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算力之外的竞争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业革命将深度影响未来城市的智慧变革,智慧出行现时还面临种种技术、基建与消费者理念方面的问题,相关各方不能只将精力和资源放在推演更加精准与强大的算力上。
  迈入绿色智能高效体验新时代
  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出行是焦点之一。万亿级的城市智慧出行市场迎来了太多入局者,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与互联网巨头乃至安防巨头倾注资本与技术只为综合解决安全、效率、体验这三大问题,“一个智慧的交通系统应该最大限度地保证出行者安全、高效融合各类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给予交通参与者愉悦舒畅的出行体验。”一座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设,应致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软件硬件融合、核心技术深度融合,打通企业壁垒,搭建生态联盟的智慧出行新场景。这样的美好蓝图描擘过程中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战,比如已经出现的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数据轻判断等现象。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至2025年期间的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4.39%,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为6948亿元。这样体量的市场自然不缺目光敏锐、实力兼备的企业,去年的进博会上,汽车展区的智慧出行专区里有着米其林、博世、爱信、意柯那、伟巴斯特、小马智行、图森、99等一批智慧出行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据悉今年的第四届进博会汽车展区将继续设置智慧出行专区,报名企业踊跃。
  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社交化功能逐步实现,趋向成为智能移动的出行终端,其高阶智能化需不断增强服务生态与真实世界的融合,让海量的服务生态规模化上车,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并通过数字化的用户运营,帮助汽车产品与用户建立有温度的沟通。在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所构建的智慧出行蓝图里,“将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从车型定义、生产制造,数字营销,再到用车服务的全流程中,一切由人的需求来驱动。自主出行和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将以用户的反馈为导向进行迭代更新。”
  数字交通领域波澜壮阔,将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场景,但在现阶段,正如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董事长张辉所言,“车路一体的综合操作系统是行业迫切所需的,操作系统要解决安全与畅通的问题,并且为出行者带来更加个性化、愉悦的体验。”
  聪明的车和聪明的路如何协同
  智慧出行的细分板块包括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慧座舱、车路协同、控制系统、核心传感器等,一并构成了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协同的完备生态。逐步进阶的智慧出行可能是不同的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级别的车辆混合通行,此时解决信息共享困难、车载设备间通信网络缺失、接口/协议/标准不一致、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尚未搭建、服务使用门槛较高等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率先应用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业态和场景。未来,传统企业需要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共赢,进一步提升智慧交通的服务质量。”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到,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
  交通、汽车、通信行业三者融合发展,可释放城市发展的潜能,激发数字城市的新增需求,城市交通领域的发展从宏观层面上看,需要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如城市的数字镜像、交通的数字孪生等;在微观层面看,需要将信息共享给所有交通参与者,让每个人都知道身处的交通状况如何,以提升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总信息师胡明伟认为,“随着新技术领域不断与交通融合,新概念和场景不断涌现,智慧出行发展趋势总体向好,将会进一步统筹软硬件功能实现,兼顾管理与信息服务,同时重视数据交换共享,关注数据传输安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赵一新特别提醒道,“智慧交通在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是起步和发展階段,应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协同发展的考虑、加大对城市交通基本运行规律的把握、加强智慧感知手段和数据研判背后基本逻辑的建构,提升城市智慧交通的水平,切实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问题,避免片面的强化算力的提升和硬件设备的建设。”
其他文献
自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全国“两会”,政策层面正在全面布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都面临着深度的低碳转型,这意味着庞大的资金需求,而绿色
期刊
各省市区“十四五”规划中未来城市的蓝图,几乎集中了人们对智慧城市的所有想象,交通出行“一码通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线上就医更为便捷……从城市管理治理,到生产制造,再到生活的细枝末节,智慧城市的内涵正在逐渐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相关部门所确定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经超过700个,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已分别
期刊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同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时代序幕已然开启。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服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三个重点,实现“业兴村美人幸”,产业之力需得充分发挥,工业、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将充分延展至乡村。  大政方针指向推进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产业帮扶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巩固成果的根本之策,要抓住这个关
期刊
2021年,“无废城市”建设将在全国梯次推开,涵盖更多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表示,“‘十四五’期间,环境部将在认真总结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次第推开的路径,加大支持帮扶力度,鼓励制度创新,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宏远目标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我国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
期刊
产业地产是仅次于办公和住宅的热门投资类别,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的三足鼎立局面已成,新时期“软”(服务)“硬”(产业)兼备的产业地产发展迈入了加速期。  从“单点作业、生产优先”到“多点联合、以人为本”,产业地产的服务有了本质上的提高,但其成本上涨幅度偏高,各地方政府对其运营商和入驻企业的考核也在趋严,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之外,专业制胜亦是其要素,“今后一家公司如果说它只能做一点住宅,这家公司
期刊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科技发展的核心领域,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其视为国家战略和产业重点,积极进行布局并加大投入。  2013年以来,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印度、丹麦等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或重大计划。另外,自加拿大于2017年发布全球首个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以来,截至2020年12月,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布了类似的文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布
期刊
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于3月13日正式发布。  在这份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成都被数次“点名”。据不完全统计,《纲要》直接赋予成都重大任务17项,数量创“五年规划”历史之最。  (一)重大战略(6项)  前所未有凸显了成都在全国发展版图的战略地位。  1.推进成渝地
期刊
地缘政治影响之下,已经不止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联盟明里暗里表示想要在成为全球供应链一部分的同时取代中国的位置,虽然涉及高昂成本与竞合关系的因素,供应链的迁移并非简单的“说搬就搬”,但在白热化的非正常竞争态势下,明晰供应链领域的风险才能有效应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提出,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而我国从全球供应链参与者变为主导
期刊
上一次有关人工智能的“爆炸性”新闻,还是2017年谷歌研发的可“深度学习”的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走向了实践,在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无人驾驶等领域陆续有了相应的成果。在Gartner公司公布的CIO调查报告中显示,过去四年,人工智能在多个商业领域的应用增长了270%。从搜索结果到购物方式,再到防疫中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已经在我们周围发挥作
期刊
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2020年,四川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61.8万户,居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全市新经济企业已逾45万家,2020年实现新经济增加值3655.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5%。“十四五”开局起步,成都站上这样的起点。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都正行稳致远迈向高质量发展。  优化调整园区推动产城融合  由2018年的1.4亿元增至2020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