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导师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g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知道于永正老师大名的。彼时,我是一名懵懵懂懂的教学新兵,常在《小学教学》等杂志上看到于老师的交际作文课例,被他精妙的教学设计和幽默的教学语言所吸引,以至于情不自禁地抄了一篇又一篇他的教学实录。
  那时,于老师在我心头,是遥远而高峻的存在。现场感受于老师的风范,成为我的梦想。
  1995年9月,梦想成真。
  那是柿子还很青涩的季节。为了近距离欣赏于老师的风采,我起了个大早,端坐在主席台后排,眼巴巴地等待着于老师出场。
  上课了,于老师和孩子们很随便地拉起了家常。于老师让孩子们观察他的外貌,猜他的年龄。有个孩子说于老师的嘴巴有点歪,于老师笑着告诉他,小的时候得过脸部神经系统的小毛病,孩子们开心地笑了。课,就在这样极为轻松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于老师上的是素描作文课,题为《于老师印象记》。于老师显然是个调节课堂气氛的高手,师生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孩子们一点都不感到拘束,课堂笑声阵阵。最精彩的,莫过于老师对学生习作的现场点评,快、狠、准,不时赢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末了,于老师现场展示绝活——清唱京剧选段——唱的是旦角!
  台前的于老师宛然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不由得呆呆的了。
  打那以后,我有了一个“奢望”——每个学期都能听一次于老师的课——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我只好在字里行间追慕于老师的风采。他的文章,他的实录,凡是能找到的,一篇都不落下。《草》《小稻秧历险记》《狐假虎威》《月光曲》《猪九戒》《月光曲》《全神贯注》《梅兰芳学艺》《水上飞机》等课例,无不诠释着于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有些课堂课录,还被我划了一道又一道的杠,那是我认为于老师的课最出神入化的地方。每一次落笔成线,乃至在波浪线后所加的几个重重的惊叹号,都是我敬畏之情的自然流淌。
  记不清哪一年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出版了,我买了一本,请于老师签了名。这本凝聚着于老师大半生教育智慧的随笔,清新隽永,全然没有高头讲章的枯奥生涩。于老师常常用几个简单小故事,让我豁然开朗。《教海漫记》,成了我案头的教育圣经。
  做一个像于老师那样让学生着迷的老师,成了我的梦想。
  二
  和于老师零距离接触,是在2003年4月。那时,温岭太平小学和浙大薛志才老师合办大型教学观摩活动就在温岭——我的家门口。
  于老师上的是想象作文课《歇后语写故事》。
  于老师先用一连串歇后语和孩子们聊天,接着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熟悉哪些歇后语。课进行到一半,最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出现了!年过花甲的于老师,居然包着块花头巾,拎着个花包袱,踱着“鸡步”,带着一群“鸡娃”去给黄鼠狼拜年,全场笑倒,掌声四起。
  此时的于老师,俨然是个老顽童,天真烂漫,洒脱不羁。
  当晚8时许,我拿着自己的《登山》教学实录,忐忑不安地敲开于老师下榻宾馆的房门。
  于老师一边细细地翻看我的课录,一边充分地肯定我的课,并指出我要在朗读上下功夫。于老师有时会出声地读教学实录中的语句,有时会翻开教材给我讲解。整整一个半小时,于老师始终非常平和,没有一点架子。这个昔日在台上神采奕奕的偶像,此刻却是那样的亲切随和,一如邻家伯父,对我这个道行尚浅的青年,无私地分享他的教学智慧与人生经验。也许,对于老师来说,给年轻教师看一份教案,是家常便饭。但于我,却意义深远。于老师的肯定,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2003年11月,蒙学校推荐,我参加了由薛志才老师组织的“西湖之秋”教学观摩。和于老师同台上课,心里既兴奋又不安。我上的是《在大熊猫的故乡》,本想请于老师点评,可惜,于老师第二天在别的地方还有一节课。2003年11月至2005年4月間,我曾数次和于老师同台上课,但一直无缘得到他的耳提面命,深以为憾。
  这个遗憾,终于在2005年4月10日宁波音乐厅得以弥补。
  4月9日晚上,活动组织者告诉我,于老师将在明天点评我的课,这让我兴奋至极,一夜辗转。
  第二天,于老师坐在台上,离我很近很近,一如我第一次听课,与他离得那么近。
  想到我平素敬仰的于老师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真有些忐忑!
  上完了课,已经十一点半多了。当主持人宣布于老师要评虞大明和我的课,台下掌声雷动。于老师先是评虞大明的课,课怎么评的,我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终于轮到评我的课了,他点评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印在我的心里。于老师先是热情洋溢地赞赏我的课。之后,于老师指出了我的课值得商讨的地方:“教学的不足之处是课文读得不够充沛,教师放课件朗读课文感觉似乎太早了些。最好的阅读是让学生自己读懂,让学生还原文本,想象文本,边读边把文字的画面还原,最后看一看课件,可能效果更好。仅供张老师和各位参考。”
  寥寥数语,是对课的提点,也是对人的鞭策。
  此后几年间,每年总有几次见到于老师。岁月,在他额头刻上了道道皱纹,在他鬓间点染了缕缕银丝,但于老师依然精神矍铄,我和老师们经常能听到于老师的一节又一节新课。《考试》《听声音写想象作文》《第一次抱母亲》《长相思》《杨氏之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番茄太阳》等课,就是于老师的经典之作。于老师的课,朴实无华,渐臻化境。
  2008年的圣诞节,我应邀参加“首届媒体看课之作文教学擂台赛”。带着一节未经试教的《畅想图书馆》踏上了上课之旅。到得会场,方知此次活动,竟然要评奖,首席评委,就是于老师!
  那一天的课,上得颇为顺畅。于老师听后激动地握着我的手:“小张,最近进步很快啊!”活动结束后,《语文教学通讯》裴海安先生让我把此课整理出来,杂志要我做一期的封面人物。
  我冒昧地请于老师为此课点评,于老师当即爽快地答应了。   回杭后,我将课堂实录电子稿发至于老师女儿的邮箱。于老师答应在春节前将点评稿寄给我。农历二十八那天,我接到了于老师寄自徐州的快件。打开快件,跃入眼帘的是于老师秀逸潇洒的圆珠笔手书。手书下方,是一叠课堂实录,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字。大部分是于老师对此课的评价,不少地方是对我的课堂实录做得不规范之处的修正润色。句子、标点,他都改得一丝不苟。我把于老师改动过的地方给妻子看。
  妻一读再读,深深赞叹:“大师风范!”
  三
  后来,机缘巧合,我有了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于老师,幸运地得到于老师的耳提面命。
  那是2010年春天。于老师应我们学校邀请,给全区语文老师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是苏教版的一篇课文,内容极其简单,于老师上得也非常简单。整个教学过程,可用12个字来概括:写生字、练朗读、写批注、写回信。
  他的课,没有了往日擅长的即兴表演,也少了标志式的“于氏幽默”,留下的是简简单单:生字,一笔一画地写;课文,反反复复地读;批注,认认真真地写;练笔,扎扎实实地练。没有了所谓的精彩,也没有了所谓的高潮。但细品此课,却给人以“绚烂之极”之感。
  于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说:“课文,是读熟的;字,是写出来的。”
  于老师此课,貌似简简单单,实则极不简单。他放弃了驾轻就熟的“精彩套路”,把大量语言实践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他的课,生动地诠释了语文的学科本质。后来,我又听了于老师在其他场合所上的《番茄太阳》《祖父的园子》《珍珠鸟》等课。我发现,于老师的课越来越质朴,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语文”。
  我曾在于老师《番茄太阳》一课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
  第一,高质量的示范,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于老师在很多场合说过“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用什么影响?用教师对语文的热爱,用高质量的示范去影响学生。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老师向学生示范了什么?
  首先,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于老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课题当中引号的用法,进而关注“番茄太阳”在課文中出现几次,并想一想每次出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表面上看,这环节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于老师用这样的示范,告诉学生,学语文,就要关注特别的表达。更妙的是,于老师教方法不刻意,全在言语实践中渗透,轻巧无迹。
  其次,培养“主动钻研文本”意识。2011版课标,特别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文本”,然而,实践并不乐观。太多的公开课,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精心设计圈套,“循循善诱”地让学生走进自己的思维陷阱中。于老师没有这样做,他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用了五、六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默读,用心批注。这静,是“静水深流”,学生的思维,在“暗流涌动”。每次学生交流后,于老师都用自己规范而秀逸的圆珠笔批注,向学生做了精彩的示范——字,要这样工工整整地写;批注,要联系上下文进行。
  于老师为何如此重视示范?
  他在一次教后感言中说:“为什么有人说‘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呢?这个影响就是无痕的教育。老师是一本书,是一本无字的书,学生天天都在读。这个无字的书就是‘影响’。所以我要求自己板书尽量做到工整规范,朗读尽量做到正确流畅有感情,我写的下水文尽量成为学生学习的范文,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我都很讲究的……”
  第二,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回到常识。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风云突变,一些教师沉进了众多的泥潭之中,语文课越变越繁复了。很多公开课,以“唯美”“创新”为最高的追求。于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美、越来越新了。很多语文公开课,成了一场场“唯美”“唯新”的盛筵,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语文课,教得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烦琐。这些乱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语文的“常识”严重缺位了!
  什么是常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普通知识。如政治常识,科学常识,生活常识。”用生活语言来描述,就是:做食品不能下毒;开车不能闯红灯;看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去拉等等。那么,小学语文学习的“常识”是什么呢?“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这是于老师最近几年在课堂上讲得最多的话。
  于老师曾说:“我现在七十岁了,是带着一种责任来上课,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学喧闹得太厉害了,现在应该趋于平静。包括我的课,我以前的课也是很热闹的,现在应该给青年老师一个很好的引领。这个‘平静’首先要从我自己做起。”
  于老师这节课,实践了他的主张,他用他的“平静”,帮我们重温常识:语文课,就要做语文那些事儿。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老师不止一次地念叨着“书的味道是读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字是照着字帖,一笔一画练出来的”。
  这“思考”,这“照着写”,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奥秘。但是,很多老师不仅视而不见,而且买椟还珠,把最有效,最值得继承的东西给丢掉了。
  于老师用朴朴实实的课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没有太多技巧,最需要的就是“回归常识”。语文教学,没那么多创新的东西,坚持不懈地把常识贯彻到底,不断地实践“书味道是读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字是照着字帖一笔一画练出来的”。如此,我们的语文就不会教得太差。
  于老师用“常识”要求自己的课,他也经常用“常识”要求我们的课。对我的课,他常常不吝啬赞美,也时不时地给我提个醒——
  “祖庆,你要多练板书,把每个字写好!”
  “祖庆,语文课,一定要加强读的训练!”
  “祖庆,这节课,学生的习作修改,还可以更扎实!”
  “祖庆,推荐你读一读张颂的《朗读学》。”
  …………
  于老师的话,永远那样简简单单。每次,我都能从他简单的话语中读出很多很多。
  四
  2014年,凝聚着于老师毕生心血的《于永正文集》问世了。于老师托出版社将文集寄给我。
  一篇篇阅读,一次次感动。书中的很多故事、课例都是之前零散读过的,再次读来,格外亲切;文集中,有不少新的篇章,是于老师逐字逐句手写的。我又一次被于老师高超的教育智慧深深折服。
  文集出版几个月后,也许是为文稿耗了太多心血,也许是常年奔波劳累,课堂上神采奕奕的于老师,病了,病得不轻。
  2015年暑假,我去天津看望于老师。看到老师罩着口罩,头发几乎掉光,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于老师挣扎着从病床上起来,和我握手。我强忍住泪水,轻轻拥抱亲爱的于老师。我说,于老师,您一定要尽快好起来。老师说,祖庆,没事的,我期待着你更多佳作。
  不敢太多打扰老师,只坐了二十分钟,起身,告别。心里默默祝福:于老师,早日康复啊!
  后来,于老师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又常常在教学杂志上读到于老师精彩的卷首语。于老师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干净、隽永,耐人寻味。于老师的女儿于然告诉我,每一篇文章,爸爸都是在病中写出来的。每写完一篇,他都要休息好一阵子。
  肃然起敬,暗暗心疼。
  后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公众号中,读到了于老师病情有所控制时所写的《病中“吟”》,才有机会了解于老师病中的种种细节。于老师以风轻云淡的笔法,写出了与病魔搏斗的惊心动魄,让人既忍俊不禁,又黯然伤神。在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于老师豁达的生死观和对生命深深的眷恋。
  读着这样达观的文字,我坚信:于老师一定可以战胜死神!我更坚信:弟子们也一定有更多的机会,向于老师继续请教。2017年秋天,于老师与弟子们相约,2018年春,就在他的家乡徐州,大家相聚一起,探讨儿童语文。
  没想到,病魔还是没有放过于老师。2017年冬天,我在新加坡访学期间,传来了于老师离世的噩耗。
  虽然,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于老师是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读书、教书、写书去了,他一定会在地母的怀里安详地生活的,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涌出眼眶……
  而今,于老师的文集就摆在我的办公桌上。翻阅着于老师的文章,回想和于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心里默念着藏了很久的话:
  “先生,您是我永远的导师!”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以打造精品团队、开展精细研究、实施精准辅导的方式,形成了“三精”管理系统,同时推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发现教育”模式,从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三精”管理;学校发展;发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4-0050-03  【作者简介】周晓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
【关键词】线段图学习;语言转换;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9-0055-03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时,不论是阅读、听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还是独立解决问题,都是以数学语言为中介。数学语言主要包括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如果数学语言转换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差异,拟定层级化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儿童学习有方向;观照差异,设计参与式教学过程,让每一个儿童学习在场;顺应差异,设计合理化梯度作业,让每一个儿童潜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尊重差异;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梯度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1-0015-04  【作者简介】刘芹,江苏省连云港
【摘要】课堂中有很多美的因素可供教师挖掘,譬如学生的自信之美、个性之美和成长之美,课例译林新版《英语》六下 Unit 5 A party(Story time),展现了教师在挖掘课堂之美时所做的探索。  【关键词】英语;课堂之美;A party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62-02  【作者简介】高玲玲,南京市石鼓路小
【摘 要】镇江市润州区教育系统积极探索区域“三爱”教育的有效形式,构建“三爱”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班级教育小组”“学生志愿者制度”“新型三好学生”制度等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关注“三爱”情感的关键性、基础性因素,即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责任感的培养,有效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创设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形成“爱”的环境,为涵养学生“三爱”情感,砥砺“三爱”意志,锻造“三
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于2月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部署2019年教育重點工作任务。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葛道凯作工作报告并部署工作。  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市教育局、徐州市教育
【摘 要】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从创校以来就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立身之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坚持劳动育人的观念不变,不断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努力探索劳动教育新的路径,增添劳动教育新的载体;淡化对劳动教育的功利评价,激发劳动教育新的活力。通过学校、教师、家庭的共同努力,学生都积极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体验;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
【关键词】文体思维;科学小品文;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9-0047-03  什么是文体?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和类别。什么是文体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的读写实践中对文章本身的规律和特质的认识与把握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文体思维,可以支持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的及阅读方法的确定,可以大大
【摘 要】新常态教育指向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这个本质就是“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百多年来始终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地传承着爱的教育。基于稳定性要求的新常态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实践范式,这种范式的建构会让新常态教育的发展更有目标和方向。这种范式不是静止的、僵化的建构,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南师附小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框架进行了具体而有创造性的校本建构,初步形成了基于爱的教育的“原色课程”和“生长课堂
策划人语   作为教育改革的“指挥棒”,教育评价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3月1