间接应用,而学生只在直接应用上能答到位,对于新题的结合能力及知识的间接运用,由于缺乏思维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出现答题不全面。第二小题考是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但学生由于思维的灵活性及探究度不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2.纠偏策略:针对第一小题,应该多训练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能力,并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去考虑问题,对问题尽量多角度理解解答;针对第二小题,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不能死板记下某些内容,再进行生搬硬套,这就缺少思考了。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要有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就要求教师在对本题诗歌讲评时要多设置一些相关情景,触动学生的思考,慢慢培训他们思维的全面性、整体性及灵活性。
  在对第一小题的讲解上,可以引入其他诗歌对景物描写的各方面解析,如动静、正侧面、高低远近、冷暖色调、感官等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对景物的分析能有更为全面和整体性的理解。
  在第二小题的灵活性训练上,應该多举一些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的题型进行训练。要让学生学会不能定式思维,要灵活应变,在正向和反向思维上、灵活创新思维上进行反复训练,避免过多的惯性思维。
  四、试题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创新:诗歌作为必考的一道题,由于已出现太多经典题型,故历年出彩者甚少,想要有所创新不容易。这次用了宋诗,算是思维模式的一次小小的创新,脱离了唐诗和宋词的定式,并且宋诗偏向于说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这对当下学生也算是一种变相的锻炼,符合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这是一所送别诗,但并不是像以往送别诗那样只是抒发离愁别绪,一片愁云笼罩,而是由送别朋友写到对自由生活、惬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考查,也可以避免学生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来答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及所学语文应用的能力。
  2.不足之处:
  (1)题目的立意思想值得商榷。本诗的主旨是写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就有点要脱离现实社会了。而目前我国社会由于物欲横流,产生很多不良思想,道德体系受到冲击,导致很多人有避世思想。高考诗歌再这样考,就会加重这种思想的泛滥,所以建议还是要以积极乐观、勇于拼搏、坚持毅力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主旨为导向来考查学生,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2)设问上,缺少手法上的提问。本次诗歌题主要考炼字还有想象理解能力,在第二题的设置上没有阶梯式的问法,难度一下子拔高,建议应该先考手法上的运用,再进一步引申到对作者主旨思想的理解上,这样学生得分能提高,并且也能引起考生对手法运用的重视。而只有重视修辞、表现等手法,才能慢慢去熟悉它,灵活运用它,最终实现对语文能力的掌握。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口算基础,如对一位数(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这是笔算乃至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人人过关,不仅要计算正确,而且要求口算答案能即时说出,熟练到能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口算能力的发展期,如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有余数除法等知识的学习。这时对学生的要求转变为口算时只要求掌握方法、正确计算,不再有高速度的要求。此
期刊
2011年春天,我第一次走进蒙山中学,聆听了张连芳校长对学校办学情况的介绍,与几位老师进行了座谈,我的脑海里出现四个字:巍巍蒙山!感动之后有一种冲动:我要写一篇报道。然而,一则惭愧自己没有“如椽之笔”,不能表现其实绩于万一,二则诸事缠身,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两年间,曾经多次走进这所让我怦然心动的学校,不断对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且不说学校老师们在市区级各种公开课屡获大奖,也不说学生们在各种场合让人
期刊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作为一种经典名题,在教材中,不少版本都有编排。比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中用它来让学生学会表格列举;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将之作为一道练习题来巩固“假设和替换”的策略;而人教版则是浓墨重彩,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用6个页码详细介绍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出处、多种解法及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还有名师在二年级用“画图法”、
期刊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每次在和学生鉴赏各个地区的优秀民歌、戏曲时,总会有学生发出感慨:“老师,我们这儿有没有动听的音乐?”“如果这首歌是我们崂山的该多好?”有时我会搪塞几句:“《沂蒙山小调》不是我们山东的吗?”“柳腔、茂腔我们这儿也有人会唱。”其实,我的心里也一直在郁闷:“为什么我们崂山就没有能让我们的学生引以为豪的音乐呢?”直到2007年的一天,在报纸上看到“崂山道教音乐”成功申报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而人教版数学新教材无论在内容设计还是呈现形式上,都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冲击,也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强调一个“活”字,侧重的是学生个体实践,直接体验和感受。那么,数学活动课以怎样的模式呈现呢?下面我结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活”有兴致  数学活动课要强
期刊
一、营造绿色博客,引导人人参与  网络的丰富多彩有弊有利,小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并不能有效甄别,同时现在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交友、获知等方面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因此在班级博客的搭建上力求让每个学生能够在班级这一大家庭中张扬个性,又能沐浴更多爱的阳光,营造一个绿色的博客。在这个绿色通道中,把大到班训、班规等,小到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理想和座右铭等一一呈现出来,学生相
期刊
最是书香能致远,亲子共读乐无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是无可取代的。她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是孩子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实践亲子共读的指导,让教师成为指导者,家长成为实施者,建立起以幼儿园为主导,家长幼儿为主体的一个亲子阅读的系统,通过家园合作将亲子阅读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一、环境创设,领略阅读的美好  亲子共读是儿童阅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著作《学记》中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在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日趋成熟,课后作业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而言,仅仅依靠课堂中30~45分钟不等的(高低年级授课时间不同)课堂教学时间,远远无法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总体目标。由此,在新课程
期刊
今年一月底二月初,有幸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中德友好学校的校际交流活动,远赴位于德国中部黑森州的赫尔曼利茨中学参观学习。一周的时间,虽很短暂,但德国的教育却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的话,那我只能选择——震撼!我所震撼的并不是他们的学校建筑如何富丽堂皇,也不是他们的校长和名师的前卫理念如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更不是他们人造的“教学秀”如何花枝招展,令人刺激。我所深深震撼的仍只
期刊
走进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培英幼儿园,记者眼前豁然一亮,“哇,这里不就是一个农庄的缩影吗?”看,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挂满了师生利用海边的贝壳、家用的农具、家乡的土特产等精心设计制作的艺术品;听,教室里传来了孩子感情充沛地吟诵着的当地歌谣。当记者来到幼儿园,高晓琴园长立刻兴致勃勃地介绍:“培英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纲要》的要求,不断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特产资源等,并将其纳入到幼儿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三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