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下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考成绩下来了,不是很理想。我有些郁闷,像往常一样来到院子里的核桃树下,往事历历在目……
  “妈妈,快来看,这里有好多虫子!”我呆呆地站在台阶上,凝望着院子里满地的“虫子”。妈妈闻声赶来,跑到我的身边,看了看地上,又看看了只有六岁的我,笑了起来。她耐心地给我讲解了许多关于“虫子”的事,但是我年纪小,听不太懂,只记得这些“虫子”是核桃花,花落了,就会长出一个个小核桃来。
  这棵核桃树的年龄和我一样大。我出生那年,妈妈种下了这棵核桃树。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磕磕绊绊地慢慢长大,核桃树也和我一样长高,变粗。前两年它开花结果了。现在想来,我儿时太多的记忆都和核桃树有关。
  小时候没什么玩具,爸爸就想办法给我做了一个秋千。核桃树上垂下两根绳子,系上一个旧水果筐。妈妈在筐里铺上漂亮的用旧花布缝制的棉垫,然后和爸爸在旁边拉着绳子,我就在树下的秋千上悠然地晃晃悠悠,核桃树下不时响起我的笑声。懵懂的童年,核桃树上的那个荡悠的秋千是我最美好的记忆。
  慢慢地,那个秋千已经坐不下我了。妈妈就又想了个办法,于是核桃树的树干上多了一个篮筐。一个底儿破了的自行车篮儿,用两根铁丝固定在核桃树上。爸爸还细心地给它喷上了蓝色的油漆,我开始在核桃树下练习投篮,我在长高,篮筐也跟着升高。偶尔,爸爸还会和我比赛,看谁的命中率高。核桃树下依然飘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此刻,站在树下,仰头向上看去,在密密的油绿的核桃树叶的掩映下,那些“虫子”掉落的地方长出了小巧的核桃,满树都是,像小灯笼,煞是惹人喜欢,我仿佛吃到了芳香的核桃仁……



  看着核桃树,我眼里含着的泪水终于没有掉下来。核桃树,还有那数不清的小核桃,你们知道吗?这次月考我成绩不太好,好像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远了……长大的我有许多心里话,想说给你们听,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听懂。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小核桃也晃晃小脑袋,我想,它们是在向我点头吧。哦,核桃树是懂我的,小核桃也是懂我的,我的心慢慢平静了。
  (指导老师 王小惠)
  简 评
  本文有两点最值得称道。一是思路清晰。以“核桃树下”為线索,以“这棵核桃树的年龄和我一样大”“慢慢地”“此刻”几个时间提示语为过渡,很自然地串起几个小片段,写这棵核桃树一直陪伴“我”成长:儿时可以滋生童趣,可以承载亲情,长大又可以消除烦恼。二是细节真切感人。有关秋千、篮筐制作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父母的细心、体贴;秋千上、篮筐下的笑声,让人看到爸妈和“我”一起创造的美好生活。
  (王小惠老师)
其他文献
他留给我最多的是背影。无论是小时候我看着他走出家门,还是现在我在他身后默数他的白发,我看到的总是他宽厚的肩膀。当我跟不上他的脚步时,一抬头,一定可以看见他等待的背影,那背影里有着不一样的真情。  下雪天,他总是走在前头,雪地上留下两行深深的足迹。他脚下的雪被踩得很坚实,我踩在他的脚印上,感觉我的小脚丫仿佛被他怜爱地捧着。我蹦蹦跳跳地踩着脚印向前走,从来没有滑倒过,因为他总是小心地踩在没有冰的地方。
期刊
转眼之间,来到清华大学建筑系已经半个学期了.建筑馆,它真的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建筑设计,已然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初的我怀着对建筑的热情与懵懂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来,这儿有两道我出的题,做一下吧!”刚一进家门,我便看到桌子上的纸页,妈妈边说边拿起笔递给我。我仔细地看了一遍题目,惊奇地发现这些正是我昨天晚上做作业时写得不太熟练的题型。  “咦?奇了怪了,妈,这题——”我诧异道。她神秘地一笑:“这题出得好吧,还是妈懂你,就知道你不会,做就是了。”我点点头,坐定,努力思索着,想了一会儿,还是没做出来。妈妈凑过身来,耐心地给我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彻底明白。 
期刊
介绍了韶关学院实验中心在大学物理基础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探索,以及在初步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方面的创新尝试.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新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很多同学对该专业感兴趣,但却知之甚少.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记得去年春天的一天,每日行走于家和学校之间,沉迷于书海的我突然发现广场上的杏花开了,不由得怀念起儿时姥姥家院子里的杏花。  从前,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小块地,这里年年都有洁白无瑕的杏花开放。杏花落了,可人的小小的青杏便挂满枝头。傍晚时分,炊烟散尽,吃完晚饭的乡邻们聚在一起闲聊,总要夸一夸姥姥家的杏:“瞧瞧人家的杏儿,长得真招人稀罕!……”姥姥眉眼之间都是杏花般的笑意,我也咧开嘴跟着笑,仿佛吃到了那熟
期刊
经过一个学期的第一轮复习,高三的同学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提高.寒假过后,进入了学习成绩的“黄金提高期”,能否在高考中克“题”制胜,取得
一rn已然大学,我依旧是我,在重庆的一角,在西南大学的一角,生活在一群与我一样心存梦想的年轻人中间.我们脆弱但坚强,迷茫却憧憬,自信又自强,质朴而勤奋.我们很幸福,因为来到
清风拂过,巷口前的湖面上泛起圈圈涟漪,泛起细碎光影,“哗哗啦……”我立于巷口,仿佛看见岁月匆匆而过,拐入小巷消失不见。  记忆中,也是这样细细的雨。  雨中的小巷,披着朦胧的雾气,就如披上一件白纱,青石板路上坑坑洼洼的,积着亮晶晶的雨水。再次踏上它,“嗒嗒”的脚步声响起,这声音像是一位熟悉的挚友的呼唤,亲切却又有一丝陌生。我漫步于小巷,任那雨水从脸庞滑落,感受它所特有的凉丝丝的温度。  记忆中,也
期刊
虽然离开高中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但是我仍然情系高中.因此,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用我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同学们把握好高考之前最后一段时间的学习,助同学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