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性格和思想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开展基础课程教育时应积极顺应新时代提出的培养目标,通过融入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将文化知识和道德情操协调统一的结合起来。本文基于在小学英语教学课程中渗透德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从学生自身成长和学校发展出发,提出了开展小学英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案,实现从课堂、教师和教材多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方案
【作者简介】张卓么,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城关第六小学。
一、小学英语课堂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曾有教育学家表明教育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提高智力发展才能,更重要的是培育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品质,英语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同样担负着发展小学生德、智、體、美综合素质的重任,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时刻保持对英语教学的重视态度,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融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实现健康的进步与成长。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利用英语教材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礼仪,还能利用英语知识点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爱护环境、尊重师长的优良品德。
二、开展小学英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案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应该以英语教学课堂为主体进行开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中的每一处细节中,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案进行英语日常交流学习,因为英语教学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日常交流能力,其与专业思想政治课直接传播理论知识不同,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的细节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具体可以通过上课的细节和语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可以多采用像“please”、“thankyou”的礼貌用语,在加深学生对词汇记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礼貌习惯,多向学生展示表达优良道德的英语短文,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巩固复习了对话内容,同时还在对话中体会到了礼貌交往和真诚相对的优良品质。这样将口语练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的方法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树立他们的道德观念,并将其应用到现实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达到英语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双重提升。
2.提高英语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向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未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时需要教师作为引路人来进行指导和教育,教师作为除了学生家长以外与孩子们接触时间最频繁的人,对学生的影响力极大,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综合工作综合素质能力和人格魅力,在教学和交往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小学英语教师在生活和课堂中的衣着打扮、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比如教师在课堂正式开始前带着饱满的精神和整洁的衣着走进教室,充满活力的向同学们打招呼说:“Hello,Nice to meet you!”此时学生便会放下自己警惕的心理,向老师和同学逐渐敞开心扉,进而更好的融入课堂来接收文化知识和德育教育。
3.利用英语教材渗透德育思想。教材是一门课程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发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条件,想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必须从教材出发、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大纲方向,明确教育目标,将德育思想有计划的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我国和其他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礼仪、民俗等多方面文化,学生可以从其中学习到丰富的情感表达方法和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道德态度和情感态度,甚至可以学到在社会生活交往中的礼仪和礼节,这些素材都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所体现。小学英语作为英语学习历程中的出发点和起步点,其专业知识还较为浅薄,内容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接近,英语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挖掘教材中可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发现与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练习,充分利用学生在英语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安排现场对话练习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其中教师可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这种将知识传播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的课堂充分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也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目前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领导人员和教师应保持高度的重视,将英语教学课程和德育教育内容有机的协调在一起,英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修养,在课堂中丰富教学活动,从教材中发掘德育教育,进而完善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知识文化和道德品质的双重培养。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坚持不懈、从一而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小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软件:电子版, 2015(6):306-306.
[2]周亚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校园英语,2016 (26):193-193.
[3]杨芳.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究[J].内蒙古教育, 2018,754(18):21-22.
[4]姜滢.浅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J].考试周刊,2018(42):112-112.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方案
【作者简介】张卓么,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城关第六小学。
一、小学英语课堂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曾有教育学家表明教育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提高智力发展才能,更重要的是培育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品质,英语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同样担负着发展小学生德、智、體、美综合素质的重任,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时刻保持对英语教学的重视态度,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融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实现健康的进步与成长。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利用英语教材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礼仪,还能利用英语知识点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爱护环境、尊重师长的优良品德。
二、开展小学英语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案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应该以英语教学课堂为主体进行开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中的每一处细节中,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案进行英语日常交流学习,因为英语教学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日常交流能力,其与专业思想政治课直接传播理论知识不同,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的细节渗透德育思想。教师具体可以通过上课的细节和语言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可以多采用像“please”、“thankyou”的礼貌用语,在加深学生对词汇记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礼貌习惯,多向学生展示表达优良道德的英语短文,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巩固复习了对话内容,同时还在对话中体会到了礼貌交往和真诚相对的优良品质。这样将口语练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的方法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树立他们的道德观念,并将其应用到现实学习和生活中,从而达到英语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双重提升。
2.提高英语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向的重要时期,他们在未形成完善的价值体系时需要教师作为引路人来进行指导和教育,教师作为除了学生家长以外与孩子们接触时间最频繁的人,对学生的影响力极大,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综合工作综合素质能力和人格魅力,在教学和交往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小学英语教师在生活和课堂中的衣着打扮、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比如教师在课堂正式开始前带着饱满的精神和整洁的衣着走进教室,充满活力的向同学们打招呼说:“Hello,Nice to meet you!”此时学生便会放下自己警惕的心理,向老师和同学逐渐敞开心扉,进而更好的融入课堂来接收文化知识和德育教育。
3.利用英语教材渗透德育思想。教材是一门课程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发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条件,想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必须从教材出发、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大纲方向,明确教育目标,将德育思想有计划的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我国和其他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礼仪、民俗等多方面文化,学生可以从其中学习到丰富的情感表达方法和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道德态度和情感态度,甚至可以学到在社会生活交往中的礼仪和礼节,这些素材都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所体现。小学英语作为英语学习历程中的出发点和起步点,其专业知识还较为浅薄,内容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接近,英语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挖掘教材中可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发现与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练习,充分利用学生在英语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安排现场对话练习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其中教师可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这种将知识传播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的课堂充分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也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目前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领导人员和教师应保持高度的重视,将英语教学课程和德育教育内容有机的协调在一起,英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修养,在课堂中丰富教学活动,从教材中发掘德育教育,进而完善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知识文化和道德品质的双重培养。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坚持不懈、从一而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小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软件:电子版, 2015(6):306-306.
[2]周亚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校园英语,2016 (26):193-193.
[3]杨芳.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究[J].内蒙古教育, 2018,754(18):21-22.
[4]姜滢.浅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J].考试周刊,2018(42):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