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一,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
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公元前283年,属于战国后期。当时“七雄”并峙,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强食,战祸频繁,民不聊生。“七雄”中秦国最强,强秦力图兼并六国,六国则与强秦抗衡,故又有“连横”“合纵”之举。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秦国此时并不会轻易发动对赵的战争。
再观之荆轲刺秦时的六国局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前六年的战国后期。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
其二,与秦较量的人物不同,自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首先,荆轲与蔺相如身份不同。一为刺客,一为谋臣。当然,他们之间也有共同点——都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但是,身份的不同,带来的是使秦目的的各异。荆轲使秦的目的是谋刺,最好的结果是“生劫”秦王“得约契以报太子”,否则就杀了他,“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而蔺相如的目的却是通过外交的手段保全国家利益,能够璧还人亦返自是最好,最坏的打算是完璧归赵,身就汤镬。这目的的不同带来的最大区别是面对秦王的态度,荆轲是要伤害秦王,而蔺相如却是想“居弱处安”,只要能不受骗、不受欺、不被侵就好,秦王——是绝不会伤害的,哪怕自己与璧俱亡,或是身就汤镬。这也必然会招致秦王的不同反应。试想,谁会对一个试图杀害自己的人心慈手软呢?可是,如果非关性命,就有很多可考量的因素存在了。所以,荆轲与蔺相如的不同命运,由此便可看出端倪。
身份的不同,会带来出使前准备的不同。
荆轲出使前需要准备三样东西以保证此行的成功:燕督亢地图、樊於期头颅、远方可助己一臂之力的朋友。此三点不可或缺,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荆轲等待的那个“欲与俱”去的朋友,但是,由于燕太子丹的不信任和变相的催促,荆轲只能仓促出行。谋刺君王的“斩首行动”又怎能有一心半点的含糊?结局自是大大的不妙,只能“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这也是为何荆轲在出行时会歌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慷慨悲音的原因。
再看蔺相如出使前。相如的出使准备无疑充分得多,尤其是心理上、战术上。且听他请命时的打算:“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他出使时的物质准备只需和氏璧,其他方面全凭自身的聪明才智。事实证明,蔺相如智勇双全,才识过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对面见秦王的局面,可谓洞若观火,所以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成功地完璧归赵,并让秦王“廷见”,“毕礼而归之。”正如李晚芳在文中评价的:“写相如智勇,纯是道理烂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无不切中者,理也。措辞以当秦王,令其无可置喙者,亦理也。卒礼而归之,非前倨而后恭,实理顺而人服耳。”
其次,面对的君王各异。荆轲为之效力的是太子丹,而要对抗的是秦王嬴政。太子丹与秦王政孰强孰弱,历史上早有定论,毋庸赘言,所以才会有荆轲行动前后的困境重重,这和荆轲本人的智勇没有多大关系,纯粹是外力的掣肘。蔺相如面对的君王是赵惠文王,要对抗的是秦昭王。不论历史上对赵惠文王如何评价,单就他对蔺相如的这一份识人善任、用人不疑还有对廉颇的重用就可以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位昏君。而历史上的秦昭王,无疑也是一位明君。在相如违背约定将和氏璧私送回国之时,秦完全有理由杀掉蔺相如,可秦王审时度势——一来当时秦楚作战正酣,二来赵国势正盛,三来不能为一璧之故交恶与赵,这才使蔺相如可完璧归赵平安回国,此为明君证明之一。在渑池之会”中,虽说秦国傲慢轻视赵国,但秦君对蔺相如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大国应有的气度和宽容,并非不能收拾蔺相如,而是不愿收拾他,尽显秦王的远见与卓识。 两位明君的对决,拼的就不仅是自身的英明与否了,更多的是拥有的武力与人才的较量,事实证明,赵国在和氏璧之争中,略胜一筹。
同样是智勇双全的荆轲与蔺相如,行动的结果却迥乎不同,时也,运也,命也,诸多因素,但也绝不是像王世贞文中所说的“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所谓时势造英雄,观之荆轲的悲剧,倒实在让人有造化弄人之叹了。
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公元前283年,属于战国后期。当时“七雄”并峙,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强食,战祸频繁,民不聊生。“七雄”中秦国最强,强秦力图兼并六国,六国则与强秦抗衡,故又有“连横”“合纵”之举。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秦国此时并不会轻易发动对赵的战争。
再观之荆轲刺秦时的六国局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前六年的战国后期。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
其二,与秦较量的人物不同,自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首先,荆轲与蔺相如身份不同。一为刺客,一为谋臣。当然,他们之间也有共同点——都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但是,身份的不同,带来的是使秦目的的各异。荆轲使秦的目的是谋刺,最好的结果是“生劫”秦王“得约契以报太子”,否则就杀了他,“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而蔺相如的目的却是通过外交的手段保全国家利益,能够璧还人亦返自是最好,最坏的打算是完璧归赵,身就汤镬。这目的的不同带来的最大区别是面对秦王的态度,荆轲是要伤害秦王,而蔺相如却是想“居弱处安”,只要能不受骗、不受欺、不被侵就好,秦王——是绝不会伤害的,哪怕自己与璧俱亡,或是身就汤镬。这也必然会招致秦王的不同反应。试想,谁会对一个试图杀害自己的人心慈手软呢?可是,如果非关性命,就有很多可考量的因素存在了。所以,荆轲与蔺相如的不同命运,由此便可看出端倪。
身份的不同,会带来出使前准备的不同。
荆轲出使前需要准备三样东西以保证此行的成功:燕督亢地图、樊於期头颅、远方可助己一臂之力的朋友。此三点不可或缺,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荆轲等待的那个“欲与俱”去的朋友,但是,由于燕太子丹的不信任和变相的催促,荆轲只能仓促出行。谋刺君王的“斩首行动”又怎能有一心半点的含糊?结局自是大大的不妙,只能“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这也是为何荆轲在出行时会歌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慷慨悲音的原因。
再看蔺相如出使前。相如的出使准备无疑充分得多,尤其是心理上、战术上。且听他请命时的打算:“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他出使时的物质准备只需和氏璧,其他方面全凭自身的聪明才智。事实证明,蔺相如智勇双全,才识过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对面见秦王的局面,可谓洞若观火,所以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成功地完璧归赵,并让秦王“廷见”,“毕礼而归之。”正如李晚芳在文中评价的:“写相如智勇,纯是道理烂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无不切中者,理也。措辞以当秦王,令其无可置喙者,亦理也。卒礼而归之,非前倨而后恭,实理顺而人服耳。”
其次,面对的君王各异。荆轲为之效力的是太子丹,而要对抗的是秦王嬴政。太子丹与秦王政孰强孰弱,历史上早有定论,毋庸赘言,所以才会有荆轲行动前后的困境重重,这和荆轲本人的智勇没有多大关系,纯粹是外力的掣肘。蔺相如面对的君王是赵惠文王,要对抗的是秦昭王。不论历史上对赵惠文王如何评价,单就他对蔺相如的这一份识人善任、用人不疑还有对廉颇的重用就可以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位昏君。而历史上的秦昭王,无疑也是一位明君。在相如违背约定将和氏璧私送回国之时,秦完全有理由杀掉蔺相如,可秦王审时度势——一来当时秦楚作战正酣,二来赵国势正盛,三来不能为一璧之故交恶与赵,这才使蔺相如可完璧归赵平安回国,此为明君证明之一。在渑池之会”中,虽说秦国傲慢轻视赵国,但秦君对蔺相如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大国应有的气度和宽容,并非不能收拾蔺相如,而是不愿收拾他,尽显秦王的远见与卓识。 两位明君的对决,拼的就不仅是自身的英明与否了,更多的是拥有的武力与人才的较量,事实证明,赵国在和氏璧之争中,略胜一筹。
同样是智勇双全的荆轲与蔺相如,行动的结果却迥乎不同,时也,运也,命也,诸多因素,但也绝不是像王世贞文中所说的“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所谓时势造英雄,观之荆轲的悲剧,倒实在让人有造化弄人之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